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相信很多人都有經歷,輕度便秘由於對沒有很大的症狀,對生活影響不大,往往容易忽視,甚至有些人覺得難以啟齒,認為總會拉出來的,就隨它而去。這往往會逐漸發展成為重度甚至慢性便秘。
什麼是便秘便秘是指大便次數減少,一般每週少於3次,伴排便困難、糞便乾結。
便秘按症狀輕重和對生活影響程度分為輕、中、重度。一般輕度便秘症狀基本不影響正常生活,可透過調整生活方式、短暫滲透性瀉藥治療等恢復。重度便秘由於症狀持續、嚴重,明顯影響工作和生活,需要長期藥物治療或藥物治療無效。中度便秘是介於輕重度之間。
按發病時間又可分為急性便秘和慢性便秘。急性便秘者多有腹痛、腹脹,甚至噁心、嘔吐,多見於各種原因的腸梗阻。慢性便秘多無特殊表現,部分病人訴口苦、食慾減退、腹脹、下腹不適或有頭暈、頭痛、疲乏等神經紊亂症狀,但一般不重。嚴重者排出糞便堅硬如羊糞,排便時可有左腹部或下腹痙攣性疼痛及下墜感,可在左下腹觸及痙攣的乙狀結腸。長期便秘者可因痔加重及肛裂而有大便帶血或便血,病人亦可因此而緊張、焦慮。慢性習慣性便秘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尤其是經產婦女,可能與腸肌、腹肌與盆底肌的張力降低有關。
誘發便秘的原因常見的因素有攝入食物過少,特別是纖維素和水分攝入不足;因工作緊張、生活節奏過快、工作性質和時間變化、精神因素等干擾了正常的排便習慣。各種原因引起的腸肌張力減低和蠕動減弱;腸蠕動受阻致腸內容物滯留而不能下排;排便過程的神經及肌肉活動障礙。濫用瀉藥,形成藥物依賴,造成便秘;老年體弱,活動過少,腸痙攣致排便困難;結腸冗長。
其次還與很多疾病相關,其中結直腸疾病與便秘關係密切,如結直腸腫瘤、直腸炎、痔瘡、肛裂、肛周膿腫等;全身系統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也可誘發便秘;其他系統疾病,如膈肌麻痺、系統性硬化病也會誘發便秘。
便秘的症狀便秘的典型症狀是排便困難,伴腹脹、大便次數減少。嚴重便秘還可伴嘔吐、腹脹、腸絞痛:如各種原因引起的腸梗阻。伴腹部包塊,可見於結腸腫瘤、腸結核及克羅恩病;便秘與腹瀉交替可見於腸結核、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徵。
便秘怎麼治療便秘要積極治療,長期便秘很容易引起各種疾病,如長期便秘,糞便乾結,可使齒狀線下肛管面板層遭到機械性創傷,繼而形成肛裂。還可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鬱症狀,社會功能嚴重受損,不能勝任家庭和工作職責。
便秘的治療主要是透過食療、生活習慣改變或透過中西醫藥物、生物反饋療法等方法改善症狀。
偶爾便秘,無需特殊處理,可透過多喝水,適當有氧運動和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等改善症狀。長期便秘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狀態,家屬應注意積極疏導患者情緒,增強其恢復健康的信心。
若出現以下警示症狀,及時前往醫院就診,由醫生進行相關處理,具體包括:
1、想排便少(每週<3次)或沒有排便意圖。
2、想排便但排不出。
3、排便時間延長。
4、每日或每次便量減少。糞便幹或硬,需要手法輔助排出糞便。
5、排便不盡感。
6、伴有腹痛、脹滿、肛周疼痛、梗塞感及下墜等感覺。
以上感覺符合2種或2種以上的,同時近3個月一直有發生,至少從6個月前開始發生。應積極就診後完善便秘的相關檢查。
