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為明代針灸學家楊繼洲所著,該書彙集了明代之前重要的針灸各家論述,並結合其個人所創,是針灸學歷史上承上啟下的經典之作,為後世針灸醫學打造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本文作者在近幾年的臨床實踐中遇到不少抑鬱症患者,以情緒不穩、興趣低落、精神疲憊和思維遲鈍及行動遲緩為特點,常伴有睡眠障礙、消化功能減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不適表現,甚者有自殘自殺傾向,對其家屬也造成沉重的精神負擔。現根據《針灸大成》中有關對心煩易怒、恍惚健忘、悲愁不樂治療的記載,對調神穴位的應用作初步的總結.以期共同探討。
1心煩易怒
《針灸大成》中記載的有關治療心煩易怒的穴位有35個,分別是手太陰肺經的少商、魚際、尺澤,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陽溪,手少陰心經的神門,手太陽小腸經的少澤、腕骨,手厥陰心包經的勞宮、大陵,足陽明胃經的太乙、足三里、解溪、陷谷,足太陰脾經的公孫、太白、商丘,足厥陰肝經的行間,足少陽膽經的足竅陰、懸釐、完骨,足少陰腎經的湧泉、太溪、復溜、築賓、幽門,足太陽膀胱經的曲差、心俞、肝俞、至陰,任脈的玉堂、巨闕,督脈的百會、身柱、齦交穴。以上穴位中神門穴出現的頻率最高,分別記載於《考正穴法》、《脾胃門》、《瘧疾)、《刺瘧論》中,十四經中又以腎經的穴位數佔比例最高,共5個穴位,佔1/7,充分說明《大成》重視心煩與心、腎兩髒的關係。
臨床中常見中老年女性出現心煩躁擾,少寐多夢,伴有手足心熱,頭暈耳嗚,腰膝痠軟,便秘溲赤,舌紅少苔.脈象弦細,多因心腎陰虛,陰虛生內熱,虛火上炎所致。故除了取心經的原穴神門穴,鎮靜安神,寧心通絡,疏解情緒之外,還要配合腎經的湧泉、太溪。湧泉穴位於人體最底端,可引虛火下行,故《治症總要>記載湧泉治療“心煩熱,頭目昏沉”;太溪為腎經原穴,亦可滋補腎陰,交通心腎,引火歸元。《考正穴法>中記載復溜、築賓兩穴善治療“善怒多言”、。癲疾狂易,妄言怒罵”,多屬狂病中心腎失調之證,需滋陰潛陽,交通心腎,復溜為經穴,五行屬金,為腎經的母穴,為補腎要穴,有滋陰潤燥之功;築賓為陰維脈之郄穴,是陰維脈脈氣深聚之處.而陰維脈維繫一身之陰脈,故可以補一身之陰;兩穴配合神門可安神定志,交通心腎治療癲狂。在《十二經脈歌》篇中手少陰的病候中並沒有出現“煩心”的症候。而是出現在手厥陰“是主脈所生病者”中,這是因為“心為君主之官”,心包在外代其受邪,大陵為心包經的原穴,故《考正穴法>中記載大陵可主治“善笑不休,煩心”、“喜悲泣驚恐”、“狂言不樂”等神志疾患,勞宮為滎穴。“滎主身熱”,故可清心瀉火而奏效,可見心火亢盛是心煩易怒的重要病機之一,心火常下移於小腸,瀉小腸經之井穴少澤,原穴腕骨可瀉心經之熱。臨床中不乏心肝火旺之人,多因情志不遂,鬱而化熱,上擾心神所致,取肝經之滎穴行間,膽經之井穴足竅陰,清瀉肝膽鬱熱,可解鬱安神。可以治療心煩易怒的胃經穴位有4個,脾經、肺經、督脈穴位分別有3個,說明脾胃與“心煩易怒”的關係僅次於心腎。這是由於足陽明經別“上通於心”,而足太陰脾經“上膈,注心中”,所以“煩心”為“是主脾所生病”之·。《素問·刺熱》日:“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刺足太陰、陽明”,提示可以用脾胃經的穴位治療因脾胃積熱、痰火擾心所致的情緒不寧。