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出汗是人體的生理現象。早在《內經》中已對汗的生理有了一定的認識,明確指出"汗"的歸屬,汗為五種津液之一,並指出生理性出汗與氣溫高低及衣著厚薄有密切關係。津液來源於水谷,生成於脾胃,在生理上分為五液,津液在滋養人體過剩之後排出體外,隨著外界客觀因素的影響,生理上會產生適應性調節,便產生了不同的排出方式。
筋疲力盡的跑步者深呼吸Exhausted runner taking a breath
異常出汗是汗液過度外洩的病理現象。中醫論病理性出汗即"異常之汗"有多種:醒時有汗謂"陽虛自汗",睡中出汗謂"陰虛盜汗",外感風寒表虛有"微汗",氣分熱盛會有"大汗",陽氣虛會出"冷汗",陽氣盛會出"熱汗","戰汗"後神昏逆,"汗出如油如珠"謂亡陽虛脫,"黃汗"歷節風,"頭汗"表虛胃熱,陽氣上越,"半身有汗"謂中風偏枯,"手足出汗"謂陽明裡實、溼熱鬱蒸。
中醫對病理性出汗"自汗"與"盜汗"的認識
《景嶽全書·汗證》對汗證進行系統整理,認為一般情況下自汗屬陽虛氣虛,盜汗屬陰虛。陽虛自汗,治宣補氣以衛外,陰虛盜汗,治當補陰以營內。《素問·經脈別論篇》指出春夏秋冬、四時陰陽,生病、出汗皆起於過用,認為臟腑皆可"汗"。當飲食過飽,食氣蒸發而汗出自胃,受到驚恐,腎氣浮越而汗出自心;負重遠行,勞骨氣越而汗出自腎;奔跑恐懼,傷筋失魄而汗出自肝;勞力過度,四肢肌肉受傷汗出自脾。在春秋冬夏四時陰陽變化之中,出汗、生病原因多由於體力、飲食、勞累、情緒等過度所致,這也是中醫理論中通常致病的三大誘發因素,即飲食不節、勞欲過度及情志失暢。
汗為心之液
《素問·宣明五氣篇》提出"五臟化液"的觀點。五液是指淚、汗、涎、涕、唾,指出"汗為心液"。因心主血脈,藏神,又汗為心液,驚恐使心神受到刺激而汗出。
"汗"的合併症:"汗"常出在半身,將來易發生中風偏枯;汗出後受到溼邪侵襲,易發生汗疹;勞動後汗出受風,風寒之氣通於面板,易發生粉刺,鬱積久了易成為癤腫。面板汗孔開閉失調,汗出寒氣人侵,陽氣受傷,筋肉失於溫養,可致身體屈伸不利、行動俯僂;汗出未盡,如體虛再遇風寒之邪,汗液留於肌膚之間,則俞穴閉塞不通,易發生風瘧。
汗"的治療作用
中醫認為,發汗可以療病。如辛溫解表藥中的部分中藥、解表劑麻黃湯有發汗解表之功,可疏風散寒、宣肺平喘。感受了暑邪,汗岀,煩躁喘促,如暑熱之邪內攻,影響神明,則譫語,身熱如熾火燔炭一樣,必須出汗,熱方能消退。
中西醫對"多汗"的不同認識
中醫論"多汗"稱其為一個病證,即"汗證",以多汗為主症,多指單獨出現,非由其他疾病引起,亦非伴見於其他疾病過程中。中醫內科學中"汗證"即是指"自汗"與"盜汗"。自汗、盜汗是中醫內科臨床雜病中較為常見的一個病證,中醫對其有比較系統、完整的認識。當其他疾病中表現的自汗、盜汗,應著重針對其他疾病的病源進行治療,
西醫學認為"多汗"不是一種疾病,沒有病名,只是其他疾病中伴見的一個症狀。西醫認為如果"多汗"單獨出現,沒有原發疾病應無需治療。現代醫學中,如急性熱病中之肺炎、迴歸熱、間歇熱、急性風溼癰、破傷風等病會引起全身性多汗,甲狀腺機能亢進、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風溼熱、結核病等可引起自汗、盜汗,均應針對原發病進行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