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大小便的病變與腎的關係密切。《傷寒論》首先提出了將便祕從陰陽分類,指出:“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也。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也。”《金匱要略》:“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宋代《聖濟總錄》將本病的證治分類概括為寒熱虛實四個方面。金元時期,張潔古提出實祕、虛祕有別,《醫學啟源》曰:“有胃實而祕者,能飲食,小便赤。有胃虛而祕者,不能飲食,小便清利。”
便祕病因分析中醫認為便祕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有外感寒熱之邪,內傷飲食情志,病後體虛,陰陽氣血不足等。本病病位在大腸,並與脾胃肺肝腎密切相關。脾虛傳送無力,糟粕內停,致大腸傳導功能失常,而成便祕;胃與腸相連,胃熱熾盛,下傳大腸,燔灼津液,大腸熱盛,燥屎內結,可成便祕;肺與大腸相表裡,肺之燥熱下移大腸,則大腸傳導功能失常,而成便祕;肝主疏洩氣機,若肝氣鬱滯,則氣滯不行,腑氣不能暢通;腎主五液而司二便,若腎陰不足,則腸道失潤,若腎陽不足則大腸失於溫煦而傳送無力,大便不通,均可導致便祕。
燥熱內結於腸胃者,屬熱祕;氣機鬱滯者,屬氣祕;氣血陰陽虧虛者,為虛祕;陰寒積滯者,為冷祕或寒祕。四者之中,又以虛實為綱,熱祕、氣祕、冷祕屬實,陰陽氣血不足的便祕屬虛。而寒、熱、虛、實之間,常又相互兼夾或相互轉化。如熱祕久延,津液漸耗,損及腎陰,病情由實轉虛。氣鬱化火,則氣滯與熱結並存。而寒、熱、虛、實之間,常又相互兼夾或相互轉化。如熱祕久延,津液漸耗,損及腎陰,病情由實轉虛。氣鬱化火,則氣滯與熱結並存。
常見症狀及調理方向冷祕:大便艱澀,腹痛拘急,脹滿拒按,脅痛,手足不溫,呃逆嘔吐,舌苔白膩,脈弦緊。
調理方向:溫裡散寒,通便止痛
熱祕:大便乾結,腹脹腹痛,口乾口臭,面紅心煩或有身熱,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燥,脈滑數。
調理方向:瀉熱導滯,潤腸通便
氣祕:大便乾結,或不甚乾結,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腸鳴矢氣,腹中脹痛,噯氣頻作,納食減少,胸脅痞滿,舌苔薄膩,脈弦。
調理方向:順氣導滯
氣虛祕:大便幹或不幹,排出困難,小便清長,面色白,四肢不溫,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脈沉遲。
調理方向:益氣潤腸
陰虛祕:大便幹或不幹,排出困難,小便清長,面色白,四肢不溫,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脈沉遲。
調理方向:滋陰通便
陽虛祕:大便幹或不幹,排出困難,小便清長,面色白,四肢不溫,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脈沉遲。
調理方向:溫陽通便
血虛祕:大便乾結,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健忘,口脣色淡,舌淡苔白,脈細。
調理方向:養血潤燥。
調理須知據便祕實證邪滯大腸,腑氣閉塞不通;虛證腸失溫潤,推動無力,導致大腸傳導功能失常的基本病機,其治療當分虛實而治,原則是實證以祛邪為主,據熱、冷、氣祕之不同,分別施以瀉熱、溫散、理氣之法,輔以導滯之品,標本兼治,邪去便通;虛證以養正為先,依陰陽氣血虧虛的不同,主用滋陰養血、益氣溫陽之法,酌用甘溫潤腸之藥,標本兼治,正盛便通。六腑以通為用,大便乾結,解便困難,可用下法,但應在辨證論治基礎上以潤下為基礎,個別證型雖可暫用攻下之藥。
便祕與腸結的鑑別便祕與腸結均可出現腹部包塊。但便祕者,常出現在小腹左側,腸結則在腹部各處均可出現;便祕多捫及索條狀物,腸結則形狀不定;便祕之包塊為燥屎內結,通下排便後消失或減少,腸結之包塊則與排便無關。
生活中該如何預防應注意飲食調節,便乾量少者,適當多食富含纖維素的粗糧、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燥火之食。增加體力活動,加強腹肌鍛鍊,避免久坐少動。應保持心情舒暢,戒憂思惱怒。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重要提醒:①文中未涉及到症狀的具體用藥,且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具體症狀還應辨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