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雞胸,水煮菜花,水煮雞蛋,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食材不能煮了就吃。最低程度的加工和最高程度的飲食控制,吃得“乾淨”已然成為了許多人走在低體脂道路上的信條。
但是,所謂的“乾淨”飲食真的存在嗎?又或者說,吃得“乾淨”這一定適用於所有人嗎?
一項刊登在MASS上的調查研究表明:
88%的人覺得“乾淨”飲食,是好事。
12%的人持相反觀點。
71%的人認為乾淨飲食對健康完全沒有負面影響。
這又是一個直覺上沒問題卻又經不起推敲的概念。放下薯片選擇去啃水煮紅薯,這怎麼看都沒問題吧?
但是當你把所有我們常說的“乾淨食品”都羅列出來(包括紅薯在內),很快就會發現其中的矛盾,比如蛋白粉、燕麥、酸奶都經過了大量加工,而白米飯,也不見得比藜麥和糙米“不健康”多少,還有飽受爭議的土豆,出於某種原因,不少人都相信,哪怕是油炸的紅薯都要比薯條健康得多。
事實上,土豆不僅熱量低,還是最能提供飽腹感的碳水。
“乾淨飲食”本來就是個口口相傳,定義模糊的概念,在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背景下,食物清單都有所不同,就更不用說每個人所堅信的不同飲食理念啦!比如最近常被詬病的“生酮飲食”基本上會避開所有碳水。一些堅持“原始生活方式”的人基本上只會吃水果、蔬菜和肉。
上述研究的通訊作者Holm博士認為:如果你參照了世界上所有的“乾淨飲食”定義,那麼基本上你就會發現自己什麼都不能吃了。
瞧瞧,這就是吵架的藝術,我不告訴你什麼是對的,但我指出你的基本邏輯是錯的。
既然“乾淨飲食”本身就定義模糊,那拒絕掉無數“社交餐”讓自己變成一個孤獨的“西藍花屠宰器”又是何苦呢?況且,一些研究顯示,在做到整體熱量赤字和高蛋白飲食的前提下,“靈活飲食”更有助於減脂。
一項長達3年的研究表明,對飲食時間和進食內容採取宏觀控制,微觀寬鬆的方法,更能幫助減肥者長期保持減脂效果,一個常見的案例就是許多采用嚴格飲食控制的健美運動員,經常會在比賽前保持低體脂,而在賽後又進入“熊化”狀態,而他們已經是人類自律的典範了。
同時,二元化的食物選擇方式很容易造成進食障礙,比如強迫症和暴食症,一項2020年的研究闡述了參與調查的1341名志願者是如何在“乾淨飲食”下,出現週期性暴食的。
老話說得好“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其實“拋開攝入量談垃圾食品”也是耍流氓,前段時間B站健身區UP主“靈魂健身楊老師”就分享了自己是如何靠吃楓糖煎餅度過減脂“平臺期”的。
最後,人們常說的“乾淨飲食”本身,也可能並不健康,因為這種飲食方式很容易陷入食譜單一的困境,有研究發現男性健美運動員中,僅有46%的人每日維生素D攝入達標,女性健美運動員中則僅有52%人每天攝入了足夠的鈣。
那...平時我們應該怎麼思考自己的飲食呢?
一種比較推薦的方法是:
與其過分考慮哪些食物不好,不如把重點都放在攝入營養這種單純的目的上。水果、綠色蔬菜、肉製品都是很好地選擇。
當你正在減脂期(非運動員),大可不必糾結哪些食物更容易堆積脂肪,哪些食物更有助於減脂,而是專注於保持住自己的熱量赤字,保證蛋白質攝入和一定的訓練量。如果你今天實在需要一塊蛋糕,那就計算好熱量大膽的去吃吧!
常見的減肥藥廣告,買了就是智商稅,截自靈魂健身楊老師,發律師函找他去哈~
兜售減肥產品的人,總是喜歡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畢竟把人忽悠瘸了才好賣柺嘛,就上面這張圖,我能吐槽4分鐘不帶喘氣你們信麼?總之,無論你想怎麼減脂,使用哪種飲食,都避不開“熱量赤字”,而保證熱量赤字的最好方法,就是估算自己的基礎代謝,運動代謝,並記錄飲食。
希望大家可以越來越壯,越來越瘦(無論你想要的是什麼),避開減肥“秘方”,走上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