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一種說法:說話太多,耗氣傷陰。意思就是說話多了人容易耗氣,耗氣多了容易傷陰,時間久了還會出現氣血兩傷的情況。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提到:“多言則氣乏”,就是要求人們莫多言,宜少語,少語可使氣得以充養,反之則令氣耗散。
中醫認為,肺主氣,吸入則滿,撥出為虛,聲音的發出,有賴於氣的鼓動。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一句話耗一份氣,那麼說話多的人慢慢的就會氣虛,時間久了就會出現氣陰兩傷,產生疲勞乏力、氣短、自汗、食慾不振、失眠、五心煩熱、大便祕結等症狀,嚴重者很有可能導致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加重。
話多耗氣容易失眠
有些人在睡前如果說話太多則很容易失眠,這其實是耗氣導致的。一些經常需要講話的職業,如講師、醫生、話務員等更容易出現疲勞、乏力、口乾舌燥、頭暈等情況,這是由於說話多,氣血上衝,一直處於發散狀態,不能下沉,不能回收內斂造成的,所以在睡覺的時候雖然很容易入睡,但也總會出現多夢、睡不安穩的情況。
說話快又急,傷陰又上火
有些人性格比較急,聲音洪亮,看起來中氣十足,但說話太急太快容易耗氣傷陰,就會出現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乾、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等不適症狀。這是由於陰虛陽亢、肝火旺,火隨氣上,氣血上衝導致的。
氣虛的人,如果因為一些瑣事而喋喋不休,一直處於亢奮狀態,就更容易出現支氣管擴張、短暫性的高血壓、腦出血等不適。
補氣第一藥“黃芪”
古語有云“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黃芪是補氣第一藥,功效不遜於人蔘,實乃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胡適先生就是黃芪的忠實粉絲。
中年以後,胡適先生漸感疲憊不堪,力不從心,便常用黃芪泡水,代茶飲用。特別是在講課之前,他總要先呷幾口黃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講起話來聲如洪鐘,滔滔不絕。所以,需要經常說話的人,或喜歡說話的人可以常喝“黃芪”以補氣。
關於腫瘤的治療,中西醫認識不同,但目標相同。中醫從患者自身出發,改善患者身體內環境,啟用自身免疫力,防止腫瘤復發與轉移,實現帶瘤生存的終極目標。
#好好說話#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