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脂質代謝小分子在糖尿病合併心梗人群、糖尿病人群及對照人群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藥師劉麗宏,曾是位軍人。有時候,她覺得自己就像電影《風聲》中的地下黨員顧曉夢。為擊敗敵人,顧曉夢們不惜生命,傳遞、破譯著一份份情報。

為了幫助患者戰勝疾病,劉麗宏和同伴們,日復一日地忘我工作,努力“破譯”人體生物標誌物與疾病用藥之間的“密碼”,識別高危人群,發出精準用藥的“情報”。

藥學生:

一切因地震開始

地震,是劉麗宏職業生涯中的“關鍵詞”,走上學藥之路,就是因為一場地震。

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劉麗宏的家鄉河北滄州。當時她只有8歲,一家人擠在簡易的地震棚裡,餘震襲來,心驚肉跳。

更讓小麗宏害怕的是,她突然發現媽媽不見了,每天只有爺爺奶奶照顧他們兄妹4人。

直到很多天以後,小麗宏才第一次見到媽媽。原來,媽媽一直守在救助站裡,協助醫護人員日夜救治傷員。

媽媽說起護理過的一個孩子,紅了眼圈。地震中,這個孩子成了孤兒,其他親人都被埋在廢墟之中。小麗宏傷心地哭了,她為那個不幸的孩子難過,更為媽媽自豪,“媽媽在做一件很偉大的事!”自此開始,做一名醫生的夢想,在小麗宏的心中萌芽。

1986年,劉麗宏高考,她徵求了母親的意見,報考瀋陽藥科大學藥學專業。大學畢業,工作5年,她繼續求學,先後考入西安醫科大學(現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研究生、第四軍醫大學分子藥理學博士,軍事醫學科學院藥理學博士後。

2003年,劉麗宏博士後出站,進入第二炮兵總醫院(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藥劑科工作。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北川傷亡慘重。醫院立即派出救援團隊,劉麗宏負責為救援隊備足藥品物資。

很快,前方傳來訊息:連續數日的高強度救援,很多戰士體力不支。劉麗宏心急如焚,她立即帶領團隊通宵達旦地加班,組織生產此前與醫院中醫科合作研製的院內製劑——抗疲勞顆粒……72小時內,劉麗宏帶著第一批抗疲勞顆粒,趕赴災區。

劉麗宏駐紮在北川縣城外的一個營地裡,每天都要前往各個救援點巡診。

北川受災嚴重,公路幾乎全被破壞。劉麗宏坐在急救車裡,一路顛簸,雙腿常磕得青紫;入夜,連續降雨,餘震不斷,在劇烈的晃動中,劉麗宏一次又一次驚醒……

劉麗宏總是想起媽媽在震區救人的身影,這身影給了她咬牙堅持的勇氣和力量。兩個月,劉麗宏“三進”震區,與救援部隊一起圓滿完成抗震救災任務。

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劉麗宏再入震區。

當時,劉麗宏堅守在西寧市536醫院,很多傷員是骨折、壓迫傷,會大量用到抗生素和止痛藥,治療方案是否安全有效,劉麗宏等藥師作用關鍵。

一位患有腫瘤的藏族婦女,在地震中受了嚴重的壓迫傷,傷痛使她一直無法進食。“再這樣下去,她很可能堅持不到手術。”劉麗宏趕緊為患者制定了腸外營養治療方案,並配置了專門的營養液……很快,患者的身體狀況得到改善,劉麗宏鬆了一口氣。

一次次震中救援,不僅幫助劉麗宏快速積累了經驗,也使得她日後攻關的方向漸漸清晰。

總藥師:

第一個開門診

二炮總醫院在我國首次研究提出,根據藥物代謝酶基因型制訂中國人免疫抑制劑的個體化給藥方式,3名肝移植術後患者個體化用藥期間,既無任何排異反應,又避免了藥物毒性發生……

這一成果,來自劉麗宏領銜的藥師團隊。

此後,劉麗宏又聯合國內諸多知名移植中心,開展基於藥物基因組學制定中國腎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劑“他克莫司”的起始劑量研究,並應用於臨床。該研究結束了我國腎移植患者抗排異治療多年照搬國外說明書的用藥模式,大大縮短了免疫抑制劑達到目標濃度的時間,在降低排異反應的同時,減少了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為患者節約了治療費用。

劉麗宏的“精準用藥”探索,初見成效。

2012年3月,劉麗宏脫下軍裝,加盟北京朝陽醫院,擔任藥事部主任。同年9月,北京市醫療改革試點啟動,朝陽醫院作為首批試點單位,取消藥品加成。

藥品零加成,沒利潤,那醫院還需不需要藥房?需不需要藥師?

