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進體內的蛋白質,進入人體後會產生部分代謝廢物,這些代謝廢物要經過腎臟來過濾、排洩。腎臟若是自私一點的話,它肯定希望我們一口肉都不要沾,當個素食者。
然而,研究表明素食並不能延緩腎病患者的腎功能進展。為何?因為當人體缺乏蛋白質時,免疫力會低、感染風險增加——這是急性腎損害的頭號病因;另外,許多藥物都需要體內的蛋白質來發揮作用,若蛋白質合成不足,藥效會打折扣。
所以對於蛋白質,腎病的飲食原則採取了折中的辦法——優質低蛋白。一方面是必須吃,另一方面還要少吃。而且還要“精吃”,也就是吃優質的蛋白質,別吃太多穀物和堅果中的非優質蛋白。
優質的蛋白質主要是兩類,一是動物蛋白,二是大豆蛋白。
此二者誰更好?
一篇meta分析綜合了5項研究,比較了這兩種優質蛋白食物孰優孰劣:
研究中選取了尿蛋白、尿肌酐、血肌酐、尿素氮、內生肌酐清除率、腎小球濾過率6項指標,發現:
動物蛋白在腎小球濾過率這一方面勝過了大豆蛋白,而其餘5項指標則是大豆蛋白勝出。
6個指標之中,腎小球濾過率和內生肌酐清除率最為重要,二者各佔勝場。孰優孰劣,可以認為差別不大。
不過,肉類食物中,豬牛羊等紅肉明顯不如魚肉和禽肉等白肉。大豆比紅肉更好已經被證實,實力相近的是大豆和白肉。
還有研究表明,相對於不進行飲食干預的患者,食用大豆可使腎功能下降速度延緩28%,表明大豆對腎功能有益。
總之,紅肉遜色一些,而大豆和白肉也別爭誰好誰壞了,雨露均霑更好。根據每個人的公斤體重計算攝入量,肉類每天可以吃二到三兩,大豆是二兩左右(大豆和豆製品的蛋白質含量比例比肉類更高)。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