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很多人看到的科普,一般都會將正常白帶概括為“量少,白色,帶粘性,無異味”。但很多人就覺得:我的白帶不長那樣兒=我有病了。這種透過觀察白帶狀況來判斷身體健康狀況的行為是值得鼓勵的,但很多人因此留下刻板印象。

白帶是什麼?

白帶是由陰道黏膜滲出液、宮頸管及子宮內膜腺體分泌液等混合而成的,由於顏色多呈白色,故稱“白帶”。屬中醫“帶下”(廣義帶下指婦科疾病,狹義專指白帶量色質異常的疾病)。

《沈氏女科輯要箋正》中記載:“帶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潤,本非病也。”、“如其太多,或五色稠雜及腥穢者,斯為病候。”前者為生理性帶下,後者為病理性帶下。白帶過多或色、質、氣味發生變化,常作為婦科多種疾病的一種症狀和訊號。那白帶的“量、性、味”怎麼判斷呢?

白帶的“量、性、味”怎麼判斷?

有句話叫“病人不是按教科書生病”,正常的白帶也並不一定是書本上描述的那樣。

1、首先白帶的顏色,並不會因為它叫“白帶”就一定是白色的,粘上了尿液的白帶會發黃,水喝少了可能會發黃等等。

2、正常白帶的性狀也是不固定的,排卵期可能會比平常更加稀薄透明,月經前後更加濃稠發黃,水喝少了可能會變濃稠等等。

3、其次白帶的氣味,正常白帶的氣味是非常複雜的,除了腥味之外,也許會混合汗液、尿液、以及腸液的味道,月經期間還會混雜血液的味道。

4、白帶的量:一般在經前、排卵期、月經後或妊娠期會稍增多。

什麼樣的白帶是病理性的白帶?

1、膿性白帶:白帶色黃或黃綠,如膿樣,有惡臭味,一般由感染造成;

2、無色透明粘液性白帶:外觀與排卵期的正常白帶相似,量多,常見於內分泌失調或使用激素類藥物後導致,通常在月經後就出現增多;

3、血性白帶:白帶如染血,應警惕宮頸癌等惡性腫瘤,某些良性病變也會有此症狀;

4、豆腐渣樣白帶:白帶中混有豆腐渣樣的白色塊狀物,是黴菌性陰道炎的特徵;

5、黃水樣白帶:同時還有其他的表現,如惡臭,伴有組織脫落等;

6、膿血樣白帶:較為少見,為阿米巴性陰道炎的特;

7、褐色白帶:常為極少量出血混合白帶形成;

8、灰白色白帶:通常除白帶灰白色以外,還有存在汙濁及魚腥味,常由感染引起;

9、外陰黃色分泌物:有時會造成瘙癢等症狀。

什麼情況下需要就醫?

大多數情況下,陰道是有自行調節能力的去調節異常的白帶的,但是如果觀察幾天仍不見好轉,可赴醫院進行檢查排除病理原因,臨床上診斷一項疾病,並不是單看白帶的狀況,還會結合你自身的身體狀況,如是否有紅腫瘙癢疼痛等,須透過全面的檢查進行診斷。

注意:尤其是出現血性白帶的時候,最好及時去正規的醫院接受診斷和治療!(考慮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宮頸息肉、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合併感染或子宮黏膜下肌瘤等)

要想白帶健康,首先得給它營造一個乾淨舒適的環境,時刻保持外陰乾燥、穿純棉透氣的短褲、每天清洗外陰和內褲、避免陰道灌洗、注意月經期和性生活的衛生和清潔等。有些常見的不正確的生活習慣應該摒棄,比如每天使用洗劑沖洗陰道;經常使用衛生護墊;有陰道炎時隨意服用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調,嚴重者引起二重感染等。

希望大家都能免受婦科病的折磨~

17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冬季如何保護眼睛,為什麼眼睛感覺不到冷?你應該知道的這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