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世衛組織釋出《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新資料涵蓋2000年至2019年的資料。
十大死亡原因依次為:
1.缺血性心臟病;
2.中風;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4.下呼吸道感染;
5.新生兒疾病;
6.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7.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
8.腹瀉病;
9.糖尿病;
10.腎臟疾病。
排名第一的是缺血性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或阻塞,或因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屬於心血管疾病的一種。
保護心血管,建議大家在日常飲食中常吃點茄子。茄子含有黃酮類物質,屬於維生素P的一種,而維生素P,對心血管健康有益。
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維生素P”,當然,它不算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維生素。之所以稱之為“維生素”,是因為從某些特點來看,這類物質與維生素有相似的地方。
因為它們都是都是維持生命的元素,缺了不行,而且含量很少,不構成身體具體的某個組織,但是對身體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
為什麼維生素P對血管來說非常重要呢?
血管健康需要滿足幾個基本條件:
首先,血管要有比較良好的彈性,不能太脆。
其次,血管要有很好的通透性。
而保證一定量維生素P食物的攝入,就能很好的實現上述兩點。這樣就能避免因年齡等因素引起的視網膜出血、腦溢血,或其他內出血,從而維護血管的安全、有效運作。
吃茄子要去皮嗎?
由於維生素P主要存在食物的皮裡,尤其是茄子,所以吃茄子儘量不要去皮,用流動的清水仔細搓洗乾淨後烹飪就可以了。
不過,茄子皮中的花青素容易與食物和體內的鐵結合,從而降低茄子的利用率,所以嚴重貧血的人、日常吃素的人可以不吃茄子皮,做嬰兒輔食的時候,也建議將茄子皮去掉。
如何烹調能最大限度留住維生素P?
茄子有很多種做法,很多朋友喜歡吃炸茄盒,但是這種烹調方式,對維生素P的破壞特別大。維生素P是水溶性的,而且對溫度敏感,加熱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都會破壞維生素P。
建議烹調茄子的時候不要油炸,可以蒸一蒸,燉一燉,或者炒一炒,時間短一點,溫度低一點,儘量溫和地吃,這是最好的方法。
此外,柑橘類水果也富含維生素P,對於此類水果,直接吃,對維生素P的破壞最少。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
於康教授
於康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教授、主任
國家衛生健康委營養標準委員會委員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