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頭暈眼花;頭腦暈亂,眼睛昏花。

這是文學作品中對頭暈的描述。《紅樓夢》第六回:“滿屋裡的東西都是耀眼爭光,使人頭暈目眩;劉姥姥此時只有點頭咂嘴唸佛而已。”,這就是“頭暈”,又稱“頭暈眼花”。

《野叟曝言》第八七回:“方才外邊的人,也都有些頭暈眼花,聞了這香氣,就清爽了許多”。清吳趼人《糊塗世界》卷二:“這幾天心緒不寧,弄得六神無主,昨天晚上又吐了一夜,今天勉強起來,覺得頭暈眼花,所以要他們扶著,怕的是一點不小心栽了斤斗”。亦作“頭眩眼花”,《孽海花》第九回:“彩雲還是初次乘坐船,雖不顛簸,終覺頭眩眼花,終日的困臥”。亦作“頭暈眼昏”,《說岳全傳》第二回:“在水面上團團轉轉,自然頭暈眼昏,故此問而不答。”

生活中,有很多讓我們“頭暈”的情況;感冒了頭暈,蹲著突然站起會頭暈,期末考試備考會頭暈,休息不好會頭暈!這麼多“頭暈”,如何處理是好?引起頭暈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是否有良性頭暈與惡性頭暈?應該如何判斷,如何處理?

一、頭暈,是一種非健康狀態的投射

引起頭暈的原因多種多樣,或輕或重,不應忽視。一過性的,多經休息後可好轉,無需過分擔心,只需分析原因,注意避免和糾正就可;但如果反覆發作或加重需要及時就醫。

1、首先年輕人之中最常見的就是睡眠不足或壓力過大導致的頭暈,甚至會出現偏頭痛。記得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調節情緒。

2、頸椎病:頸椎病引起的頭暈也是很多見的,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姿勢,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的工作和學習,會對頸椎造成損傷,還可能出現手麻。這時改善生活習慣,保護頸椎,也可以嘗試一些物理治療。

3、感冒:這個應該是每個人都有過的經歷,感冒會覺得頭昏沉沉的,記得要注意保暖和及時服用藥物。

4、高血壓:老年人常見,老年人出現頭暈記得一定要測量血壓。如果特別高的話記得及時就醫。

5、低血壓:血壓高或低均可以引起頭暈,血壓過低甚至會引起昏迷,起身時可加重。

6、血糖:血糖過高或過低均引起,糖尿病患者尤其注意。

7、飢餓、暈車、暈船、缺氧引發的頭暈。

8、貧血:會引起頭暈乏力心悸,記得要查明病因。

9、血脂過高:會引起頭暈和睏倦,記得要營養均衡,進食不要過於油膩。

10、耳石症:這個不常見到,體位改變可使頭暈加重,需要專業人士評定,手法復位治療。

11、心臟疾病:心衰或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射血減少均可以引起腦灌注不足要尤其注意。

12、腦血管病:腦供血不足,很多原因均可引起,要多多重視,長期反覆發作可能出現腦梗死。腦出血也可引起頭暈,多數都伴隨肢體活動障礙,較輕或初期可能只表現為頭暈,易忽視。

二、良性頭暈和惡性頭暈,如何分?

這個區分非常重要,我們先來看一個典型“眩暈”病例。

28歲的小杜,自己是一位護士。因為在醫院工作,又是醫療專業,所以平時有些小毛病自己就能診斷清楚和處理。2周前的一天,小杜下夜班和幾位姐妹吃宵夜,結果第二天早上起床就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症狀。其他姐妹卻沒有出現任何不適症狀,但小杜自以為是自己抵抗力差吃壞了東西 ,自己吃藥輸液一週,效果不佳。住進消化科,一通檢查也沒查出個所以然。令人奇怪的是,每次噁心、嘔吐都發生在起床及躺下時,不動不吐,越動越吐,不敢睜眼,自覺天旋地轉,不想活動,腦袋懵懵地,成天只想睡覺。最後會診後行位置試驗誘發出眼震,行手法復位治療後,小杜的症狀很快好轉。原來折磨護士小杜的“怪病”竟然是“耳石症”“良性位置性眩暈”。

希區柯克導演作品《眩暈》較好地描述了這個場景。清晰的畫面使我們能從女主角瞳孔的轉動和下眼瞼的抽動,片名Vertigo,是指疾病“眩暈症”,正好映射出主角人物內心的不安。

1、病變發作是眩暈還是頭昏?

