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走路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了生活、工作平時的走路;一種就是為了鍛鍊目的走路。這兩種走路雖然看起來一樣,但走路時的心情和環境不一樣,因而起到的效果也不一樣。今天我要說的是走路鍛鍊這回事。

走路比不走好,無論是對於健康人,還是對於有慢性疾病不影響走路的人來說,走路肯定比久坐不走好處多。走路涉及到人體心臟、肺臟、關節、肌肉等多個器官和系統,長期有規律地快走能有效提高身體的各項生理機能,如加強血液迴圈,增強血管彈性,預防血管老化,預防慢性病的加重;增進神經系統的反應速度和協調功能等。走路能改善腰、肩、頭部疼痛;消除壓力、改善睡眠、抗憂鬱。

走路是最方便、最有效、最經濟的運動形式之一,而且同一運動形式可以在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之間轉換、融合。

一週步行三小時以上,可以降低35%~40%的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一週步行7小時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腺癌罹患率,對Ⅱ型糖尿病有50%的療效......同時,行走相當於對骨骼進行力量訓練,能明顯增強下肢骨骼和肌肉力量。我們從幾個方面來看一下。

一、走路預防疾病

降低高血壓:步行可以減少荷爾蒙分泌(因荷爾蒙促使血壓上升),因而減少血壓上升的機會。此外,步行會增加牛膽酸的分泌,而牛膽酸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預防動脈硬化:持續20分鐘以上的步行,有助分解燃燒體內中性脂肪,增加好膽固醇的含量。

預防糖尿病:步行運動可把葡萄糖大量消耗掉,降低血糖值。美國《護理健康研究》刊載,一天輕快步行1小時,對第二型糖尿病,有50%的預防效果。

保護關節:研究發現,患膝關節炎的老年人每天步行3000步,有助於促進內啡肽的分泌,緩解關節疼痛,增加身體靈活度。

遠離乳癌威脅:據美國和《護理健康研究》一項長達20年的統計研究指出,一週運動7小時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癌罹患率,而最理想的運動就是步行。

促進睡眠:散步能放鬆身心,睡前散步,可促進睡眠。

二、走路步數的研究

研究1:多走1000 步,血壓會降低0.45 mmHg,也就是說每天走10000 步的人高壓平均比每天只走5000 步的人低2.25mmHg。

研究2:在每天每多走1000步,可預防5%的高血壓,預防10%的糖尿病。

研究3:每天多走1000步,肥胖可能性減少13%,走路最多的女士肥胖可能性降低了61%。

研究4: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約15%;在每天步行達到4400步時,死亡率出現了顯著下降,與每天2700步相比,死亡風險降低了大約40%;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達到7500步時,死亡風險不再下降,也不上升。每天步行7500步對於長壽是最有利的。

當然各種研究只是參考,並不能做完我們的指南和指導,但可以肯定走路有好處,但並不是越多越好,更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

三、走路的快慢

英國萊斯特大學研究表明:走路快的人,能多活15年到20年!他們研究分析了了英國生物銀行從2006年到2017年,均齡為52歲的475000人的步行移速資料後,得出結論:走路快的女性預期壽命為86.7~87.8歲,而走路慢的女性預期壽命為72.4歲;同時走路快的男性預期壽命為85.2~86.8歲,走路慢的男性預期壽命僅為64.8歲。

這也不是科學家第一次研究走路速度與壽命的關係了。此前美國匹茲堡大學也對492名成年人進行了長達9年的研究,在這9年裡,行走速度快的人有27%去世,行走速度慢的人當中,則有77%死亡。

透過科學家的研究,大致可以證明,走路速度的快慢對我們的壽命是有影響的。

那麼所謂“走路快”是一個什麼標準呢?萊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心率要達到最大值的60%以上才算是達到“走路快”的標準。我一般是根據個體的身體狀況,建議運動時達到最大心率的80%~90%

匹茲堡大學給出的定義是,每小時在步行機上行走達2.5英里就是行走速度快,而每小時在步行機上行走不到1.5英里是行走速度慢。

也就是說,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鐘 0.9 米,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鐘 0.6 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而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鐘1米的人壽命較長。

四、走的形式及作用

快步走,功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骨質疏鬆,預防和控制糖尿病。

倒步走:功效:改善腰背痛症狀,提高平衡能力,增強腿部肌肉力量。

擺臂大步走,功效:提高心臟活力,舒筋強肌,消脂減重。

上下拍手走,功效:解除頸肩痠痛。

原地踏步走,功效:增進全身血液迴圈,增加腿部力量。

越野杖行走,功效:保護膝關節,增強心臟功能,減內臟脂肪,腹部贅肉。

上下樓梯走,功效:消耗脂肪,增強心肺功能,增強腿部力量,預防骨質疏鬆。

水中行走,功效:保護膝關節,增強心臟功能。

五、走路注意事項

雖然說走路快能長壽,但這絕不意味著誰都能快步走,如有關節疾病的人,非但不能長壽,甚至可能適得其反……

走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一方面如果膝關節有疾病,走路後疼痛,那就需要看醫生,諮詢是否能走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心肺功能不好的人,需要進一步評估,看能不能走,走多久,走多快等等問題。另一方面,走路只是運動的一種選擇,不是唯一的選擇,對於能跑步、游泳、騎車、跳操的人,儘可能聯合其它運動形式。

有心臟病、慢性肺病者,步行時必須特別注意身體狀況,感到不舒服就要停止。膝關節較弱,容易痠痛的人,也不宜快走,不妨調整運動量,慢慢走、走久些,也是理想的運動。特別肥胖者,建議慢走和其它運動形式結合。

當然,任何運動都有技巧,步行要求上身平穩,走的時候腳跟要離地,著地的時候膝蓋微微彎曲,要有一隻腳經常著地,這樣關節負荷量要比慢跑的時候減少40%。

在步行的時候,胳膊應保持直角彎曲狀態,視線要保持在行走路程前進方向約4到5公尺的點上。走路的姿勢要保持昂首挺胸,眼睛直視前方,上半身不要前傾。邁步的時候儘量步子大一點,但也別為難自己,有意識地先讓腳後跟著地,再將重心轉移到腳底、腳趾;雙臂呈90°,自然而有節奏地擺動到跨後或向前至與肩同高。在身體能承受的強度下,一點點提高速度,量力而行。

運動醫學會給出了促進健康、提高體適能(體質)的最低推薦量範圍:5400步至7900步/天。身體虛弱的人每天步行5400步就可以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而對於身體狀況較好的人,則需要更多的步數,步行7900步就可以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

當然這個推薦量是有一定速度要求的,一般我們推薦100步/分鐘的速度步行就可以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即步行運動要達到中等強度。

正常人一天走多少步是沒有界定的,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工作需要,如果是長期坐辦公室,可以在飯後40分鐘走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

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做一個小測試,看心臟和膝關節能不能適應這個運動,當然大多數人是適合的。

“6分鐘測試法”:在100米的平直道路上,以自己比較舒服的速度走6分鐘,然後大概估計行走的距離。

低於300米 很差,不建議快走;

300米~374.9米 建議從慢步開始;

375米~449.5米 滿足條件;

450米以上 較好,可以透過行走運動獲得提高。

如果可以達到:6分鐘走375米以上,就可以每天步行鍛鍊,而低於375米的人,心臟、膝關節可能有問題,不適合特別是快走的運動,建議慢走或與其它緩和運動形式結合。

總之,能走一定要走,走多少建議按照時間作為參考,不建議用步數作為參考,每天走不少於30分鐘,這樣會給身體帶來好處!

11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很多男性或都有的習慣,其實很傷前列腺!建議儘早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