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體十大補氣穴位
1
脾俞穴
歸經:足太陽膀胱經
位置:人體的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指寬處
作用:外散脾臟溼熱之氣
2
足三裡
歸經:足陽明胃經
位置:在小腿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外開一橫指(中指)
作用: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溼、扶正祛邪、健脾和胃、祛病延年
3
膻中
歸經:任脈
位置:位於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作用:集心包經氣血,可以緩解氣滯、氣逆之心肺胃病、乳病
4
關元
歸經:任脈
位置:在下腹部,肚臍直下3寸
作用:補攝下焦元氣,扶助機體元陰元陽
5
氣海
歸經:任脈
位置:前正中線上,臍中下1.5寸
作用:溫陽益氣、化溼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
6
湧泉
歸經:足少明腎經
位置: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笫2、 第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作用:益精補腎、滋養五臟六腑
7
太溪
歸經:足少陰腎經
位置: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作用: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理胞宮
8
百會
歸經:督脈
位置: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作用:醒腦開竅、安神定志、昇陽舉陷、通督定癇
9
肺俞
歸經:足太陽膀胱經
位置:在背部,笫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作用:調補肺氣、補虛清熱
10
懸鐘
歸經:足少陽膽經
位置:位於小腿外側,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
作用:洩膽火、淸髓熱、舒筋脈,平肝息風,舒肝益腎
二、10大特效穴位的功能1
足三裡功能
一是扶正培元,強脾健胃;
二是促進新陳代謝,強壯肌體;
三是提高內分泌系統功能,增強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裡,對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血液系統、迴圈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的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尤其對消化系統的疾病、功效更
為明顯。
主治:
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胃痙攣、消化不良、肝炎;神經衰弱、癲癇、失眠、頭痛、貧血、偏癱、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
冠心病;糖尿病、遺尿症;陽痿、早洩、遺精、月經不調、月經過多;傷風感冒;膝關節炎、下肢關節炎等疾病。
2
關元穴功能
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腎壯陽,補腎壯陽,調經固衝,清熱利溼,此穴有培腎固本,調氣回陽,主生殖,主元氣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
三是補虛固本。此穴能增強生殖系統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諸虛百損,壯一身之氣。
主治:
陽痿、早洩、遺精、月經不調、宮頸糜爛、子宮脫垂、盆腔炎、不孕症、遺尿、尿閉、尿失禁、膀胱炎、腎炎、尿道炎、陰溼疹;痢疾、疝氣、脫肛、高血壓、糖尿病;健忘、神經衰弱;虛脫、身體虛弱。
3
中脘穴功能
一是能調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滯。此穴有調胃和中、補虛益氣、納谷化溼,降逆止嘔之功效。
主治:
胃痙攣、胃潰瘍、胃下垂、胃脹滿、消化不良、嘔吐、口臭、腸炎、十二指腸潰瘍、痢疾、闌尾炎、便祕、肝炎、膽囊炎、黃疸、高血壓、心絞痛、中暑、癲癇、癔病、神經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宮脫垂、月經不調。最主要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更是治療各種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
