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結石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及生活水平改善,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統計,亞洲人膽囊結石的平均發病率可達10%~15%。
膽囊結石根據不同的化學成分大致可分為膽固醇類結石、膽色素類結石、混合類結石及其他罕見類結石。研究表明,結石成分不同,所選擇的最佳治療方案及預防方案也不同。在治療方面,如一些小的膽固醇類結石和結晶可用熊去氧膽酸等來溶石,但非膽固醇結石溶石效果差或無效;在預防方面,膽固醇結石患者應嚴格限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類食物,而膽色素類結石患者限制飲食則意義不大。
膽囊結石
因此,治療前確切瞭解結石化學型別已成為治療效果優劣的一個重要影響和判斷因素,尤其是對於保膽取石患者控制術後復發具有重要意義。結石成分分析法包括化學分析法及物理分析法,但均需結石取出或排出後進行分析,無法對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幫助。
目前臨床上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來推測結石成分。就現有常見影像學檢查方法,我們做一歸納總結!
超聲檢查超聲檢查操作簡單易行,且能動態多層面觀察,是目前診斷膽囊結石的首選方法。研究發現,超聲不僅可準確判斷結石的部位、大小、數目、回聲強弱,還可對結石成分進行分析。
有研究發現,膽囊大結石中以純膽固醇類結石多見,其聲像圖表現為半圓形及月牙形,膽色素鈣類石聲像圖表現全層顯示,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型結石則表現為典型月牙型強回聲伴後方聲影。
膽囊小結石中膽固醇成分混合膽色素鈣為主的混合型結石多見。
一般膽固醇類石聲像圖表現為表層結石呈強回聲帶,深部結石及結石後方膽囊壁不能顯示,以膽色素鈣為主的混合型結石整塊結石可完全顯示,但結石後方的膽囊壁顯示不清。
膽囊結石超聲檢查
以上規律僅限於透過肉眼觀察回聲的異同來進行鑑別,沒有進行量化處理,研究者主觀性較大,研究結果可靠性較差。
MRI(磁共振檢查)MRI為多引數、多序列、多平面成像,且對組織的化學成分變化極其敏感,在結石成分分析中具有獨特優勢。
通常,膽固醇類石在T1和T2序列中表現為低訊號。膽色素類石在T1 WI序列中表現為高訊號。除此之外,膽紅素鈣鹽、脂肪酸鈣、蛋白質和黑色素結石也表現為高訊號。
磁共振檢查
CT檢查螺旋CT因其影像解析度高,檢查安全、快速,且可以對結石密度進行量化處理,已成為體內結石成分分析最常用的檢查方法,其主要透過分析結石的形態學特徵、密度特徵及比較其CT值來推測結石的主要成分。
研究發現結石CT值與膽固醇含量呈負相關,與結石的鈣含量呈明顯正相關。
有研究將CT的4種密度表現與結石的化學型別進行了定性分析:
高密度者(CT值>25 HU)均為膽色素鈣類石,
低密度結石(CT值<0 HU)為高膽固醇類石,
等密度結石(CT值在0~25 HU之間)為膽固醇類石,
混合密度者為混合類結石。
CT檢查
簡單而言,CT下顯影結石為色素結石或混合性結石,不顯影結石則為膽固醇類結石。
總結超聲、MRI、CT在膽囊結石的檢出及成分鑑別中有各自的特點。綜合而言, CT技術效果最好,其為膽囊結石的檢出及成分鑑定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在鑑別膽囊結石成分中顯示出了獨特的優勢,為臨床膽囊結石患者的治療和判斷預後提供更多的幫助,在臨床中也運用最廣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