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是血液在動脈血管中流動時的血流動力和血管本身的阻力之間產生的壓力,即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壁的壓力。就像水管裡流動的水會對水管壁產生壓力那樣,血液在血管裡流動也會產生壓力。水能在水管裡流動,是因為有水塔、水泵等產生壓力差的裝置,而血液在血管中流動也需要動力,而這個動力來自心臟、血管自身交替進行的收縮和舒張。心臟收縮期間,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會達到最高,即臨床所稱的收縮壓(SBP),俗稱高壓;心臟舒張期間,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會降到最低,即臨床所稱的舒張壓(DBP),俗稱低壓。
正常血壓指收縮壓不超過120mmHg和舒張壓不超過80mmHg,正常高值指收縮壓保持在120~139mmHg和(或)舒張壓保持在80~89mmHg。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高血壓的症狀因人而異。早期患者可能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僅僅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後發生血壓升高,並在休息後恢復正常。隨著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加重和病程延長,血壓明顯地持續升高,逐漸會出現以下各種症狀。
(1)頭痛、頭脹部位多在後腦,伴有噁心、嘔吐感,有人則表現為頸項扳緊。
(2)眩暈、視物旋轉在女性患者中出現較多,當突然蹲下或起立時更易出現。
(3)耳鳴雙側耳鳴,持續時間較長。
(4)心悸氣短高血壓會導致心肌肥厚、心臟擴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出現心慌氣短、氣急、胸悶、心悸等胸部不適症狀。
(5)失眠入睡困難、早醒、睡眠不踏實、易做噩夢、易驚醒,導致記憶力減退,與大腦皮質功能紊亂及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6)肢體麻木常見手指、腳趾麻木或面板如蟻行感,手指不靈活。身體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現麻木,還可能感覺異常,甚至半身不遂。
(7)其他隨著病情進展,有些患者表現為多尿、夜尿增多、浮腫、腰部痠痛等,極少數人可能出現肩部痠痛,全身乏力,緊張時出汗,不同部位的出血(包括鼻出血、結膜下出血、月經過多等)。
由於高血壓發病隱匿,發展緩慢,血壓逐漸升高,患者在慢慢耐受中並不一定出現症狀,而有症狀者不一定都患有高血壓,且症狀不具普遍、典型性,容易受到福斯忽視。
哪些人群容易患高血壓?高血壓起病隱匿,是一種“無形殺手”,致殘、致死率高,對人類健康危害很大。在患高血壓的人群中,不僅有老人,而且有挺著“將軍肚”的中青年人,甚至還有年齡更小的“小胖墩”。現在,患高血壓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趨向年輕化。
有多種因素導致高血壓的發病,因此,高血壓也被稱為多因素疾病。有些人平時儘管很注意飲食和鍛鍊,但高血壓還是會“光顧”他們,而有些人並非如此卻遠離高血壓。常聽有人說:“我比你吃得少,人卻比你胖,血壓又高。”而對方這樣回答:“我吃不胖,沒高血壓,兄弟姐妹血壓都正常。”
很顯然,肥胖、遺傳是患高血壓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血壓治療的主要方式有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此外還有手術、介入等其他治療方式。
1)非藥物治療
(1)飲食治療:飲食治療的主要措施是改善飲食結構。適度吃蔬菜、水果和薯類;常吃奶類;少鈉鹽,戒菸限酒;食物多樣化,吃飯八分飽;注意飲食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
(2)運動治療:在合理飲食的同時,高血壓患者應經常參加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以促進熱量的消耗,減少多餘的脂肪,改善脂類、糖類代謝,控制體重,增強體質。有氧運動被視為高血壓患者較為適宜的運動方式,如游泳、慢跑、快走、打乒乓等。
需要指出的是,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最好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因為高血壓患者的運動不同於正常人的身體鍛鍊,一旦過量會有健康風險。嚴重高血壓患者病情未控制者暫時不宜運動;病情已穩定者,須嚴格控制運動量;自我感覺不好者,不適宜運動。應避免在惡劣的天氣下運動,運動後避免情緒緊張,勿飽餐,運動後避免馬上洗熱水澡,以免血管擴張,導致心臟供血減少。高血壓患者尤其不宜在寒冷的早晨鍛鍊,以避免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
多吃含月麻亞酸的植物油,月麻亞酸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能起到擴張血管,促進血管流動的作用,同時結合植物甾醇起到雙重降血脂,溶血栓的作用。
血脂是影響血壓的一個重要因素,而血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與血壓之間又存在著正相關,即血壓較高者趨向於有較高的膽固醇水平。經過藥物治療,可降低血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使動脈功能恢復,血壓也可得到降低。所以,日常可以多通過控制血脂來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