內關穴功能
一是能理氣活血;
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
心絞痛、心肌炎、風溼性心臟病、心動過緩、心律不齊;休克、昏迷、暈厥、暈車、失眠、癔病、癲癇、精神病。
胃病、胃痙攣、嘔吐、呃逆;膈肌痙攣、妊娠惡阻、低血壓、無脈症等。對各種心臟病、各種精神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療效較好。
5
合谷穴功能
一是能清熱解表;
二是能疏筋散風,通降腸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熱鎮痛。
主治:
感冒、咳嗽、頭痛、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痺、癲癇、精神分裂症;腸炎、痢疾、痔瘡、小兒脫肛、牙痛、鼻炎、鼻出血。
扁桃腺炎、結膜炎、耳聾、急性肩風溼、五指痙攣、難產、麻疹、多汗、失語症等。尤其對感冒後引起的頭痛治療效果更佳。
6
湧泉穴功能
一是清腦醒神,
二是安神定志,
三是清熱散風。
對此穴位經常拔罐,可以導引腎經虛火及上焦濁氣下行,並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壓,可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有助於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腫的作用。
主治:
休克、昏迷、眩暈、中暑、健忘、頭痛、三叉神經痛;癲癇、癔病、精神病、小兒驚風;腦出血、功能性癱瘓、功能性失語、面部痙攣、高血壓、心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黃疸、胃痛、水腫、陽痿、腰痛、膝關節痛、胸痛、視力減退、麻疹、疝氣等。
7
陽陵泉功能
一是通筋活絡;
二是疏經利節;
三是清熱利膽。
主治:
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關節炎、踝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腓神經麻痺、脈管炎、類風溼、腰痛等病。
也是治療肝膽疾病的要穴,對肝炎、膽囊炎、黃膽的治理作用也較好。同時還對高血壓、癲癇、遺尿、腳氣等病有治療作用。
8
風池穴功能
一是清心明目;
二是清熱散風;
三是通竅活絡。
主治:
腦血栓、腦震盪、腦膜炎、健忘、癲癇、精神病、偏正頭痛,失眠、眩暈、甲狀腺機能亢進,落枕、青光眼、夜盲症、視神經炎、視網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壓、耳鳴、瘧疾、耳聾等。
9
殷門穴功能
一是通經活絡;
二是疏通筋脈。
主治:
腰痛、坐骨神經痛、腰間盤突出,下肢肌肉風溼症,癱瘓。
10
命門穴功能
一是補腎調經;
二是理腸固脫。
位置: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
主治:
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痛經、遺尿、腰痛、頭痛、耳鳴、痔瘡、便祕。
三:朗朗上口的經絡穴位歌,太全了1、降壓歌
高血壓病不可怕,三個穴位搞定它;
太溪太沖加曲池,每穴不少二百下。
堅持按摩兩月餘,終生拋棄降壓藥。
若添杞菊地黃丸,降壓明目祛肝火。
2、感冒歌
感冒發燒司空見,吃藥打針家常飯;
肺俞拔罐按風池,降服感冒彈指間。
3、耳鳴歌
兩耳嗡嗡聽力降,肝火腎虛兩堵牆;
太沖行間和聽會,三穴聯撲肝火旺。
若因腎虛耳鳴響,太溪耳門威力強;
堅持按揉六七天,腎氣充盈消症狀。
4、哮喘歌
哮喘本是外邪侵,好發三夏與冬春;
預防為主抓關鍵,補氣防感防過敏。
哮喘痛苦在復發,治本重在補氣血;
刺激合谷和肺俞,補足氣血哮喘傻。
冬春哮喘由風寒,注重溫陽即了然;
艾灸關元足三裡,脾俞拔罐太溪按。
夏季哮喘因暑溼,按揉合谷足三裡;
肺俞印堂陰陵泉,按摩一季哮喘離。
5、心絞痛歌
老年最怕心絞痛,稍有不慎就喪命;
電話呼救很必要,按摩郄門奏神功。
6、排毒歌
人體排毒膀胱經,殷門委中要暢通。
堅持按摩促宣洩,毒素排出一身輕。
7、舒肝排氣歌
鬱悶焦慮莫擔心,太沖行間為功深。
每晚按摩五分鐘,沖天怒氣不傷身。
8、減肥歌
心腦肝膽糖尿病,肥胖開路是先鋒;
人身自有減肥藥,別聽廣告瞎折騰。
中脘天樞兩穴位,飯後按摩三分鐘。
睡後起前勤摩腹,腰身苗條賽明星。
惹上肥胖莫心耽,穴位刺激功效顯;
吃點自制二陳散,療效鞏固不反彈。
9、糖尿病歌
得了糖尿不可怕,雲苓泡水當茶喝;
再配四個天敵穴,消渴頑症定能克。
上消燥熱傷肺腑,口渴多飲小便多;
按摩魚際和太溪,胰俞拔罐十分鐘。
中消胃燥津液傷,口渴尿多便祕常;
調理中消補胃陰,胰俞內廷太溪強。
祛除熱邪內廷功,一天兩次按摩通;
上午起就未經旺,迎頭痛擊效最明。
10、頸椎歌
何因導致頸椎痛? 骨骼肌肉不平衡;
刺激風府手三裡,一朝疼痛無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