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血液黏稠度升高俗稱血稠,在醫學上叫高黏稠血癥,中老年人易患,可經血液流變學等檢查確診。

影響血液黏稠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血細胞性因素,如血細胞數量多少、大小、形態,紅細胞變形性,血小板功能等。血漿性因素,如血漿蛋白(特別是纖維蛋白原、免疫球蛋白)、血糖、血脂、纖溶活性等。血管性因素,如血管長度、直徑和內膜光滑度等。其他因素,如情緒、生活模式、吸菸、飲酒等。這些因素如發生障礙或出現異常,就可發生血液黏稠,出現臨床症狀,並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等嚴重後果。

那麼,高黏稠血癥怎麼辦?

一、飲食調節

1.多飲水:水堪稱為速效稀釋劑。一夜酣睡後的失水、消化食物時消耗的水,都是血液變粘稠的因素。飲水可使血液立刻變稀。但飲水要講科學,首先要掌握好時機,如清晨起床、三餐前一小時、晚間就寢前喝水200毫升。其次是選擇稀釋效果好的水:鹽水可促進細胞脫水,不足取;冷水刺激胃腸血管收縮,有礙水吸收進入血液,不宜飲;純淨水太“純”,其低滲狀態會使水分很快進入細胞內,稀釋血液的效果也不理想。理想的稀釋水是20--25℃的白開水或者淡茶水,其張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與組織細胞,值得提倡。

2.多吃具有稀釋血液功能的食物:如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蔥、柿子椒、香菇及草莓、菠蘿、檸檬等水果;具有類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番茄、紅葡萄、橘子、生薑;具有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蘿蔔、魔芋、山楂、紫菜、海帶、玉米、芝麻等。蔬菜與瓜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還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粗纖維。維生素C能降低血脂,粗纖維可以在腸道阻止膽固醇的吸收,有利於降低血粘稠的程度。

3.多食大豆:大豆含有豐富的卵磷脂,這是一種乳化劑,能使血中膽固醇顆粒變小,並保持懸浮狀態,有利於脂類透過血管壁為組織所利用,降低血中膽固醇,使血粘稠得以改善。

4.少吃動物內臟、動物脂肪及甜食:動物內臟如豬腦、豬肚、肥腸及動物脂肪含有大量膽固醇與飽和脂肪,可加重血粘稠程度,促使動脈硬化。甜食糖分多,能升高血中的甘油三脂,也可提升血液的粘稠度。故三餐宜清淡一些,以素為主,粗細糧搭配。

二、生活心理調節

1.堅持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爬山、游泳等,以促進血液迴圈,加快體內的脂質代謝。

2.情緒調節:消除憂慮,情緒樂觀,保持心理健康

3.戒除菸酒。平時還可多喝茶,喝茶不僅能補充水分,稀釋血液,還可降低血脂和抗癌。

三、藥物治療

1.對因治療:藥物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血脂高者用降脂藥,血糖高者用降糖藥,紅細胞聚集性強者用潘生丁,紅細胞變形性差者用三磷酸腺苷等,纖維蛋白原增高者用蝮蛇抗栓酶,血小板聚集性強者用阿司匹林等,紅細胞增多者可用血液稀釋法治療。

2.中藥活血化瘀:山楂既可以消食也可以活血化瘀,三七、丹蔘、川芎、紅花、桃仁等活血化瘀。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糖尿病患者冬季不妨在家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