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食物有哪些治療作用?

食物和藥物一樣,都有治療疾病的作用,所不同的是食物每天都要吃,而藥則不然。所以歷代醫家都認為藥療不如食療方便快捷。

一、飲食在臨床中的治療作用有三方面

1、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所有的疾病都會增加人體組織的消耗,尤其是一些慢性病,如結核、腫瘤等消耗性疾病更是如此。結核所致的長期低熱,腫瘤後期的癌性發熱,均可增加機體的消耗。平均體溫每升高1度,基礎代謝率就會增高13%。眾所周知,營養缺乏可導致人體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疾病,而疾病使機體的免疫功能進一步遭受損失。如此惡性迴圈導致機體的免疫能力下降,不利於疾病的治療。因此,患者必須及時補充能量以及必需的營養素,以增強抗病能力,促進早日康復。

2、調節營養素不足

有些疾病和併發症的發生,與營養素有著直接、密切的關係。通過調整飲食,採用增加或減少熱能及某些營養素的供給達到治療目的。如因缺乏蛋白質引起的水腫,可通過調節飲食,進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的目的。又如因維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小兒佝僂病,成年人的骨質軟化症,都可以通過進食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蛋黃、奶油、鮭魚、鯖魚)來達到預防和治療的目的。

3、促進組織代謝的修復

營養物質的新陳代謝是生命活動的基礎。一種或幾種營養物質長期代謝異常,必將導致全身代謝的紊亂。因此,必須通過飲食,合理攝入一定的營養物質,以保證機體代謝的平衡。如糖尿病是糖代謝異常而導致的一種疾病,因此,必須控制飲食,尤其要控制飲食中糖類的攝入。目前對於糖尿病的治療,控制飲食已經成為治療和康復的首要因素。

二、飲食的治療作用由三方面來體現

1、補

指補養臟腑。中醫把因人體組織器官和整體功能低下導致的疾病狀態稱為正氣虛,屬於虛證。五臟均可虧損,可有心虛、肺虛、脾虛、腎虛、肝虛。中醫提倡用血肉有情之品來補養身體,扶正以補虛。如產後體虛、血虧,可多食雞湯、當歸生薑羊肉湯、胎盤粉等。豬骨髓可以補腦益智。米麵果菜也具有補益臟腑的作用,如久病脾虛用陳倉米熬粥食用。銀耳益氣生津,可以治療脾肺兩虛。黑芝麻可以補血烏髮等。

2、瀉

指瀉實祛邪。中醫把由外邪侵襲人體,或內臟功能紊亂和亢進所導致的疾病稱為實,也就是邪氣實。治療此類疾病應該祛邪定髒。如山楂消食積,多用於肉食積滯。藕汁清熱涼血,治療熱病之血、衄血。赤小豆解毒消腫,用於瘡癰、腫毒、痄腮等,瘡癰、腫毒可用赤小豆以蛋清和蜂蜜調外敷,痄腮用赤小豆搗爛外敷。

3、調

也就是調整陰陽。陰平陽祕是人體正常狀態,即陰陽協調。飲食具有維持陰陽調和的作用,並且可以利用食物的性味調節陰陽失調所致的疾病。調整陰陽,可以有撫陽擬陰、育陰潛陽、陰陽雙補等多種方法。如羊肉、狗肉、羊乳、雀肉、鱔魚多屬於溫性,可以補益陽氣,陽虛之人多食有益。而牛奶、甲魚、銀耳、蛋黃、葡萄多屬於涼性或平性,具有滋陰生津作用,陰虛之人適宜食用。山藥、蓮子等甘淡之品,陰陽雙調,更利於調理陰陽。

食物能調整全身功能,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和適應能力,調整陰陽,糾正機體之盛衰,恢復臟腑功能的協調,從而預防和治療疾病。

三、食物中添加藥物可增強食療作用

食療,顧名思義,就是僅僅通過飲食治療疾病,而在食物中添加藥物就成了藥膳,治療效果會更佳。人們常常把食療和藥膳相混淆。嚴格地說,食療與藥膳之間有著細微的區別。食療主要通過食物達到治療目的。藥膳則是藥物與食物相配合應用,選擇有針對性的藥物,與常規食物一同烹製,作為常規食物食用,其中的治療作用由藥膳的藥物來完成。不過,藥物與食物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中國素有藥食同源之說,因為很多食物本身也具有很明顯的治療作用,而一些藥物的藥性相對平緩,對身體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可以象食物一樣長期服食,因此,藥膳會更加顯示出其獨特的治療優勢。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純天然"安眠藥"在身邊,每天吃點,降肝火助睡眠,醫生都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