督脈“總督諸陽”,為“陽脈之海”,上頭會於腦,腦為“元神之府”,故督脈穴位長於治療神志疾患,身柱位於三椎之下,主治“癲病狂走,怒欲殺人,身熱,妄言見鬼”,百會位於頭部巔頂,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主治“心煩悶,驚悸健忘,忘前失後,心神恍惚”,齦交為任、督、足陽明之會,主治“面赤心煩”,皆以瀉陽熱之有餘而收效。《考正穴法》中記載手太陰肺經的尺澤、魚際、少商分別主治“心煩悶”、“心煩少氣”、“煩心善噦”,手陽明大腸經的陽溪、合谷主治“熱病煩心”,手太陰、陽明經脈循行與心並無聯絡,但“煩心”為“是主肺所生病”,概緣於肺、大腸屬金,金水相生,肺為腎之母穴,根據“補母瀉子”的原則,取肺經原穴可滋腎陰;另因心肝火旺。常伴見木火刑金之症,少商為井穴,不僅可以激發肺經經氣,亦可順勢利導,引邪外出而諸症自消。可見,心煩易怒與心關係最為密切,其次與腎、胃、脾、肝膽有關,而主治穴位以心包、腎經、胃經、脾經、督脈穴位最多,病機有虛有實,虛以心腎不交為多,實以心肝火旺、脾胃積熱、痰火擾心、陽熱盛極多見。
2恍惚健忘
恍惚健忘是指記憶力減退,遇事善忘的一種病症。歷代醫家認為多與心脾腎虛損,氣血不足有關,亦有因氣血逆亂,痰濁上擾所致。《針灸大成》中記載治療恍惚健忘的穴位有16個,按所佔穴位數多少順序依次為心經4個(神門、少衝、通裡、少海),膀胱經4個(絡卻、心俞、膏肓俞、通谷),督脈3個(神道、陶道、百會),腎經1個(幽門),膽經1個(聽會),三焦經1個(天井),肺經1個(列缺),任脈1個(巨闕)。
首先,心血不足是恍惚健忘的首要原因。思慮過度,暗耗心血,心血不足,心無所養,則意舍不清,心神不寧,使人健忘。背俞穴為五臟六腑之氣輸注於背腰部的腧穴,最能反映五臟六腑的虛實盛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病治陽”,腰背部位於人身陽位,因此背俞穴尤擅於治療五臟疾患,用心俞、膏肓俞可補益心血,取心經的合穴“少海”是因“滎俞治外經,合治內府”,配合心經原穴神門,可以益心安神。陰血不足,則陽熱偏亢,熱邪擾心,也致神志恍惚,配合心經經穴少衝,可以清心安神,配合心經絡穴通裡,可以寧心通絡
安神。
其次,腎虛腦髓空虛是恍惚健忘的重要原因。臨床常見中老年人或者長期用腦,精力透支,精神疲憊之人,記憶力下降,神志恍惚,伴失眠、五心煩熱,由於腎主精髓,思慮過度,精虧髓減,腦失所養,或年高神衰,皆能令人健忘。督脈“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腦”,面“腦為髓海”,取督脈的神道、陶道、百會可補益腦髓,並用腎經幽門,健腦強心。
最後,《針灸大成》中記載治療恍惚健忘的穴位處方有三處,分別是《心脾胃門》(心恍惚:天井、巨闕、心俞),<八脈圖並治症穴>(健忘易失,言語不紀:心俞、通裡、少衝)及《治症總要》(健忘失記:列缺、心俞、神門、少海),以心經穴位為多。可見恍惚健忘與心關係最為密切,病機多為心血不足、腦髓空虛,治療重在補益心血,安神定志。
3悲愁不樂
