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導言

哪裡長東西最讓你擔心?長在臉上影響美貌,可以瞬間拉低一天的好心情;長在身上不痛不癢,衣服一蓋就完事兒,可以暫時不用解決;要是長在私處,那可能會讓人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雖然別人看不見,但它就像一根刺一樣扎得人坐立難安。

前幾天,老六的私信裡有姑娘說自己一到冬天下面就容易腫痛,有時候能腫挺大個包,疼得鑽心,嚴重的時候能疼到合不上腿,邁不開步……這種情況通常考慮是外陰炎症當中很常見的一種病: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膿腫。前庭大腺在外陰的主要功能就是透過分泌粘液來增加潤滑、保護以及免疫等,平時大家說的「溼」了,其中就有前庭大腺的功勞(也不排除個別情況下是漏尿了)。腺體的「初心」是好的,但這個腺體有個小毛病,就是它分泌粘液的那個管道又長又窄,很容易出現堵塞或者感染

當前庭大腺腺管被堵塞的時候,就會導致裡面的分泌物無法流出,形成前庭大腺囊腫(前期可能沒有症狀)。隨著前庭大腺腺管裡面存留的液體增多,它會越來越大,漸漸地影響行走,影響性生活。

如果前庭大腺腺管感染,就會形成膿腫,出現明顯的紅、腫、熱、痛。隨著膿腫增多增大,外陰區域性面板黏膜會因張力過大而充血,患者常常會感到劇烈疼痛、行走不便。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是一到冬天就長?難道不是夏天高發嗎?

夏天比較容易出現這類問題不假,但冬天也挺高發。因為夏天主要是出汗多,溫度高;而冬天主要是因為大家穿得厚,不透氣外加清洗不及時……畢竟有時候冬天確實不方便及時清洗,尤其是同房後再下床去洗,有暖氣還好,沒暖氣真得有很強的決心才行。

但這偷懶不得。外陰從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三路匯聚必定「民不聊生」。各種液體外加細菌、毛髮、皮垢啥的,還有同房帶來的挑戰……稍不注意,真的容易出現問題。

毛囊炎

只要有毛囊的地方,就可能會發生毛囊炎。

如果你在私處,特別是yin毛密集的地方發現了一些圓頂狀、針尖至小米粒大小的紅色小丘疹,它們周圍有點紅暈,有的可以擠出來白色或黃白色的小膿頭,那可能是因為毛囊炎,如果毛囊炎嚴重,還可能會有疤痕。

這時一定要忍住抓撓的小手,不要把面板摳破!程度輕微的毛囊炎可以自行消退,如果症狀較嚴重,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

假性溼疣

假性溼疣,通常出現在小yin唇內側、外yin前庭以及尿道口周圍,外觀上看往往是一簇一簇聚集在一起的絨毛狀或者魚子樣的小贅生物,絕大部分是沒有任何症狀的。

假性溼疣雖然往往成片生長,但基本對稱分佈,而且每一個都相互獨立,大小也基本一致,雖然它在一開始被發現的時候可能讓你心裡一慌,但仔細看上去,其實並沒那麼恐怖。

它一般是因為外yin炎症、分泌物刺激、緊身衣物摩擦刺激導致的組織的良性增生,不需要處理。如果非要處理,可以藉助一些物理治療的方式,例如電灼、鐳射等方法將它們祛除。

尖銳溼疣

尖銳溼疣最常見的外觀是不對稱、簇狀地生長,大小不一,如果發病迅速而且治療不及時、不積極的話,就可能越來越大,變成菜花狀或雞冠樣的贅生物,絕對是那種上眼一看就知道不是好東西的樣子。而且,相比假性溼疣,尖銳溼疣還可能伴有瘙癢、疼痛甚至出血

尖銳溼疣的病因,是低危型HPV病毒感染,而最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就是性接觸傳播。如果在私處發現,要及時前往正規醫院治療。

生殖器皰疹

生殖器皰疹多數是由HSV-II型病毒感染導致的一類面板疾病,好發於大小yin唇、yin道口、會yin以及肛周等處。

主要表現就是外yin處透明、芝麻大小的水泡或小丘疹,有的單個生長,有的抱團生長,一般在2~4天后破潰形成糜爛和潰瘍。區域性可能出現瘙癢、疼痛或燒灼感。有的時候還可能會有發熱、頭疼、肌肉痠痛、全身不適或乏力等症狀。一般病程會持續大約15~20天。

目前我們還沒有辦法根治它,但可以透過規範治療,在最大程度上縮短復發持續時間、降低復發頻率

這幾種「疙瘩常客」的出現,多多少少都跟個人的清潔衛生習慣有一定相關性(尤其是毛囊炎和前庭大腺囊腫/膿腫)。治療的事兒我們交給醫生來做,平時我們能做好的最基本的事情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每天清洗私處、換洗內褲

我知道,冬天要做到及時清洗很難,但老六還是想提醒大家認認真真做好,命運早已經給你的每一次偷懶暗中標好了價格,算上掛號費和藥物以及複查啥的,如果只是炎症的話,小几百塊錢就出去了,如果有膿腫還得手術切開引流,反反覆覆的,那就得千把塊錢出去了。

9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楊君開:如何才算站樁入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