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虛寒因寒邪侵犯小腸,出現小腹冷痛,喜溫喜按,小便清長,夜尿多,腸鳴洩瀉或便後下血等主要症狀的病變。多因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致小腸化物、分清泌濁的功能發生障礙。可導致小腸虛寒證。
為什麼會小腸虛寒?一、小腸
我們都知道,小腸居腹中,上接幽門,與胃相通,下連大腸,包括迴腸、空腸、十二指腸。主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與心相表裡,屬火屬陽。
1、受盛化物
(1)、小腸盛受了由胃腑下移而來的初步消化的飲食物,起到容器的作用,即受盛作用。
(2)、經胃初步消化的飲食物,在小腸內必須停留一定的時間,由小腸對其進一步消化和吸收,將水谷化為可以被機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精微由此而出,糟粕由此下輸於大腸,即“化物”作用。
若小腸受盛功能失調,傳化停止,則氣機失於通調,滯而為痛,表現為腹部疼痛等。如化物功能失常,可以導致消化、吸收障礙,表現為腹脹、腹瀉、便溏等。
2、泌別清濁
是指小腸對承受胃初步消化的飲食物,在進一步消化的同時,並隨之進行分別水谷精微和代謝產物的過程。
若小腸功能失調,清濁不分,水液歸於糟粕,即可出現水谷混雜,便溏洩瀉等。
因“小腸主液”,故小腸分清別濁功能失常不僅影響大便,而且也影響小便,表現為小便短少。所以洩瀉初期常用“利小便即所以實大便”的方法治療。
二、虛寒
所謂虛寒,是指體內陽氣不足,寒從內生,即“陽虛則外寒”之意。是由於機體陽氣不足,溫煦生化能力減弱,機體不得溫暖,而出現寒證的症狀,屬陽虛證的範圍。
一般來說,鑑別虛寒和實寒,主要是自疼痛性質與症狀這兩方面入手:
1、疼痛性質不同。實寒為劇烈疼痛拒按;虛寒為隱隱作痛喜揉喜按。
2、症狀不同。實寒是寒氣侵犯人體區域性引起的疾病,除了區域性冷痛外,沒有全身症狀。虛寒則兼有各臟腑功能的衰退,常有神疲乏力,精神不振,胃口不開,大便溏洩,精遺滑瀉等症狀。
三、小腸虛寒
陽虛不足,陰寒內盛,溫煦推動乏力,小腸氣機不暢,故腹痛綿綿,喜溫喜按,畏寒肢冷。
陽氣虛衰,小腸泌別清濁功能減弱,水溼下走腸間,則腸鳴腹瀉。
水液下滲膀胱,則小便頻數清長。
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緩弱,均為虛寒之徵。
所以,小腸虛寒的主要臨床症狀表現為腹痛綿綿,喜熱喜按,腸鳴,洩瀉,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小便頻數而清長,並伴有畏寒肢冷,舌質淡,苔薄白,脈緩弱等症。
小腸虛寒的調理方向宜溫通小腸。
應該注意些什麼?1、建立良好的生活飲食制度。堅持適度身體鍛鍊。保持精神愉快,飯前少用腦,吃飯要專心,飯後稍休息。
2、注意避免受涼,避免冷熱食物交替食用,以免損傷脾胃的功能情況。
3、本病主要是寒涼刺激過重導致的情況,平時注意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過食肥甘厚膩的食物,避免暴飲暴食,飲食有節,適當的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
※重要提示:
1、圖文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具體症狀還應辨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