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過後,天氣越來越冷,冬令進補消費也進入高峰期。今日,送上中藥飲片安全使用消費提示。
什麼是中藥飲片
中藥飲片是指可直接用於調配或製劑的中藥材及其中藥材的加工炮製品。中藥飲片包括部分經產地加工的中藥切片(包括切段、塊、瓣),原形藥材飲片以及經過切制(在產地加工的基礎上)、炮製的飲片。
隨著中藥飲片炮製理論的不斷完善和成熟,目前它已成為中醫學臨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
服用中藥飲片有哪些禁忌
中藥飲片本身是藥,其使用講究辯證論治、合理組方、一人一方、隨證加減,如果不遵守辯證論治的原則或者辯證不當,組方不合理,也能引起許多不良反應。
服藥期間,一般應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脾胃虛弱者應格外注意。服清熱涼血、解毒消腫、平肝、潤肺、明目等藥物時,忌酒、蒜、可樂、咖啡、辣椒等辛溫刺激之品。服用溫經、補陽、澀精止瀉、祛風溼、止寒痛藥物時,忌食冷飲、生梨、螃蟹、柿子等寒涼之品。面板病患者,應忌鹹水魚類、羊肉、臭豆腐等誘發食物;水腫病患者要禁食醃製食品及鹽。服人參和其他滋補藥時忌蘿蔔,以免降低或消除滋補效力。
忌服藥過量,否則會造成不良後果。服發汗解表藥後,宜多喝熱開水或食熱稀粥,服後應安臥,以助藥力促使汗出,同時忌服酸味食物及冷水。
如何儲存名貴的中藥材
中藥材需要細心儲存,如果中藥出現受潮、蟲蛀、變色、發黴,會直接導致藥材變廢材,尤其是名貴藥材更需妥善儲存。
人參:人參受潮後可用石灰乾燥法或木炭乾燥法處理。石灰乾燥法:將人參包好後置石灰箱、石灰缸中或石灰吸潮袋上面,所放石灰約佔石灰缸容量高度的1/6~1/5。木炭乾燥法:先將木炭烘乾或暴曬,然後用牛皮紙包好,夾在受潮的藥材中。木炭一般每一個月暴曬或烘乾一次,之後可繼續使用。
冬蟲夏草:易受到蟲蛀,或出現發黴或變色,應該用紙袋或塑膠袋包裝,再裝入木箱內,密封,置陰涼乾燥處。在裝箱時放入一些牡丹皮碎片,防止蟲蛀。
燕窩:乾燥後的燕窩可放入冰箱,優質幹身的燕窩應放在陰涼及不被陽光直射的地方,需貯存於乾燥處,防止壓碎。儲存燕窩最好不超過1年。
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等:受熱、受潮後容易軟化。將其用油紙包好,埋入穀糠內可防止軟化或碎裂;也可裝入雙層塑膠袋內封口,置陰涼乾燥處儲存。夏季最好存放於密封的生石灰缸中。
鹿茸:將鹿茸置乾燥處密封儲存,嚴防潮溼和蟲蛀,與花椒同貯,可以在3~5年內儲存鹿茸的藥效。
西洋參:少量的西洋參,可放在寬口玻璃瓶內,蓋嚴,置冰箱冷藏室隨用隨取;量多、需存放較長時間的,可裝於保鮮盒內,置冰箱冷凍室記憶體放。
田七:易生蟲發黴,貯藏過程中要勤檢查,發現受潮應儘快在太陽下晾曬,及時將蟲蛀部分剔除乾淨,裝入布袋置木盒內,或裝入紙袋、紙盒內,置石灰缸中密封,陰涼處貯存。
中藥飲片煎煮有哪些講究?
煎藥器具:最好選擇瓦罐、砂鍋類器具,還可以選搪瓷、不鏽鋼、玻璃等材質的器皿。但禁用鐵鍋、銅鍋和鋁鍋煎藥,會降低療效。
加水量:加水量要嚴格把控,一般第一煎加水量控制在高出藥面3釐米為宜,第二煎控制在高出藥渣表面2釐米左右。但應注意質地疏鬆、體積大、芳香易揮發類的藥材,加水以覆沒為度;質地堅實體積小、需要長時間熬製的,需多加水。
浸泡:煎煮前一定要把藥物先用冷水浸泡,加入的水量以高出藥面二指為準。另外,不要用熱水浸泡,會影響有效成分的釋放。以花、葉、莖等藥材為主的中藥可浸泡20-30分鐘,以根、根莖種子、果實等為主的可浸泡1小時,浸泡時間不宜過長。
煎藥時間:要根據藥物和疾病的具體性質來決定。煎煮時間,一般第一煎藥沸後需20-30分鐘,第二煎30-40分鐘。但解表類藥第一煎10-15分鐘,二煎10-20分鐘;滋補類藥第一煎30-40分鐘,第二煎40-50分鐘。在次數上,多次煎煮比一次長時間煎煮的效果更佳。
火候:在未沸騰前用“武火”(強火),至煮沸後再改用“文火”(弱火),使其保持在微沸狀態,這樣有利於藥物有效成分的煎出。
四川藥品監管提醒:
冬季進補不要盲目服用各種膏方、中藥飲片,而應根據中醫專家處方,到正規醫療機構或藥店調配,依據個人體質來服用,做到一人一方,量體用藥。中藥飲片安全使用消費牢記20字秘訣:辨證施治、正規渠道、合理儲存、正確煎煮、適當服用。
來 源丨四川藥品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