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在人體下腹腔內,有一個身高最長的內臟器官,它的總長度加起來,大約是自身身高的5-6倍,根據其功能和位置不同,又劃分為不同的名稱,而臨床也將其總稱為:腸道,直腸就是大腸的最末端,它的全長度約為12~15cm,主要功能為儲存、排出糞便!

近些年隨著我國社會環境、飲食習慣不斷變化,國民平均壽命增長等原因影響,直腸癌的病發率也在不斷增長,它是大腸癌中最為高發的一種。和其他型別的癌變相同,直腸癌早期也多沒有典型症狀,甚至是患者沒有任何異常表現!

不過,在直腸癌不斷髮展的過程中,患者卻可能會出現各種異常症狀。特別是以下兩個明顯訊號,就是直腸在向你求救:

1、大便形狀出現了異常

如果你還對上學時的生物有印象,或在平時看到過關於腸道的圖片,應該知道腸道就是一個空心圓柱狀,直腸同樣也是如此。

所以,當糞便殘渣在腸道內不斷堆積時,形狀就已經被固定成了圓柱體,只要直腸通暢無阻,人排出的大便就應該是圓柱體、粗細均勻的狀態。而在沒有受到食物色素的影響下,糞便的顏色也主要以黃褐色最為多見!

但是,如果近期排出大便的過程中突然有異常,比如整個大便過程非常不順利,總有排不淨的感覺,而排出的糞便形狀也發生了改變,從粗壯的圓柱體“減肥”成了小細條狀,甚至就如鉛筆粗細一般。

又或者是排出了粗壯的糞便,但是在糞便的一側卻出現了明顯凹陷痕跡、新鮮血痕,這都可能與直腸癌變有關;

就如上文中提到的一般,直腸負責的工作就是儲存糞便、產生壓力、排出糞便。而在腸癌不斷生長的過程中,癌腫本身就會導致腸道空間越來越狹小,在糞便透過腸道時,癌腫還會對糞便造成直接壓迫和摩擦,導致大便形狀發生改變。而且,在癌腫的表面有豐富血管,癌腫和糞便摩擦導致血管破裂後,患者大便一側就會出現明顯血痕。

2、便血別忽視

出現在任何一處器官上的癌變,在發展過程中,都可能會導致出血症狀,直腸癌同樣也不例外。直腸癌在不斷生長的過程中,癌腫表面本就容易潰爛、壞死,同時癌細胞還可能會侵犯腸道大血管、造成直腸穿孔,這都是出血的原因!

在直腸癌出血並不多時,患者往往以肉眼不可見血便為主。但在進糞便常規化驗時,可表現為大便潛血陽性。而隨著病情不斷緊張,患者可排出糞便、粘液和血液參雜在一起的混合無痛血便,血液呈現出深紅或暗紅色。除此外,當癌組織潰爛壞死、誘發感染之後,患者還可能會排出膿血便,又或者是直接排出膿血。

以上兩大異常,都可能與直腸癌到來有關。就目前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50歲以上長期便秘的中老年人、有腸癌或息肉家族史的人群、肥胖人群等,就是直腸癌的高危者。一旦有類似症狀,需積極就醫進行篩查,以免錯過癌症的最佳治療時機。

5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身體有血栓,五個部位的“破綻”藏不住!扛著沒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