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社群經常組織大腸癌篩查的意義?哪些人需要篩查及篩查方法?

大腸癌篩查的意義何在?

1、大腸癌的篩查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絕大多數大腸癌都是由大腸息肉演變而來,透過結腸鏡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大腸息肉並予以切除,從而阻止它們變成大腸癌,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

2.大腸癌的篩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大腸癌。大腸癌早期沒有任何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早期行結腸鏡檢查進行篩查是早期發現大腸癌的重要途徑。

3、大腸癌的篩查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病死率。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大腸癌發病率在我國所有惡性腫瘤中位於第三位,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大腸癌的發病率躍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大量研究結果顯示,各期大腸癌患者可以存活5年的機率分別是:Ⅰ期95%,Ⅱ期80%,Ⅲ期50%~60%。令人遺憾的是,確診時早期大腸癌只佔全部患者的5%,而60%~70%的大腸癌在被發現時已是Ⅱ期或晚期了,手術後的複發率高達30%以上。結腸鏡篩查可以早期發現大腸癌,從而降低病死率,延長生存時間。

哪些人需要篩查?

1. 年齡大於50歲的人群。

2. 既往有大腸息肉、大腸癌、血吸蟲病、克羅恩病或潰瘍性結腸炎等病史者。

3. 家族成員中有大腸息肉和大腸癌病史者。

4. 長期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和長期酗酒者。

5. 有大腸癌的可疑表現者:有便血、黑便或長期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者;大便有粘液、膿血者;大便次數多、不成形或腹瀉者;近期出現的排便困難或者大便不規律者;大便變細變形者;長期腹痛、腹脹者;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消瘦者;不明原因的貧血者;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塊者;不明原因的CEA升高者;長期便秘久治不愈者;慢性結腸炎久治不愈者。

一般人群的篩查方案:

根據美國NCCN釋出的大腸癌篩查指南,一般人群的篩查方案有以下幾種:(1) 50歲以上人群每年檢查1次糞便隱血,陽性者行結腸鏡檢查。(2) 每5年做1次乙狀結腸鏡(長度至少大於60cm)。(3)每10年做1次全結腸鏡檢查。(4)每5年做一次CT模擬結腸鏡。(5)每年查1次糞便隱血+每5年做1次乙狀結腸鏡。以上五種篩查方案任選一種就可以了,目前還沒有證據表面哪一種篩查方案優於其它方案。如果全結腸鏡檢查未能完成全部大腸的檢查或者腸道準備不好,則需要重新複查全結腸鏡檢查或者採取其它的檢查方法。

在美國,一次全結腸鏡檢查平均需要花費3000美金,價格非常昂貴,而乙狀結腸鏡則相對便宜很多,所以推薦行乙狀結腸鏡檢查。而我國行一次全結腸鏡檢查僅需300元人民幣。所以,我國很少做乙狀結腸經檢查,通常是直接做全結腸鏡檢查。全結腸鏡篩查的頻率也高於美國,一般推薦50歲以上的人群每3-5年行1次全結腸鏡檢查。

高危人群的篩查:

1. 一級親屬患大腸癌史者:直系親屬中60歲前患過大腸腺瘤或55歲前患過大腸癌者,每1~2年需行結腸鏡檢查1次。

2.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家族成員:應每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一旦有多發息肉應預防性切除全結腸+直腸。

3. 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癌(HNPCC)家族成員:應從20歲開始隨訪,每1~2年行全結腸鏡檢查1次,40歲以後每年檢查1次。觀察結果表明,從20歲開始患大腸癌的危險性增加,而且小腺瘤可很快發展為癌。

4. 既往大腸息肉(腺瘤性息肉)者。結腸鏡檢查如發現多發腺瘤或1個>1cm的腺瘤,應內鏡下切除,並且每1~3年複查一次全結腸鏡。任何大小的息肉均可癌變,息肉越大癌變的危險性越高,而與形態無明顯相關,大量的臨床、病理及流行病學資料表明腺瘤的癌變率為1.4%~9.4%,多數大腸癌是由腺瘤癌變而來,整個癌變過程需10年左右。

5. 曾患大腸癌者。術後第1年進行1次全結腸鏡檢查;如正常,3年後再複查;再次複查仍正常者,可每5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任何一次全結腸鏡檢查發現大腸腺瘤,則應按腺瘤進行監視檢查。

6. 炎症性腸病(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多年不愈、病變範圍較廣的潰瘍性結腸炎,應在患病8年後,每1~2年檢查一次全結腸鏡;如病變僅累及左半結腸,可以在患病15年後進行監視檢查。

由於大腸癌高危人群患病危險更高,對這一人群直接採用全結腸鏡普查。

大腸癌篩查的方法有哪些?

1. 糞便潛血試驗:大便隱血試驗是在顯微鏡下檢驗糞便中的血,利用與血液中的攜氧蛋白—血紅蛋白的酶促反應,在檢驗糞便中是否有出血。因為大腸癌較正常結腸粘膜更容易出血,只是通常不被注意。大腸癌的出血可能是間歇性的,因此一次糞便隱血檢查並不能確認腸道里沒有出血。研究表明,僅有50%的大腸癌和30%大腸息肉糞便隱血試驗陽性。如果反覆數次檢測,其陽性率就會明顯提高。糞便潛血試驗是一個很好的篩選試驗,價廉,易操作。大便隱血試驗的假陽性率也較高。例如痔瘡、胃潰瘍、小腸出血都可能會導致假陽性,因而糞便潛血試驗的準確性不是非常高,如果發現糞便隱血試驗陽性者需要進一步進行全結腸鏡檢查以便排除大腸癌。

2. 結腸鏡檢查:是目前公認的篩查大腸癌的最好方法。可在直接觀察病變形態、位置,不僅可以早期發現大腸癌,並且可以取活檢行病理檢查,明確病變的性質。還可以發現大腸癌的癌前病變――大腸息肉,並且可以在結腸鏡下切除息肉。但是價格較貴,而且有一定的痛苦,患者的耐受性較差。目前無痛結腸鏡檢查的推出則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3. 其他篩查方法:

1) 結腸氣鋇雙重造影檢查:可發現充盈缺損、腸腔狹窄、粘膜皺襞破壞等徵象,顯示癌腫部位和範圍。對結腸鏡檢查腸腔狹窄等原因未能繼續進鏡者,對結腸鏡未及腸段的檢查尤為重要(圖31-1)。

2) CT模擬結腸鏡:該方法對直徑大於10mm的大腸癌的檢出率和結腸鏡檢查相似,但是對於早期大腸癌和大腸息肉的檢出率較低,漏診率高。

3) 直腸指診:據資料表明,中國人直腸癌75%以上為低位直腸癌,能在直腸指檢時觸及。因此凡老年人體檢時,應將直腸指檢列為常規,遇病人有便血、大便習慣改變,大便變形等症狀,也應行直腸指檢。

4) 腫瘤標記物(CEA、CA199):大約有20-40%的大腸癌患者伴有血CEA或CA199的升高,在大部分早期大腸癌中不升高。而且該檢測專案價格較高,難以在基層醫院開展,所以並未廣泛應用於大腸癌的篩查。

圖31-1:結腸氣鋇雙重造影檢查。

6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30+寶媽的輕食餐,走紅朋友圈,網友:真自律,這麼吃想胖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