“當然需要,而且會更加需要。”劉麗宏敏銳地意識到,這是醫院藥師團隊轉型的機遇。

為推動合理用藥,促進醫院藥事管理更加規範化,朝陽醫院院長封國生提出設立總藥師崗位,參與醫院的經營管理與決策。劉麗宏擔當重任,成為全國(醫院)第一位總藥師。

總藥師制度下的藥師團隊,既是合理用藥的引領者,又是安全用藥的保障者,還要成為經濟效益的創造者。“可不是靠賣藥創造經濟效益,而要透過合理控費、精準用藥創造效益。”劉麗宏說。

在劉麗宏和同事們的努力下,朝陽醫院率先開設精準用藥門診,劉麗宏出診服務患者,這是全國第一個由藥學人員建立的門診。

有多種疾病的患者到醫院看病,在不同科室開不同的藥,不斷疊加,很少有人想到“藥吃得合不合適”。

在精準用藥門診,劉麗宏幫助患者做“減法”。門診為患者建立“藥歷”,利用基因組學技術識別藥物不良反應、判斷藥物劑量,幫助患者精準、合理用藥。

一天,一位年近七旬的患者掛了劉麗宏的號。他曾經中風並患有高血糖、高血脂,需要長期服藥。“多吃點兒藥,沒事,可我這身上一直癢,都好幾年了,特別受罪。”老人說,他也試過各種內服外用的抗過敏藥物,效果都不好。

經過仔細檢查,劉麗宏發現,老人面板過敏的元兇竟是他平時吃的一種中藥。她趕緊幫助老人停了中藥,很快,老人面板瘙癢的症狀消失了,而且沒再復發。

老人專程給劉麗宏送來錦旗,“感謝劉主任,讓我的生活重新幸福起來……”

一位85歲的老人,血壓高、血脂高,夜裡多夢,心情抑鬱。降壓藥、降脂藥、抗焦慮藥……她平時吃的藥有16種之多,效果還不見好。

老人無奈,來到精準用藥門診。綜合老人的情況,劉麗宏幫她調整用藥方案,減少降壓、降脂療效差的藥和部分中成藥,老人平時吃的藥減至7種。

吃的藥少了,老人的血壓、血脂竟降下來了。“多虧了您,我要好好努力,爭取跨‘九’,爭‘百’!”老人拉著劉麗宏的手,連連道謝。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2018年上半年精準用藥門診抽樣資料顯示,504名患者診後例均減少用藥0.5種,精簡藥物最多者由原來的23種減少到6種,門診精準用藥服務平均每月為患者節省了367.3元藥費。

如今,“總藥師制度”已被國家和北京市納入深化醫改整體方案,劉麗宏牽頭完成了《中國總藥師制度專家共識》。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包括北京在內的7個省市建立總藥師制度。

“AI藥師”:

把關處方,一切皆有可能

診療中,處方權基本都在醫生手中,但醫生每天要接診大量患者,問診時間有限,開出的處方也可能存在用藥風險。

能不能讓藥師提前給處方把關?忽視禁忌症或用藥過量等疑似“問題處方”,由藥師稽核、判斷,並與醫生交流,提出修改方案。

劉麗宏大膽設想的“處方前置稽核”方案,剛一提出就遭到質疑——

“醫生不可能接受藥師稽核處方。”

“醫院每天要開出上萬張處方,藥師稽核處方,一來二去,得耽誤多少時間?”