悲愁不樂多是由於肝失條達,氣機鬱滯,或者心失所養所致的情志不舒,臨床中常伴有胸部滿悶,脅肋脹痛,或易哭易怒等表現,可見於婦女髒躁、鬱病等症。《針灸大成》中記載治療悲愁不樂的穴位有29處之多,對調節情緒的重視可見一斑。29個穴中屬手少陰心經及手太陽小腸經的經穴有8個(極泉、靈道、通裡、神門、少府、少衝,支正、後溪),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穴5個(大敦、蠡溝,輒筋、日月、聽會),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穴5個(解溪,商丘、漏谷、大橫、公孫),手厥陰心包經及手少陽三焦經穴3個(大陵、勞宮,天井),足少陰腎經穴、足太陽膀胱經穴4個(湧泉、大鐘、照海,心俞),督脈穴2個(神道、陶道),手太陰肺經穴2’個(尺澤、魚際)。
首先,心血不足、心氣不足是悲愁不樂的首要原因。《靈樞·本神》言“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故治療以心經穴為主,配合小腸經、心包經穴調神定志,疏憂解鬱。而臨床常見心失所養,多是由於思慮傷脾,脾失健運,氣血生化無源所致,因此要健運脾胃,使氣血化生,心得所養,而達養心安神,疏解悲憂之效。
其次,肝膽氣機不利也是悲愁不樂的重要原因。肝主疏洩,膽主決斷,肝膽為人身氣機的樞紐,《內經》雲“凡十一髒,皆取決膽也”,因此肝失條達,失於疏洩,氣機不暢,肝氣鬱結而悶悶不樂。取肝經井穴大敦,激發肝經氣血,絡穴蠡溝,通絡寧心,膽經募穴日月,“募治內府”,共同疏利氣機。
最後,心腎不交,神氣不足等也是悲愁不樂的原因,因此用心經穴位配合腎經井穴、絡穴交通心腎,督脈神道、陶道舒暢神氣通行的道路,補益神氣而悅神
明。肺在志為悲,以肺經滎穴魚際,合穴尺澤解除悲憂之志。
綜上所述,《針灸大成》中記載的調神穴位分佈於多條經脈,其中與督脈、心經、腎經及膀胱經關係較為密切。手少陰屬於心,心藏神、主神志,是調神定志之首選。督脈循行於背部正中,能“總督諸陽”,有“陽脈之海”之稱。“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腦”,“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說明其與腦和脊髓有密切的聯絡,而腦為元神之府,清陽所居,故督脈擅長調神定志。督脈旁通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經在人體循行最長,五臟六腑之背俞穴,都分佈在膀胱經上,又“其直者,從巔入絡腦”,直接與腦相聯絡,因此可直接調理臟腑陰陽而安神定志。足太陽與足少陰相互絡屬,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腎精充足則髓海有餘,又足少陰“其支者,從肺出,絡心”,心腎密切相關,腎陰不足,腎水不能上濟心火,則心火獨亢於上,神明被擾,因此腎經亦長於調神。從《針灸大成》記載調神穴位來看,首選原穴、絡穴,其次井穴。其中心經原穴神門,絡穴通裡,井穴少衝,腎經原穴太溪、絡穴大鐘,井穴湧泉,小腸經原穴腕骨,井穴少澤,心包經原穴大陵,大腸經原穴合谷,脾經原穴太白,絡穴公孫,肝經井穴大敦,膽經井穴足竅陰,都有很好的安神定志之功。原穴是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腧穴,原穴又與原氣有關,原氣源於腎,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也是維持十二經脈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難經>言“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絡穴為聯絡表裡兩經的穴位,同時主治本經及表裡經脈循行所過部位及其歸屬臟腑的疾患,治療範圍更廣,《十二經治症主客原絡》篇提出原穴配穴法,取主經的原穴為主穴,客經的絡穴為配穴來治療相應的十二經病症,可見原穴、絡穴不僅長於治療神志疾患,也善治臟腑經絡病症。