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說到乙肝,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

我國有在我國有8000萬左右的乙肝攜帶者,但是大多數人對乙肝卻充滿了誤解和偏見!

關於乙肝病毒,這10句大實話。

一、感染乙肝病毒並不一定會得病,有的很輕,有的很重。

一個人感染了乙肝病毒,並不一定會得乙肝。經過人身體裡的免疫系統和乙肝病毒多次博弈,最嚴重到症狀很輕、沒有症狀,可能有4種不同的結局:

1、重型乙肝

病情發展迅猛,症狀很重,如不積極搶救,可危及生命。

2、曾經發生了急性乙肝感染,後來康復了

經歷一個急性乙肝的發病過程,出現明顯的肝功能異常,然後再逐漸清除病毒,肝功能恢復。

大部分成年人感染乙肝都是這兩種結局, 乙肝病毒感染後,半年內完全痊癒的為急性乙肝感染,此後不會有慢性乙肝的困擾。

3、成為慢性乙肝患者

如果是新生兒或1歲以下的嬰幼兒感染乙肝,就比較慘,則90%以上會轉為慢性,HBsAg(或)HBV DNA陽性6個月以上的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4、沒感覺,病毒就被清除了。

沒有任何自覺不適,病毒就被身體的免疫系統清除了,特意去檢查乙肝五項的時候才知道乙肝病毒來過的痕跡,這就是健康人

二、慢性乙肝,也不一定要吃藥

《201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慢性HBV感染分為3種狀態,為了方便大家理解,劃分為2種:

1、不需要吃藥治病,常規復查即可。

也就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慢性HBV攜帶者和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這2種狀態的共同點是:體內有乙肝病毒、肝功能指標正常所以我們認為病毒沒有對肝臟造成傷害、沒有表現出很多症狀。

如果感染者的肝功能完全正常,沒有肝纖維化化或肝硬化,也沒有肝癌的家族史,年齡又在30歲以下,一般判斷病毒對肝臟的損傷是非常小的,可以暫時不治療,定期複查就可以,一般建議半年複查一次。在隨訪過程中,一旦出現轉氨酶增高,或者肝纖維化進展,就要啟動抗病毒治療。一些病毒載量比較高、有明確的肝癌家族史、年齡超過30歲的患者,即使肝功能正常,也推薦抗病毒治療。

2、需要吃藥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隱匿性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相關肝硬化。

三、慢性乙肝患者,大多數是透過母嬰傳播的。

七八十年代的中國還沒有大規模的乙肝疫苗接種計劃,80 年代出生的那批人,是中國的最後一批完全無保護地面對乙肝的孩童

母嬰傳播佔我國嬰幼兒乙型肝炎感染的 1 / 3,感染乙肝病毒後,最終會怎麼樣,和感染時的年輕相關性很大,一般來說:

5 歲之後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僅有 5%~10% 會發展成慢性乙肝。但如果是在 5 歲以內的幼兒時期感染乙肝病毒,會有 25%~30% 的機率發展成為慢性乙肝。如果是在產前 12 直到產後一週內,幼兒感染乙肝病毒,會有 90% 的機率發展成慢性乙肝。四、慢性乙肝病人,發生肝硬化、肝癌的風險高

許多慢性乙肝患者,他們的父母在乙肝、肝硬化、肝癌這三部曲中掙扎,自己也是個乙肝病毒攜帶者,體內的乙肝病毒潛伏下來,但也有可能作威作福。

如果沒有得到適當治療,20%~30% 的慢性乙肝會進展為肝硬化和(或)肝癌。在全球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因乙肝引起約為 60% 和 80%。

五、慢性乙肝患者應該儘早規範治療,藥物治療能減緩這一程序

透過有效的抗病毒治療,大部分乙肝患者的肝臟炎症得到控制,肝纖維化逆轉,不會進展到肝硬化,得肝癌的機率也大大降低了;即使是肝硬化後才開始抗病毒治療,肝癌的機率也可以降低。

如果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飲酒、經常食用醃製品則可以加速肝硬化的程序,這樣得肝癌的機率就會增大。

六、乙肝並不是不治之症,透過早期、有效的治療,和正常人一樣生活

現階段乙肝的治療目標在於透過長期抑制HBV複製,減輕肝細胞炎症壞死及肝臟的纖維化形成,延緩和減少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細胞癌的發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其生存時間。

但是遺憾的是,當前我們缺乏徹底治癒乙肝的藥物,但乙肝並不能完全治癒

七、早期治療非常重要,早期肝硬化有逆轉的可能

早期治療對於乙肝患者來說非常重要,早期肝硬化有逆轉的可能,但中晚期肝硬化的逆轉比較困難,治療只能延緩肝硬化的進展

八、乙肝病毒在體內是動態生存狀態,所以要長期檢測

HBV活動引起免疫系統警覺,就會出現肝炎活動,長期、反覆肝炎甚至可能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需要進行長期的連續的隨訪和監測,不可掉以輕心。

九、慢性乙肝患者吃什麼藥物?

乙肝抗病毒治療藥物主要有2類:

一類是口服核苷類抗病毒藥物,每日一片,降病毒快,效果明顯,但需要長期服藥不能停藥,獲得臨床治癒的機率低。另一類是干擾素類藥物,需要打針,療程固定,部分病人能透過治療獲得表面抗原轉陰,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臨床治癒。十、不要再有不必要的「乙肝歧視」了

HBV不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因此,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等不會被傳染。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未發現HBV能經吸血昆蟲(蚊和臭蟲等)傳播。日常生活中,他們不應該受到歧視。

HBV經母嬰、血液(包括面板和黏膜微小創傷)和性接觸傳播。在我國以母嬰傳播為主,佔 30%~50%。因此防護乙肝主要是按照要求進行母嬰阻斷、接種乙肝疫苗、性伴侶為HBsAg陽性或者健康狀況不明者,應使用安全套。

8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權威研究!血壓升高讓老人認知能力下降,控制血壓能降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