一般常用的藥物分類容積性瀉藥
容積性瀉藥透過滯留糞便中的水分,增加糞便含水量和糞便體積,使糞便變得鬆軟、易於排出,起到通便的作用,主要用於輕度便秘患者的治療,代表藥物有歐車前、甲基纖維素以及聚卡波非鈣。用藥過程中應注意補充適量水分,以防腸道機械性梗阻。
滲透性瀉藥
滲透性瀉藥產生的腸腔內滲透壓梯度可促進水和電解質分泌,從而降低糞便的硬度、增加糞便體積,繼而促進腸道蠕動。這些生理效應是改善便秘症狀的基礎,可用於輕、中度便秘患者,藥物包括不吸收單糖、雙糖(乳果糖、甘露醇等)和糖醇(聚乙二醇)、鹽類瀉藥(硫酸鎂等)。
刺激性瀉藥
刺激性瀉藥作用於腸神經系統,增強腸道動力和刺激腸道分泌,包括比沙可啶、蓖麻油、蒽醌類藥物、酚酞等,這類藥物臨床應用廣泛,通便起效快。但長期應用會影響腸道水電解質平衡和維生素吸收,可引起不可逆的腸肌間神經叢損害,甚至導致大腸肌無力、藥物依賴和大便失禁。
潤滑性藥物
潤滑並刺激腸壁,軟化糞便,使其易於排出,適合於年老體弱及伴有高血壓、心功能不全等排便費力的患者,包括甘油、液狀石蠟、多庫酯鈉等,可以口服或製成灌腸劑,具有軟化大便和潤滑腸壁的作用,使糞便易於排出,尤其適用於排便障礙型便秘以及糞便乾結、糞便嵌塞的老年患者。
促動力藥
作用於腸神經末梢,釋放運動性神經遞質、拮抗抑制性神經遞質或直接作用於平滑肌,增加腸道動力,對慢性傳輸型便秘有較好的效果。目前常用的促動力藥物有: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和膽鹼酯酶抑制劑伊託必利、5-羥色胺4受體激動劑莫沙必利和普蘆卡必利。
微生態製劑
微生態製劑可作為慢性便秘患者的治療選擇之一。常用於治療慢性便秘的益生菌主要是雙歧桿菌屬和乳酸桿菌屬。臨床上常用的是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
便秘患者還需注意飲食,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飲食。合理膳食,提倡多食用促進腸蠕動的粗纖維食物,如黑麵包、燕麥片、菠菜、芹菜、蘿蔔、黃花菜、菌類、木耳、海帶等。鼓勵白天儘量多飲水,慎用或忌用烈酒、濃茶、咖啡、韭菜、蒜、辣椒等刺激食物,堅持定時定量進餐。
預防措施1、應積極治療可誘發便秘的原發疾病,對症狀的消除或疾病的恢復,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建議每天晨起可於戶外散步或室內慢走20~30分鐘。提倡適度運動,有規律的有氧運動有助於消化,有利於腸道氣體排出,改善腹脹。可適當進行如揉腹、提肛運動、步行、慢跑、太極、八段錦等。尤其對久病臥床、運動量少的老年患者更有益。
3、每天平臥或坐位時進行腹式呼吸運動,即吸氣時鼓腹並放鬆肛門、會陰,呼氣時收腹並縮緊肛門、會陰,氣呼盡略加停頓再呼吸,如此反覆6~8次。
4、用手的大小魚際肌在患者臍周10cm範圍內沿順時針方向按摩,手指施加力量以輕推、揉捏為主,力量速度較輕慢,10~15分/次,每日早晚各1次;腳底按摩:每晚睡前用熱水(39℃~42℃)給予足浴,聯合足底按摩泡足30min,指導患者用拇指指腹按摩足底中下部結腸反射區,刺激腸蠕動。
5、平時多喝水,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6、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結腸活動在晨醒和餐後時最為活躍,建議患者在晨起或餐後2h內嘗試排便,排便時集中注意力,減少外界因素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