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導讀:笑口常開研習社原創美文第299期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昨天文章,我分享了廣中醫胡玲教授為什麼認為口瘡的治療可以採用中醫外科分期辨證論治的“消、託、補三大法”治療。

南方溼熱敏感人群多

中醫辯證施方不忘三因論證。

三因論證指的是,治療疾病要根據人體的體質、性別、年齡等不同,以及季節、地理環境以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法的原則,又稱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廣中醫胡玲教授認為,南方尤其是嶺南地區,由於氣候炎熱潮溼,溼熱敏感人群數量居多。

而臨床上,復發型口瘡的發生發病又與多餘脾胃溼熱有關。

關於溼熱致口瘡,其解讀我們可見清代醫學家吳謙所著的《醫宗金鑑》所論述的:“此證由陽旺陰虛,膀胱溼水泛溢脾經,溼與熱瘀,鬱久則化為熱,熱氣燻蒸胃口,以致滿口糜爛,甚於口瘡”,“土者,水火之中氣,水泛於土則溼生,火鬱於土則熱作,溼熱燻蒸,則口氣腐穢而臭惡”。

上面的論述揭示出口瘡的發生,除了上述說到的三種類型外,還存在膀胱溼熱、內蘊脾胃、上泛口齦而發病。

這些疾病,在南方尤其是嶺南地區這些特殊氣候條件下的加權影響,還表現為,病損創面紅腫熱痛、滲出糜爛、難斂難愈,且常伴隨胃脘脹痛不適,食納不佳,噁心、反酸、口臭或大便黏滯不爽、舌苔黃( 白) 膩、脈濡( 數) 等溼熱證候特徵。

這些表現,與中醫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等存在著夾雜為患的觀點不謀而合。

因而,基於南方尤其是嶺南地區的氣候特點,廣州中醫藥大學的胡玲教授認為,在治療時,除了四診合參辯證辨病外,還要結合生活習慣、居住環境等因素靈活運用“消、託、補三大法”治療。

治療口瘡,活用“消、託、補三大法”

“消、託、補”三大法,來源於中醫治療外科瘡瘍的認知,是近代中醫在總結前人的經驗基礎上,把內消、疏表、通裡、清熱等中醫內治法經過重新歸納編排,根據疾病發展過程中初起、成膿、潰後這3個階段,將其扼要統歸為“消、託、補”三法,分別適用於瘡瘍的初、中、後3期治療主證,其他治法作為變法治療兼證的總體療法。

不管是外科瘡瘍還是口瘡的發生,在發病初期都是因為邪毒蘊結、或經絡阻塞、或氣血凝滯而致,所以在治療上用消法。

而在成膿期,由於淤久積熱、溼熱邪毒內停而腐肉成膿,毒盛而正未衰,或正虛而邪盛,尚不能託毒外出,所以在治療上宜用託法。

而在潰瘍後期,膿毒已去,正氣被損耗,所以要用補法。

廣州中醫藥大學胡玲教授認為,中醫外科內治之“消、託、補”三大法,雖然獨樹一幟,但終歸是中醫辯證辨病整體施治的的觀念之結晶。

所以認為治療口瘡,與中醫外科治療瘡瘍也類似,只不過,口瘡之病在於口,而外科瘡瘍在外,但口瘡應用外科內治之“消、託、補”三大法,療效也應該很好。

寫作是一種修行,度己度人

有緣人可以打賞

要想走得快,就一個人走;

要想走得遠,就一群人走;

認知改變命運,圈層決定命運。

獲取更多幹貨資訊。#哆咖醫生超能團#

11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腫瘤術後復發,化療化療再放療!中醫:帶瘤生存,好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