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感冒發燒的孩子驟然多了起來,貼個“退熱貼”就成了許多家長的首選。
雙“11”剛過,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囤“退熱貼”呢?
可是,退熱貼真的有這麼神嗎?
一貼上,孩子體溫就降下來了?
一
退熱貼沒有“退燒”的作用!
據健康時報,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退熱貼,大部分都屬於巴布劑(也叫凝膠膏劑),這只是物理降溫的一種方式。
退熱貼中的凝膠層為其主體部分,由具有良好的能量轉換功能的親水性高分子凝膠(含有水、冰片、薄荷、色素等)為載體,載體中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
說白了,它和涼毛巾或冰袋敷頭等物理降溫達到的效果差不多,而物理降溫的退燒效果非常有限。
因為物理降溫的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散熱,並沒有從發燒的源頭解決問題。
國內外指南也從來沒有承認過退熱貼
在中國最新的兒童發熱指南(《中國 0 至 5 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2016標準版)》)中關於孩子發熱處理部分,並沒有出現“退熱貼”,並且明確指出不推薦溫水擦浴退熱,更不推薦冰水擦浴或酒精擦浴。
再到國外,不論是加拿大兒科醫生協會(CAPS),還是美國兒科學會(AAP),還是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技術優化研究所(NICE),都不曾提到過退熱貼用於退燒。
為什麼說“退熱貼”坑呢?
給孩子降溫,最重要的處理原則就是:孩子怎麼舒服怎麼來。
但是退熱貼給額頭區域性帶來的這種涼意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耐受,有些孩子甚至會出現過敏(表現為面板瘙癢、發紅、出疹)。
孩子出現過敏(圖片來自健康時報)
孩子出現過敏(圖片來自健康時報)
這時有家長會說:“退熱貼”貼上後,額頭涼涼的,可以護腦,不容易把腦子燒壞。
其實商家所謂的“護腦退熱貼”只是噱頭而已,除非細菌、病毒進入腦子裡,分別引起化膿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腦炎,一般單純發熱是不會燒壞大腦的。
不只是退熱貼,大家常說的“降溫退燒”方法其實對退燒都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而且這一方法引用而來的“酒精擦拭”和“捂汗退燒”,不但沒有幫助還反而有害!
二
這兩種“退燒方法”
千萬不要給孩子用!
01
捂汗退燒
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並不完善,在發燒 + 捂熱的狀態下,不僅無法出汗排熱,反而會因為不能散熱導致熱量在體內儲積,導致體溫升到比調定點更高,出現 41℃ 以上的超高熱。
還有一部分孩子可能會因為溫度過高導致脫水或「熱性驚厥」,1 歲以內的孩子更有「捂熱綜合徵」的危險:缺氧、高熱、大汗、脫水、抽搐、昏迷和呼吸迴圈衰竭,嚴重時可致死。
02
酒精退燒
酒精在人體面板上揮發的速度非常快,帶走的熱量也更多,一旦大面積使用,反而會讓孩子出現寒顫。
嬰幼兒的面板也非常稚嫩,角質層薄,黏膜血管豐富,酒精很容易透過面板被吸收,從而導致孩子酒精中毒。
三
如何正確給寶寶退燒
3個月以內的寶寶——立即帶去醫院就診:
3個月以內的寶寶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完善,處理不及時容易使病情變嚴重,需特別謹慎。只要孩子的體溫超過38℃,就應帶他去醫院就診。
3個月以上的寶寶——先嚐試正確方法降溫:
如果寶寶的體溫在38.5℃以下,精神狀態還不錯,可先在家觀察。
家長可以用開窗通風、適當脫減衣物等方法來退燒,同時讓寶寶多喝水,或者給他喝點淡一些的果汁,或者是口服補液鹽。
如果孩子的體溫超過38.5℃時,或者雖然未到38.5℃,但精神狀態較差,有煩躁不安、哭鬧等表現,可以給寶寶使用退燒藥,2~3 月齡以上可以吃對乙醯氨基酚,6 個月以上可以吃布洛芬。
服用退燒藥後,家長需用心觀察,如果在服用退燒藥後,2歲以下的孩子仍持續發燒,應儘快帶他去醫院就診。
孩子發熱也許並不一定是壞事,發熱只是人體受到感染、應激等之後的一種正常的保護性反應。除非是超高熱,發燒一般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相反是有好處的。
#今日互動#
流感季要來了
做好預防措施了麼?
圖片:rf123、健康時報(jksb2013)、網路、soo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