首頁>健康>

圖/視覺中國

在中國,平均每3個50歲以上的女性就有1位骨質疏鬆症患者。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醫師王以朋教授表示,骨質疏鬆主要因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風險隨之增加,嚴重者可引發脊柱骨折、股骨頸骨折、脛骨骨折等在內的脆性骨折。

女性應重視絕經後骨質疏鬆症

人體在衰老過程中,骨質疏鬆症就無聲無息地出現了。

據2018年國家衛健委釋出首箇中國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50歲以上與65歲以上骨質疏鬆症患者中,農村骨質疏鬆症患病率比城市發病率高。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4-6倍,65歲以上女性的發病率超50%。女性絕經期在50歲左右出現,在絕經期後骨質疏鬆症發病率會明顯增加。

專家強調,女性在絕經後雌激素水平降低,對破骨細胞的抑制作用減弱,導致骨質疏鬆發生機率增高。女性絕經期後第一年失去的骨量是7%。女性一生髮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機率為40%,男性為13%。

大多數人沒有做過骨密度檢測

王以朋教授表示,骨密度檢測是骨質疏鬆症診斷的金標準。然而,我國骨質疏鬆症從檢測到診斷遠遠落後於許多亞太地區國家。在中國所有骨質疏鬆症的住院病人和門診病人中,做過骨密度檢測的只有總人數的20%。

此外,在50歲以上的骨質疏鬆症患者中,患者的患病知曉率僅有7%。50歲以上疑似患有骨質疏鬆症的就醫人群,得到骨密度檢測的僅有3.7%。

一旦發生脆性骨折,後果嚴重

骨質疏鬆症患者由於“骨脆”,容易骨折。王以朋教授表示,我國發生脆性骨折後得到規範治療的患者只有總數的24%,許多病人沒有得到重視。

統計學資料顯示,一旦發生椎體、四肢、髖關節等各部位的脆性骨折,人的生命週期明顯比自然生存的人要短得多。男性一旦發生髖關節的脆性骨折,死亡率明顯高於女性。

“臨床上許多骨科醫生把患者的骨頭接上,就算完成了患者從骨折到基本恢復的過程,但後續的抗骨質疏鬆症治療管理沒有跟上。”王以朋教授說,“這是醫生治療意識上的不足。”臨床上大概只有56.8%的骨折患者在出院時,治療記錄上提到了骨質疏鬆症的相關診斷。

需要建立跨科室骨質疏鬆防治體系

很多患者會問:骨質疏鬆症該看哪個科室呢?王以朋教授表示,該病涉及的科室比較多,包括骨科、內分泌科、老年科、婦產科等。在骨質疏鬆症的起始、漸進、嚴重、骨折整個過程中,每個科室介入的時段不同,這就造成骨質疏鬆症需要跨學科管理,對患者做針對性治療。

但目前,骨質疏鬆症的多學科管理還不是那麼“有序”。為此,國家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研究所和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專家組在近期聯合主辦並推出“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骨力計劃)——中國脆性骨折高風險患者管理專案”,專案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國記協辦公室等單位的指導,安進公司的支援。

專案基於國際上較成功的骨質疏鬆症管理專案“骨折聯絡服務(FLS)”理念設計,透過探索多元化的患者管理、搭建資料平臺、鼓勵資訊交流、改善患者疾病認知、加強醫生管理意識等手段,最終實現骨質疏鬆症的最佳化管理,讓患者健康獲益。

王以朋教授最後表示,打造骨質疏鬆症防治體系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需要在各方的共同支援下,逐步推進患者的長期管理,並探索出符合中國醫療現狀的疾病管理模式,可複製推廣到更大的區域中去,提升全社會對骨質疏鬆症的重視。

5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冬季腦卒中高發!醫生:建議60歲以上人群做一次頭頸影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