這個問題需要首先澄清,眩暈不同於頭暈。

眩暈是一種運動錯覺,指患者有內在的旋轉感,感到周圍的物體在旋轉或者晃動;而頭昏頭暈只是一種昏沉感,沒有運動的錯覺。眩暈本身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有數十種疾病可以引起眩暈。眩暈一詞起源於拉丁文意為轉動,可以是旋轉、翻滾、搖擺、傾倒感、浮沉感和顛簸感等。這些感覺是真性眩暈,一般與前庭系統的生理性和病理性刺激有關。頭暈有時也稱為頭昏,是頭內出現的不適感而又不能準確表達的症狀。可以為輕微的不穩感、飄浮感、輕微的運動感。

眩暈症的全名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英文簡稱BPPV(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又稱良位。它是一個常見的疾病,經常是自限性疾病,但可能是慢性和複發性的。基於病史和Dix-Hallpike檢查呈陽性或仰臥側向轉頭檢查呈陽性等體格檢查。復位操作對緩解耳石症是非常有效的。

眩暈有時雖表現很嚴重,但預後均良好。

附頭暈定義:

眩暈(vertigo):(內在的)眩暈,是指在沒有自身運動時的自身運動感覺或在正常頭部運動時扭曲的自身運動感覺。涵蓋了虛假的旋轉感覺(旋轉性眩暈)及其他虛假感覺,如搖擺、傾倒、浮動、彈跳或滑動(非旋轉性眩暈)。而頭暈(dizziness):(非眩暈性)頭暈,是指空間定向能力受損或障礙的感覺,沒有運動的虛假或扭曲的感覺,即無或非旋轉性的感覺。

不同頭暈疾病的鑑別要點:

從症狀持續時間看,持續數秒鐘到一分鐘內的,以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最常見;持續數分鐘的,以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及前庭性偏頭痛最常見;持續半小時到數小時的,以梅尼埃病、聽神經瘤或前庭性偏頭痛等疾病比較常見;持續數天不緩解的,多半為感染性,如前庭神經炎、迷路炎等,或者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如腦血管病、脫髓鞘病等;持續數週不緩解的,則要考慮有沒有心理因素,或者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等。從發病的誘發因素看,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多與特定體位有關,患者彎腰低頭或者在床上翻身等動作均可誘發;外淋巴瘻、上半規管裂,所有耳部壓力的變化都是誘因,如強聲刺激、用力擤鼻等;前庭神經炎多半有近期感冒病史。當然,很多眩暈的發作沒有任何誘因,比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梅尼埃病等。發病時的伴發症狀是判斷病變性質的又一重要根據。一般來說,發作時伴有意識障礙、肢體麻木或活動障礙的,多半是中樞性病變;發作時伴有眼前發黑、視物不清的,多半是中樞性病變;伴有耳鳴、耳脹悶感或者聽力下降的,多半是周圍性病變。

頸性眩暈,這其實是很深的一個“坑”!頸性眩暈,頸椎病引起的眩暈,通常認為是頸椎壓迫了血管(椎動脈),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改變後,造成後迴圈梗死。其實這類病例臨床非常少見。

2、血管源性頭暈,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

頭暈,可能是腦血管病的前兆,有時會引起嚴重的惡果,應該早診斷。

血管源性頭暈/眩暈是指由腦血管病變引起,以前庭症狀為主要表現的症候群,多合併有腦梗死症狀。如果一個患者從來都沒有頭暈的毛病,突然出現了頭暈的症狀,甚至還伴隨有行走不穩,朝一邊偏斜,同時伴隨有手部的精細活動不準,以及有吞嚥困難的情況存在,這種情況,就需要考慮“惡性頭暈”,比如後迴圈缺血導致的噁心頭暈。

血管源性頭暈最常見於由後迴圈供血的小腦或腦幹卒中,少數為前迴圈供血的前庭皮層區病變。這些部位卒中所致的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一般缺乏特異性,是造成臨床漏診率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引起孤立性眩暈的病因分類中,中樞性病變所佔比例約為 0.6%~10.4%,其中 80% 以上歸因於血管源性病因。

血管源性頭暈,除了症狀外有時需進行進一步檢查,如CT或CTA、核磁MR或MRA、前庭功能和聽力檢查等,大部分患者可以明確診斷並得到相應的治療。對於部分缺乏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的患者而言,其早期確診仍極具挑戰性。

三、 血管源性頭暈,重在早期診斷與治療

發現血管源性頭暈,也不用心慌,大多數情況是可防可治。

1、對症治療:對於眩暈症狀嚴重或嘔吐劇烈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前庭抑制劑改善症狀,在減輕症狀同時積極評估病因。常用藥物包括抗組胺藥物、苯二氮卓類與止吐藥物(倍他司汀),銀杏葉提取物,症狀改善後儘快停用。

2、對因治療:缺血性卒中應依據病情選擇靜脈溶栓、血管內介入治療(機械取栓)、抗血小板或抗凝等改善腦血迴圈治療,以及給予他汀類藥物、神經保護等其他治療;對於出現神經功能惡化或腦幹受壓的小腦梗死或出血,無論有無腦室梗阻致腦積水的表現,均應儘快手術干預。

3、 預防治療:血管源性頭暈,更應強調預防。對缺血性卒中或 TIA 所致的血管源性頭暈/眩暈開展卒中二級預防,包括選擇抗血小板或抗凝藥物預防卒中復發,積極控制卒中相關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脂代謝異常、糖尿病、吸菸、睡眠呼吸暫停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

4、康復治療:對於存在前庭功能障礙的血管源性頭暈/眩暈患者,前庭康復治療有助於促進中樞前庭能重塑、減少失衡感和振動幻視、提高移動過程中平衡功能、動態視敏度及整體狀態。物理訓練聯合藥物治療,有助於改善治療依從性和預後。-----------------------

12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什麼是骨癌 它有哪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