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一、喝熱水不如喝冰水解渴?錯誤!

理論上,熱水分子運動更劇烈,進入機體以後,可以迅速被吸收,迅速滲入細胞,使因不斷出汗而缺水的機體能更及時地得到水分的補充,並可以更積極地促進細胞的物理化學活動,加快機體的新陳代謝。所以,人們在口渴的時候,喝了熱水,很快就覺得舒服了。(另一個解釋,冰水中的水分子大部分呈聚狀,不易滲入細胞內,而熱水中單分子較多,能迅速滲入細胞)

通常情況下,45℃~50℃的水比較適合飲用,即能解渴降溫,又不會刺激消化道黏膜。

二、口渴的時候再喝水?錯誤!

很多人沒有主動喝水的習慣,通常會在口渴中樞發出口渴訊號的時候才急忙喝水,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因為產生強烈口渴症狀的時候已經提示身體過度缺水,甚至已經有血液粘稠化的危險,正確的做法是在出現口渴症狀以前就喝水。

三、最好喝純淨水?錯誤!

市面上出售的“純淨水”,讓人聽著就覺得水質乾淨,可以放心喝。但事實並非如此,純淨水經過特殊製法且缺乏天然礦物質、微量元素,長期飲用會導致機體缺乏礦物質,甚至引起發育延遲、骨質疏鬆等症狀,所以純淨水不完全對身體有利。

四、飲料可以代替白開水?錯誤!

很多人認為白開水淡而無味,所以喜歡拿飲料或茶當水喝,但其實這是錯誤的喝水習慣。像可樂、奶茶、果汁等飲料都含有較多的糖分和新增劑,容易加重身體負擔,甚至不利於血糖的穩定,這些飲料偶爾食之可以,但是完全替代水就是不可取的行為。

五、運動後快速補水?錯誤!

劇烈運動後體內水分流失較多,所以很多人在劇烈運動後都會透過猛喝水的方式來緩解口渴症狀。但是此時猛喝水會加重心臟、腸胃和腎臟的負擔,甚至使體內電解質紊亂,建議運動前喝水並在運動後以少量多飲的方式喝水。

六、起夜、水腫,睡前不喝水?錯誤!

人在熟睡時,出汗、呼吸、排尿等會造成體內水分丟失,從而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

在臨睡前喝點水,有助於預防夜間血液黏稠度增加,保持血流通暢,防止血栓形成。特別是有心腦血管慢性疾病中老年人,不要因為怕起夜而睡前不喝水。

身體脫水錶現

如果每天喝水量過少,可能會出現的身體脫水錶現有:尿液顏色重、排尿次數減少、嘴巴幹、面板乾燥、呼吸或脈搏加快、運動能力下降、感到疲乏、頭暈、頭痛等症狀。

如果感到口渴還沒及時補水,很容易出現電解質紊亂,長期缺水情況下,就會增加各種疾病發生的風險。

✔get 喝水的正確姿勢

永田道理診所所長伍永田博士建議:健康人群每日飲水量應達到身體體重的4%,亞健康人群飲水量應達到身體體重的6%,患病人群飲水量應達到身體體重的8%。

6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直腸癌中醫臨床診療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