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遜 腎內科主任醫師
不幸患上腎病的朋友,總希望徹底擺脫它,透過積極規範的用藥治療與科學管理,讓腎病儘快痊癒,各項檢查指標均達到正常範圍且以後永遠不反覆,這才算作是徹底擺脫腎病。然而,能達到各項檢查指標都正常且不再復發這一目標的腎臟疾病並不多,甚至可以說非常少。就算是絕大多數都可以治癒的急性腎小球腎炎與部分原發性腎病綜合徵,或許仍有部分化驗指標超出正常範圍,也或許有少部分腎病綜合徵患者出現病情復發。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誰都不敢說,治癒後的急性腎小球腎炎或原發性腎病綜合徵就全都真正擺脫了腎病,或許在某一天因某種誘因導致病情出現變化。
然而,在腎科醫生看來,能擺脫腎病固然好,腎友關注與重視的應該不僅如此,而是如何遠離慢性腎衰竭與尿毒症的問題。因此,就需要腎病朋友配合好腎病專科醫生做好如下這五件事。這樣的話,就算擺脫不了腎病,卻可以遠離慢性腎衰竭或尿毒症。
1.早點看醫生
發現患有腎病之後,早點看醫生肯定比遲遲不看醫生更有利於疾病早日康復。腎病多為慢性疾病,病情呈緩慢進展中,只是有的腎病進展速度較快,有的腎病進展速度較慢。進展較快與較慢,在短時間內腎友或許都覺察不出來。等到感覺有明顯異常時,或許病情已經到了較為嚴重階段。早點看醫生,就有希望逆轉、緩解、阻止或延緩腎病。就算擺脫不了腎病,至少可不讓其發展成慢性腎衰竭,更不能讓其進展為尿毒症。
2.有病別迴避
明明知道自己患有腎病,可有些腎友就是不願接受這一事實而刻意迴避它。自從發現自己患有腎病,原先配合好醫生的治療,檢查指標逐漸改善並感覺也好了一些之後再也不去醫院看醫生,害怕檢查指標再不好或還需要吃藥。因此,腎友乾脆不去醫院不去看醫生也不去化驗檢查。刻意迴避往往會付出高昂代價,當腎友某一天再出現不適感覺時,很可能已經變成了腎衰竭甚至尿毒症。當腎友正確面對時,就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發生嚴重後果。
3.堅持用對藥
腎病患者多需要用藥,用藥治療腎病需要在正規醫院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專業的事情就應該交給專業人員去做。對腎病患者制定治療方案、藥物的調整及減停藥物等都必須“用對藥”,同時還要堅持用藥,不能半途而廢。不管是糖皮質激素與免疫抑制劑治療腎病綜合徵與狼瘡性腎炎,還是沙坦或普利類藥物治療IgA腎病與慢性腎小球腎炎,都要選好藥物並堅持較長時間或長期服用。只有這樣,才能治好腎病或控制好病情,至少不讓其繼續發展或讓其發展速度慢一些再慢一些。
4.定期做檢查
在用藥期間、在減藥階段及完全停服之後,腎病患者都應該做到定期檢查。檢查包括與療效及副作用有關的專案,如尿蛋白定量、尿常規、尿蛋白分析、尿沉渣分析、血漿蛋白、血脂、腎功能、血電解質、各種抗體、腎小球濾過率或肌酐清除率、肝功能、血常規、免疫功能、血糖、血壓、血尿酸及腎臟彩超等。如上這些檢查並非每次都要做,而是應根據具體病情選擇檢查。或需每週檢查一次、或需每2周檢查一次、或需每1-3個月檢查一次,或需每半年或一年檢查一次,總之也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5.日常要健康
人們常說“三分治七分養”,說的是患病之後調養的重要性。患有腎病也是如此,治療很重要,調養同樣重要。當腎病經最初積極治療之後,進入鞏固階段及恢復期,日常調養將更加重要。這裡說的“調養”,指的是日常要健康,包括糾正不合理膳食與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等。高鹽、高蛋白與重口味飲食等都屬於不合理膳食,經常熬夜、過分勞累、抽菸喝酒與縱慾過度等都屬於不良生活方式,這都必須儘快糾正或改變。對於具體腎病患者來說,還會有特殊的飲食與生活方面的要求,需按照經治大夫的醫囑嚴格執行。這也是腎友避免腎衰竭與尿毒症的必然要求。
綜上所述,腎友做好如上這五件事,就算擺脫不了腎病,卻有希望遠離慢性腎衰竭或尿毒症,這也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