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山慈菇消腫散結,清熱解毒,為治癥積之佳品。本品有小毒,不可過量用之,臨證常用量為3-15g。
二、
穿山甲珠3g醋鱉甲6g烏賊骨15g共為細粉,每次1克,日2次,取山甲珠通絡散結之力,協同鱉甲、海螵蛸滋陰化核,臨證對乳腺增生、甲狀腺瘤、子宮肌瘤等均有散結作用。
三、
治療慢性胃病可在應證方藥中加莪術、丹參治之。二藥已被臨床證實有廣譜抗腫瘤作用,對腫瘤之發生發展均有抑制作用。可改善胃黏膜血液迴圈,促進區域性炎症吸收,使萎縮腺體再生和恢復,莪術還可興奮胃腸平滑肌,增強胃動力。
四、
臨證對骨關節炎見膝關節腫痛活動不利者,可按痺證辨治,從痰瘀交阻,肝腎虧虛入手可收效。補肝腎常選寄生、川斷、熟地、骨碎補、懷牛膝等,化瘀利水常選雲苓、澤瀉、當歸、赤芍、丹皮、白朮。
五、治療呃逆可點按內關和足三里常收效。內關穴具有寧心安神,寬胸和胃,和中降逆,止呃逆的作用,內關穴有調節內臟神經的作用,有內臟開關之美譽。足三里穴位點按具有降逆氣,止呃逆的作用。刺激該穴能調脾胃,降呃逆,補中氣,可使脾胃健,氣血和,促使營養吸收,增強機體免疫力,強壯體質。選準穴位,用大拇指按穴,左右交替,每穴3-5分鐘即可。
六、廈門中藥廠產新癀片,藥物組成主要有九節茶、三七、人工牛黃、豬膽粉、水牛角粉等組成。其功用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臨證可用於腮腺炎、急性淋巴結炎的治療,效果較好。本藥口服可使藥物從腸道吸收入血,發揮活血化瘀、抗病毒、抗炎、全身退熱的作用,療效好副作用小;本品用白醋調糊外用透過面板吸收,直達病所,可明顯減輕疼痛,消腫止痛快。內服法:3-6歲0.32g,7-9歲0.64g,10歲以上0.96g,飯後溫開水送服,日服3次。外用取藥片6-10片白醋調糊,均勻塗患處。本法可在實踐中使用。
七、梔子苦寒瀉熱,豆豉和中化濁,二者合用即梔子豉湯,有推陳致新,除陳腐鬱結,調暢中焦之功。
八、中醫認為心胃相連,脾胃功能紊亂亦可致心痛。胃心相近,胃絡通心,臨證可見心臟有病,症狀表現在胃,胃病亦可影響到心,因心屬火,心火不生胃土則心病也可出現胃脘不適的症狀。中央健四旁通,治中焦調脾胃可使後天精氣充盈,先天之精氣得以培育,五臟六腑精氣充足,五臟安和,氣機和暢。臨證調心胃常用補中益氣湯合丹參飲加夜交藤、炒棗仁、桂枝有良效。
九、清代醫家王泰林總結疏肝理氣大法的證治心得,其所著《西溪書屋夜話錄》謂:“肝氣自鬱於本經,兩脅氣脹或痛者宜疏肝,香附、鬱金、蘇梗、青皮、橘葉之屬。”此論精闢,切合實際,對後學者多有啟迪。臨證治雜病從肝入手常為捷徑。
十、肛門疾病坐浴方:槐花10g芒硝15g明礬10g黃柏10g馬齒莧20g徐長卿10g炒艾葉10g炒芥穗6g。本方煎水坐浴透過藥力可使肛門區域性經絡疏通,氣血流暢,可消水腫、疼痛,促使區域性炎症吸收緩解肛腸病造成的不適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