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阿姨(化名)體檢發現右上肺結節,到黃山首康醫院心胸外科就診,進一步的檢查表明惡性病變可能性大。心胸外科朱金美主任團隊為其施行單孔胸腔鏡下右上肺結節楔形切除術,運用了肺部小結節定位技術,在術前精準定位置入肺結節穿刺針,實現了肺部小結節的精準定位、無誤切除。
早癌的篩查,是胸外科微創發展重要推手,隨著低劑量螺旋CT作為胸部體檢篩查技術的開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肺部小結節在影像學中不斷被發現和關注。
肺部小結節在CT上表現有多種形式:實性結節和磨玻璃結節、混合性磨玻璃結節等。肺部小結節被檢出後,一般都會經過定期的隨訪觀察,大部分穩定的、沒有長大的、形態“溫和”的結節基本為良性結節,不需要手術切除;而那些在觀察過程中逐漸長大的、形態“兇惡”的、高度懷疑惡性的結節,應及時接受胸腔鏡微創手術進行切除。
術中對結節的準確定位至關重要,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肺葉切除,保留更多的肺功能。但胸腔鏡微創肺手術不同於傳統的開胸手術,醫生的手進不了胸腔,無法透過醫生的手指觸控去很容易地尋找到小結節。
而肺部小結節新型定位技術,為肺結節術前定位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術前,朱金美主任精準置入肺結節穿刺針。術中,醫生們在鏡下能清晰地發現定位針,呈錨狀的倒鉤緊緊抓住肺部結節周圍組織,成功打好了肺部結節手術“攻城拔寨”的第一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肺結節穿刺針具有極高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定位成功率高達100%,併發症率低,患者穿刺後疼痛程度較輕,活動不受限制。且讓肺結節無處遁形,避免遺漏病灶,造成災難性後果。有了更好的利器,也讓黃山首康醫院心胸外科團隊有了更強的底氣,去不斷面對微創新挑戰。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