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住院的時候,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大夫過來查房的的時候,都會用手“摸一摸”你的腳背,甚至是雙側同時“摸”。這個時候你可能會很納悶,但是在醫院,你估計也不會想太多。後來護士可能給你糖尿病健康宣教,你可能才會明白,這個“摸腳”的動作,就是在檢查你足部的血管情況,初步判斷糖尿病致殘率最高的慢性併發症——糖尿病足。

醫生檢查足背動脈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下,糖尿病足的危害以及平時如何預防它的發生。

糖尿病足:是指與下肢遠端神經異常和不同程度周圍血管病變相關的足部潰瘍、感染、和(或)深層組織破壞。是糖尿病最嚴重和治療費用最多的慢性併發症之一,是糖尿病非外傷性截肢的最主要原因。輕者表現為足部畸形、面板乾燥和發涼、胼胝(高危足);重者可出現足部潰瘍、壞疽。一旦糖尿病患者併發有糖尿病足,生活質量將會大幅度下降。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足部潰瘍的終生風險可能高達34%,糖尿病足部潰瘍是許多患者住院治療的原因,再住院率高,治療費用高、並且死亡風險是無足部潰瘍糖尿病患者的2.5倍。可能多達20%的糖尿病足部潰瘍需要足部截肢,但是,其中大部分截肢可透過早期識別和治療預防。

糖尿病足護理-修剪趾甲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容易得糖尿病足呢?

因為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導致神經和血管的病變,共同導致出現足部出現感染、潰瘍,還有深部組織的病變。

可見,糖尿病神經核血管的慢性併發症是引起糖尿病足的主要病理機制。

但是,除了它本身的病理機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也很可能會誘發糖尿病足的發生。

主要的誘因:燙傷、凍傷;足部的磕傷、碰傷、刺傷、割傷等外傷;不合適的鞋子和襪子;過度修剪指甲等。一旦有以上誘因,再加上患者足部的神經敏感度降低、血管的病變,就會導致足部的潰瘍、感染,又因為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感染並且感染後不易治癒的特點,最終會導致糖尿病足的發生,甚至截肢。

糖尿病足護理

因此,糖尿病足的預防也應該針對病因及誘因來預防。

1、病因預防:控制好血糖(藥物、飲食、運動),勤測血糖;

2、誘因預防:

(1)避免凍傷、避免用過熱的水洗腳或泡腳,洗腳或泡腳後必須用純棉毛巾擦乾足底和足趾縫,並且不建議長時間泡腳,最多不超過10分鐘,因為泡完腳後,面板會變薄、變出褶皺,對於本來就容易感染的糖尿病患者而言,無疑增加感染的機會;

(2)注意足部的保護,不要額外受傷,一旦受傷,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處理;

(3)如果有胼胝或者雞眼,也不要自己去修,最好去醫院及時就診,其中胼胝是糖尿病足的高危足;

(4)不要過度修剪趾甲,不要修得過短,不要把扣在肉裡那一部分把它修出來(最好去醫院處理),最好修剪的平整一點,同時把指甲的邊緣打磨得光滑一些。

糖尿病足部傷口處理

糖友們也可以在家對自己的下肢的病變進行評估:

1、糖尿病的神經病變評估:

(1)有什麼樣的感覺:灼燒感、麻木或刺痛(2分);乏力、痙攣或疼痛(1分)。最高分值為2分。

(2)症狀發生的部位:足部(2分);小腿(1分);其他位置(0分)。最高分值為2分。

(3)這些症狀有使您在夜間醒來過嗎:是(1分)。

(4)症狀發生的時間:夜間更嚴重(2分);日夜均存在(1分);僅在日間發生(0分)。最高分值為2分。

(5)症狀是如何緩解的:行走(2分);站立(1分);坐下、躺下或不緩解(0分)。最高分值為2分。

0-2分—正常

3-4分—輕度

5-6分—中度

7-9分—重度

糖尿病足感覺測試

2、視診 :

(1)相鄰足趾之間的病損

(2)足趾之間的浸漬區域(所謂的“運動員腳”);

(3)足母囊炎(胼胝形成部位)

3、觸診:

(1)觸控雙側足背動脈(技巧:在大腳趾和鄰近的第二個腳趾的腳縫往上找,並在足背部最高的位置大約就是足背動脈的位置,可在健康偏瘦的人身上試驗尋找)

(2)觸控雙足的感覺、溫度是否有異常,腳趾也要檢查。

糖尿病足部護理

分享是一種美德,如果大家覺得我分享的知識對大家有用,希望大家能夠分享出去,是更多的人知道這些有用的知識!

13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艾與不艾,天壤之別!堅持艾灸,會給身體帶來驚人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