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給大家普及關於腎病的4個認知誤區,只有儘量避免錯誤的認知和治療,才能回到正確的治療道路上來,才能使自己病情恢復的希望更大。
尿蛋白加號越多說明病情越重
有這樣一種情況,剛得病的新患者可能沒見過,但病程較長的患者肯定見到過或者聽說過。有的患者尿蛋白3+,腎功能很好,肌酐很正常。有的患者尿蛋白陰性,或者很少,但肌酐很高了,腎功能衰竭了。
所以,不能以尿蛋白加號的多少來判斷病情的輕重程度。尿蛋白加號的多少,反映的是腎小球濾過膜的損傷程度;肌酐的高低反映的是腎小球壞死硬化面積的大小。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大家都知道一個腎臟大概有100萬個腎小球,如果這100萬個腎小球每個都是損傷狀態,就是生病了,那麼加號多說明病的重,加號少說明病的輕。因為每個腎小球都沒有死亡,所以肌酐正常。反之,這100萬個腎小球死亡了60萬個,剩下的那40萬個腎小球不論是病輕或重,這時肌酐都會升高,壞死的腎小球越多,肌酐就越高。
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腎病患者不能吃鹽
低鹽低脂優質低蛋白飲食是腎病患者的飲食原則,因為鹽吃多了會加重高血壓和蛋白尿,所以很多人自然的認為吃鹽越少越好,不吃最好。
得了腎病確實需要限鹽,每天不超過6g,水腫嚴重和血壓明顯升高時,每天限鹽不過3g。但限鹽不是禁鹽,過度的限制食鹽的攝入會導致低鈉血癥和食慾下降,也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而且有時候需要多吃鹽,比如在腎病綜合徵緩解期多尿時,因為大量的鹽份隨尿排出,可導致人體缺鈉、缺鉀,這時還需要透過吃鹹一點來補充。
單靠藥物就能治好腎病
得了病需要用藥治療,有的用藥效果也很好。但是藥物治療只是促使病情恢復的一個重要因素,除了藥物治療外,生活飲食習慣也同等重壓。藥物治療效果再好,如果經常的胡吃海喝、熬夜打牌、菸酒不忌、不注意保暖,這樣會使藥物的治療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會引起病情的反覆及加重。
所以我們重視藥物治療,但藥物治療以外的因素也要控制好。
血肌酐高一點沒關係。
在第1條已經說明,肌酐升高的時候就意味著腎臟損傷面積已經達60%以上了,哪怕肌酐就高1個也是如此。因為腎臟代償功能很強大,腎移植患者擁有一個健康的腎臟,就可維持肌酐正常,你再想象一下,當肌酐高了,是不是連一個健康的腎臟都沒有了。所以在肌酐還沒升高的時候,一定要重視,積極治療,有可能就不會發展到腎衰。即使肌酐升高了,也要積極治療,只要肌酐還處於早期升高階段,就有可能一輩子不進入透析。總之,治病是越早預後越好。
好了,今天的總結就到這裡了,關於誤區問題我會不斷更新及強調的,希望大家正確認知腎臟病,避免踩坑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