井穴是經氣所出的部位,即“所出為井”,則可激發所屬經脈之經氣,《難經·六十九難>雲“井主心下滿”,且在神志不清、昏迷暈厥的臨床急救中屢屢收效,因此井穴亦是調神的重要穴位。以上皆作者對《針灸大成》有關調神穴位規律的探討總結,以期對同仁臨床有指導之用,若有偏頗之論.敬請批評指正。
大椎功用大
1.出處“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以年為壯數。”(《素問·骨空論》王冰注)
2.穴位釋義
本穴位於背部極上,背為陽,本穴為陽中之陽。為督脈諸穴之在橫膈以上者,調益陽氣之總綱。又為督脈與手太陽、手陽明、手少陽四經之會。故名陰陽交爭一方偏勝不得其平也,多取本穴以調之。(《針灸穴名解》)
3.主治
“大椎為骨會,骨病可灸之。
主治五勞七傷乏力,風勞食氣,痎瘧久不愈。
肺脹脅滿,嘔吐上氣,背膊拘急,項頸強不得回顧。
一雲:‘能瀉胸中之熱及諸氣。若灸寒熱之法,先大椎、次長強,以年為壯數。’
一雲:‘治身痛寒熱風氣痛’。
一雲:‘治衄血不止。灸二三十壯,斷根不發。’《千金》雲:‘風虐有不可瘥者,從未發前灸大椎至發時滿百壯,無不瘥。’
又云:‘諸煩熱,時氣溫病,灸大椎百壯,刺三分瀉之。’
又治氣短不語,灸隨年壯。
又治頸癭,灸百壯。
《玉龍賦》:‘百勞止虛汗。’
《神農經》雲:‘治小兒急慢驚風。’
竇太師治諸虛寒熱灸此。
《捷徑》雲:‘治熱不至肩。時傳以此治百病。’”(《類經圖翼》)
經儀器檢查大椎是一個很大的亮點,但是也有少數人不發亮,叫做“無大椎”,所以針刺療效不明顯。
4.體會
大椎為七條陽經之會,督脈總督一身之陽,大椎為陽中之大陽,虛可補、實可瀉,凡陽經有餘、不足諸疾,皆可主治。
從部位上分:上清頭目、下至腰脊、前達胸臆、橫行手臂。
從作用上講:清利頭目、解表散邪、和解少陽、清熱退燒、解毒利咽、解痙止搐、截瘧平喘、振奮陽氣。
(1)清利頭目:主治頭暈目眩、頭痛,先刺風池後大椎,不效百會放血。咽痛:大椎、天柱、人迎。外感風熱加合谷,腎水不足刺太溪。
(2)解表散邪:配風池、合谷。
(3)和解少陽:配外關、丘墟。
(4)清熱退燒:配曲池、十宣放血。
(5)解毒利咽:配風府、天柱、天容、少商。
(6)解痙止搐:配長強、合谷、太沖。
(7)截瘧平喘:截瘧配陶道、間使;平喘配風門、肺俞。
(8)振奮陽氣:用補法至患者發熱,一針足矣。
腱鞘囊腫是指發生於關節囊或腱鞘附近的一種內含膠凍狀粘液的良性腫塊。目前發病原因不明。目前主要認為與關節囊、韌帶、腱鞘上的結締組織因區域性營養不良,發生退行性粘液性變性或區域性慢性勞損有關。
臨床上治療可用患側的五虎一穴、五虎二穴加健側的天皇穴、腎關穴治療。並且療效確切。
五虎穴在手大拇指掌面第一節外側,從大拇指骨第一節上下兩髁點畫一條直線,中點即為五虎三穴,五虎三與上髁點之間取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與下髁點之間取五虎四、五虎五。
臨床上加天皇穴和腎關穴,是為了補腎以鞏固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