……

劉麗宏也不反駁,和團隊默默努力了兩年,“帶”出了一位“AI藥師”,將種種“不可能”變成“可能”。

“藥師只要足夠專業,拿出科學依據,就能讓醫生接受處方稽核!”劉麗宏說,為了幫助“AI藥師”更專業,稽核更快速,劉麗宏和同事們千方百計地為“AI藥師”創造學習機會。如今“AI藥師”已從“師父”們的臨床實踐中,學習到了藥品用法、用量、療程、適應症、禁忌症等30多萬條稽核規則。與此同時,劉麗宏和團隊反覆與醫院資訊中心以及外聘軟體工程師溝通、討論,不斷幫“AI藥師”提速……現在,只需0.2秒,“AI藥師”就可稽核完一張處方。

目前,朝陽醫院處方點評中不合格用藥處方率已降至0.01%,醫院藥佔比也從2012年的52%,降為29%左右,平均每年給醫院節約藥費2.64億元。

解碼發病機制:

既為精準,更為研發新藥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我與你面對面,你卻不認識我。

劉麗宏說解碼發病機制的研究,有時候就是這種感覺,如果不能預先找到正確的通路,那些有用的“生物標誌物”,就可能擦身而過。

天道酬勤,劉麗宏找對了方向。

每年,朝陽醫院要接診2000多位因心梗做支架的患者。劉麗宏發現,糖尿病合併心梗患者是普通人的3倍以上,其中不少糖尿病患者各項指標都正常,卻仍然進展為心梗……

“為什麼會這樣?”劉麗宏陷入沉思。

心梗,一般會認為是脂肪沉積造成血管病變、不穩定斑塊脫落後,隨血液流動,形成梗塞。新的發現讓劉麗宏覺得,肯定還有其他原因,“很可能有一些代謝途徑不同尋常,又或者是一些特定人群有遺傳特徵。”

劉麗宏帶著博士生,用代謝組學和基因組學的方法,追蹤心梗的發病機制。

兩年時間,劉麗宏課題組收集了上千例臨床樣本。他們將患者分為三組,一組患者既無糖尿病也無心梗,一組患者有10年以上糖尿病史但沒有心梗,還有一組患者糖尿病史10年以內且曾經罹患心梗。

三組患者分別採集靜脈血,再離心出血清,對比分析血清中的成分,尋找與糖尿病患者心梗發生密切相關的生物標誌物……

終於,劉麗宏“鎖定”3種血清脂質小分子生物標誌物,它們與糖尿病患者的心肌梗死密切相關。

這意味著,只需採集3毫升至4毫升靜脈血,找到生物標誌物,就可以將糖尿病患者中容易罹患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篩查”出來。

劉麗宏團隊發明的這項技術已申請了專利,他們還在進一步擴大樣本做驗證工作。“未來的目標,是在糖尿病患者的不同疾病階段,為其檢測生物標誌物的狀況,從而制定適合的治療方案。”劉麗宏說。這將使醫生變被動為主動,可預測並發現心梗的風險,有效干預糖尿病向心梗的進展。“很快,我們會進行成果轉化,製備篩查糖尿病合併心肌梗死臨床診斷的試劑盒,惠及更多患者。”

解碼生物標誌物,不僅可以精準用藥,還能讓老藥“翻新”。

有些藥效果不錯,但副作用難捱,患者總是在“吃”與“不吃”之間糾結。如果能從人體內找到一些特定的生物標誌物,就可以識別不適合某類藥物的患者,也可以為新藥找到最適合的患者。

北京市精準用藥研究與應用中心的成立,使劉麗宏對研發帶有生物標誌物的新藥更有信心。該中心聯手30餘家醫藥企業、三級醫院、藥物研究所等單位,搭建協同創新聯盟,提供開放、共享的科研平臺,推動並孵育創新技術的成果轉化。

“在這個‘醫藥創新的朋友圈’裡,大家可以根據各自的優勢,選擇最對的合作伙伴。”劉麗宏說,目前世界範圍內新藥臨床研究的成功率並不高,且任何藥物上市後都不能做到100%有效,有的降壓藥整體有效率才50%左右,有些抗腫瘤藥物的有效率甚至不足30%。劉麗宏期待著透過基因組學、代謝組學技術,破解更多疾病發病機制的“密碼”,讓更多新藥帶著“生物標誌物”上市,準確匹配患者,提高療效。

電影《風聲》最後,顧曉夢用摩爾斯密碼在旗袍中留下了對信仰的忠誠。

日復一日的研究中,一份份對比記錄,也寫著劉麗宏的夢想——“找到更好的用藥方案,讓患者的生活更有質量。”

7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老了也有馬甲線身材:49歲美國女星,身材像29歲,離不開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