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東東今年10歲了,一向聽話懂事的他最近在睡覺時出現了幾次反常現象,讓他的媽媽很是擔心,為此前來諮詢。

一次,睡到半夜,東東突然坐起來,表情茫然,把被子抱起反覆往桌子上扔,幾分鐘後又自己睡下;又過了幾天,半夜,東東突然起床,迷迷糊糊走出臥室,要去開門,媽媽緊跟著、扶著他,後見他準備解小便,媽媽便扶著他去廁所,後又扶他上床入睡;這些情況,第二天,媽媽問他,他一點也不記得了。顯然,東東是在夢遊呢。

什麼是夢遊?

夢遊是指在深睡眠期間突然出現以行走為主的複雜動作行為。大約14%的兒童有過至少一次夢遊發作,發病高峰年齡為10歲。

為什麼會發生夢遊呢?

遺傳因素 國外一項小樣本研究發現80%夢遊症患者父母一方或雙方有夢遊症史。

心理因素 家庭氛圍不和諧,學習緊張,焦慮等均可引起夢遊症。

神經發育不成熟 國外研究顯示夢遊症是由於神經發育不成熟所致,隨著年齡的增長疾病能逐漸自愈。

相關危險因素包括某些藥物(如碳酸鋰、奧氮平、安非他酮、唑吡坦和抗膽鹼類藥物)、睡眠剝奪、發熱、睡眠相關呼吸事件、應激及創傷。

夢遊有哪些表現呢?

患者從熟睡中突然起床,部分患者僅表現為迷迷糊糊地坐起來,做一些刻板、無目的的動作,如捏弄被子、穿衣服等;有些患者表現為下床行走,甚至開門走到室外,同時還可做一些複雜的活動。

發病時患者常雙目向前凝視,不與他人交流,難於被喚醒,發作常持續數分鐘到幾十分鐘,後能自行上床入睡,或被人領回床上後再度入睡,醒後對發作經過無法回憶。

夢遊症怎麼治療?

一般治療 清除環境中的危險品,保證患者的安全。如透過換鎖或把鑰匙放在患者拿不到的地方。按時作息,避免過於疲勞。注意:夢遊發作時,不要試圖喚醒患者(因為喚醒患者會使患者受到驚嚇可能導致其精神錯亂)。

對於像東東這樣的兒童患者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大約15歲前後自行消失。

對於成年患者,則需要進一步檢查以明確病因。對於成年人、症狀較嚴重者或存在睡眠相關傷害行為的患者可考慮藥物治療。如睡前服用長效苯二氮卓類藥物。注意:藥物只能以最低有效劑量短期使用。

夢遊症預後良好,隨著年齡的增長可減少或痊癒。

參考文獻:陸林.沈漁邨精神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605-606.

16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孩子睡不好,找不到原因?研究表明:可能是碳酸飲料和快餐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