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春夏屬陽,秋冬屬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陰陽平衡”是中醫的養生法則。尤其秋冬季節,天氣日漸變冷,寒冷的氣候對於多數老年人來說是艱難的:
怕冷,容易感冒,血壓波動,心臟病反覆;
穿衣太多,行動不便;
怎麼辦?
今天,介紹一味神奇的中藥----黃芪。
黃芪味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據《本草綱目》記載,“黃芪色黃,為補者之長…”;《本草匯言》“黃芪,補肺健脾,衛實斂汗,驅風運毒之藥也…”。
從漢墓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可看出,黃芪的藥用歷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01 黃芪有什麼作用?1、補氣昇陽
中醫認為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其中陽氣是人身之本,就像太陽之於地球,沒有Sunny照射,地球萬物不能生長一樣。
陽氣是人體生理機能活動的基礎,也是人體免疫力的根基。陽氣不足,人體虛弱;陽氣喪失,生命終結(見《陽氣充沛,健康之本》)。
黃芪的補氣昇陽是其最重要、最常用的功效。
2、固表斂汗
中醫認為,氣屬陽,汗屬陰,汗液的分泌與衛氣有關。
衛氣即人體防禦之氣,氣虛不固、毛孔不閉則汗出太多或自汗,最終身體抵抗力下降,“弱不禁風”,還影響臟腑機能的正常發揮。
就像水庫壩體(比喻人體衛氣)不結實一樣,水庫的水不停向外滲漏(汗多),最終水庫的魚、蝦活動(人體機能)受困。
黃芪固表作用十分明顯,可提升人體衛氣,防止不當汗出。
3、託毒生肌
黃芪調動人體免疫系統,增加免疫細胞消炎、滅毒能力,可促使瘡、瘍收斂、排膿、生肌、結痂、收口,早日恢復。
4、利水消腫
對於氣虛失運、水溼內停而面目浮腫、小便不利者,可用黃芪補氣、利尿、消腫之。
圖片來源:攝圖網
02 現代醫學研究黃芪有何作用?增強身體免疫力:黃芪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多糖、微量元素,可抗自由基損傷、抗衰老、抗缺氧、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
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
擴張血管,雙向調節血壓、保護心血管系統;
保護肝臟,增加肝糖原,降低血糖;
改善面板血液迴圈和營養,對面板慢性潰瘍經久不愈者有效。
保護腎臟,減少蛋白尿;
… …
圖片來源:攝圖網
03 臨床上哪些情況用黃芪?1、自汗
中醫認為,身體虛弱者表虛不固、腠理空疏、津液外洩而自汗。可用黃芪與白朮、防風搭配補虛、固表、袪風,堅持服用可達療效如“玉屏風散”。
2、盜汗
盜汗即熟睡之後出汗,多為陰虛所致,可用黃芪與生地、麥冬、知母、當歸等搭配以益氣、養陰斂汗如當歸六黃湯。
3、水腫
黃芪利水消腫作用明顯,可用於急、慢性腎炎、心功能不全所致水腫。與白朮、茯苓、桂枝搭配,相得益彰如苓桂術甘湯。
4、陽氣虛弱
精神萎靡,少氣無力,惡寒怕冷是陽氣虛弱的表現,嚴重者中氣下陷,內臟下垂(如脫肛、子宮脫垂),此時黃芪補氣健脾、昇陽舉陷,可配黨蔘、白朮、升麻、柴胡、當歸等增效如“補中益氣湯”。
5、中風後遺症
由於正氣虧虛,脈絡瘀阻,筋脈肌肉失養,病者出現口眼歪斜、語言蹇澀,半身不遂等中風表現,重用黃芪大補元氣、促血行、袪瘀血,配當歸、紅花、地龍等如“補陽還五湯”。
6、補氣養血
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功效,適用於脾虛洩瀉、氣血虛衰、心悸失眠、內傷勞倦等症如“歸脾湯”。
7、面板潰破
面板瘡瘍經久不愈者,可用黃芪配金銀花、紫花地丁、當歸、白朮等促進創面生肌、收口、癒合如“生腸斂膚湯”。
8、改善記憶力
黃芪能很好的增強記憶力,減輕頭暈、乏力症狀,可配當歸、太子參、熟地等如“補心丹”。
9、保護心血管
研究發現,黃芪有調節血壓、血糖作用,可有效降低血壓、血糖水平,還能減少血栓的形成,配丹蔘、川芎、降香等對心腦血管疾病效好如“冠心一號方”。
圖片來源:攝圖網
04 黃芪那麼好,哪些情況使用應小心?1、感冒:黃芪有護衛肌表的作用,感冒時用之有外邪不易宣洩、閉門留寇之慮,或配防風、炙麻黃髮表宣洩對抗之。
2、陰虛火旺體質:此種身材者看起來乾瘦,黃芪會加重其“內火”,或可配知母、地骨皮滋陰拮抗。
3、女性經期:因為黃芪有補氣昇陽、益氣攝血的功效,經期服用可造成氣血紊亂,影響月經及內分泌,應配當歸、香附等。
4、孕期、月子期:孕期使用可能會導致羊水減少、染色體畸形、流產等,應儘量不用,或配白朮、黃芩等保護;產後可配當歸、川芎等促進母體恢復。
5、腎陰虛、溼熱及熱毒熾盛者:黃芪味甘、性微溫,陰虛者服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而溼熱、熱毒熾盛者服用容易滯邪, 加重病情。
陰虛者應配養陰藥如生地、玄蔘、麥冬、玉竹等;溼熱者可配清利溼熱藥如黃連、茵陳、黃芩等;熱毒熾盛者須配清熱解毒藥如黃連、梔子、大黃等,可減少黃芪副作用。
圖片來源:攝圖網
05 如何使用黃芪?多數病患應到醫院去經中醫師辯證入湯劑,配合其它藥物使用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作為保健品使用,黃芪也可用沸水泡水服。使用簡單方便,但因其性溫,一次不宜量大(3--5克左右)。
綜上所述,黃芪益氣補虛,固表止汗,生肌消腫,適用於多種臨床狀況的治療及保健。
黃芪養生,四季皆宜,秋冬用之,更為上品,不妨一試?
圖片: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