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必須每天睡夠8小時才算充足
不同人群睡眠時間的要求有長有短,有些人每天睡9小時仍然不夠,但有一些人每天睡5小時已經精力充沛。歷史上的拿破崙只需要每天睡4個小時就能身強體健,而愛因斯坦則每天需要睡9到10個小時才能維持良好的狀態。睡眠的需求可能取決於遺傳,也可能取決於其他外界或內在的因素。對於成年人來說,8小時的睡眠並非一定所需,美國和日本的幾項研究表明,一晚只睡7小時的人可能是最為長壽的人。所以合適的睡眠時間只要保證睡醒後第二天無疲勞感,渾身舒適,心情愉悅,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就是正確的。
2.如果我昨天沒睡夠,今天就需要透過午睡來補足
午睡會影響第二晚睡眠的驅動力,驅動力不足可能會加重失眠。而如不補覺,反而第二晚的睡眠驅動力更大,睡得更香。即便您中午睡意很濃,也需要限制午睡時間,一般不宜超過1小時。
午睡時間過長,容易進入深度睡眠或快相眼動睡眠狀態,這種情況下人體的肌張力降低,心率及呼吸頻率不均勻。如果從此狀態醒來,可能會造成全身無力、心悸煩悶,部分人甚至無精打采,心境低落。這裡特別要提示的是容易打鼾有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午睡時間過長相當於出現睡眠呼吸暫停和低氧事件的機會更多,加重心血管負擔,容易使疾病加重。
所以,前一天沒睡夠,第二天正確的自我調整方式是午休,讓全身放鬆,內心寧靜即可,不需強求補夠睡眠。
3.我躺在床上的時間越多,睡覺的時間也越多,第二天我的感覺也會更好
對於睡眠者延長臥床時間增加的往往是非睡眠的時間。不停的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會增加煩躁感和挫敗感從而加重失眠。因此,要儘可能縮短躺在床上的時間,以減少臥床時的清醒時間和煩躁情緒。
正確的緩解疲勞,評估睡眠質量的方法是看睡眠效率:
睡眠效率與臥床時間的關係為:睡眠效率=實際評估睡眠的時間/臥床時間*100%。年輕人的睡眠效率應該達到85%以上。所以長時間臥床而又不能入睡,是會大大的降低睡眠效率的,對健康是不利的。
4.當我入睡困難或晚上睡著後,醒來再難入睡時,我應該一直躺在床上努力入睡
睡眠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過程,任何努力不但是徒勞的,更可能適得其反!當睡不著時應該起床離開臥室,做一些溫和的活動,比如說洗個溫水澡,練練瑜伽,做做冥想,待感到睏倦時再上床睡覺。
5.我擔心失眠會對我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
失眠對健康影響是有限的。對失眠後果過度的擔心,會引發焦慮,抑鬱等精神方面的疾病,出現了這種情況身體上的影響和損害反而更大。
6.臨睡前喝酒是解決睡眠問題的好辦法
醫學實驗表明:過度飲用乙醇可以增加慢波睡眠,抑制前半夜快相眼動睡眠,但此後快相眼動睡眠數量會反饋性增加。所以說,飲酒雖然能幫助部分人提早入睡,但卻會顯著增加夜間覺醒的頻率,誘發早醒,縮短總睡眠時間。故此,睡前過度飲酒是錯誤的。
7.如果我一天晚上沒睡好,會影響第二天的白天活動
失眠對第二天的影響有限,過度的擔心反而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8.如果睡眠不好,我可能會得嚴重的疾病或者癌症,我可能會出車禍,或者在工作中出現差錯
上述事件發生的機率微乎其微,對睡眠後果過度的擔憂,會產生比缺睡本身更大的不利影響。
9.睡醒後必須馬上起床,不能懶床。
剛剛覺醒後心率較慢,心腦血管會相對收縮,全身血供較少。如果馬上起床,會使大腦興奮性加強,心腦血管迅速擴張,這樣容易出現心腦血管意外。為防止失眠,覺醒後應躺在床上養神3~5分鐘然後再起床。這種健康的起床方式對老年人及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更為適用。
也可訪問#快問中醫超能團# 搜尋黃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