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最近有粉絲留言說:我最近因身體不舒服到醫院體檢,檢查後發現胃壁上長有一個0.3×0.5cm大小的息肉。醫生說息肉較小,可以再觀察一下,胃部也沒有什麼不適,就沒做處理,後來一直沒有複查,在2020年10月份的時候感到胃部有些不舒服,這才想起胃部息肉來,到醫院就診,發現胃部有了好幾個大小不一的息肉,並且之前的息肉明顯變大了,長到了3×3cm

這位患者很不解,為什麼這好好的胃腸道會長出息肉這種異生物呢?又該如何預防呢?

胃腸息肉從哪裡來?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京城名醫堂專家委員會委員馮春祥教授指出,要理解息肉的由來,我們首先得知道胃和大腸在人體內起什麼作用。胃為受承之官,又被稱為水穀之海,它是接受、消化飲食的;大腸被稱為傳導之官,傳導的是糟粕和糞便,把對人體有害的成分排除體外。因此胃腸病的發生就和我們的飲食有直接的關係

中醫常說“飲食不節,脾胃乃傷”。這裡的“不節”有三方面:

一是食物量的不節,如飲食無度、暴飲暴食,愛吃的就吃撐,不喜歡吃的就少吃或不吃;

二是飲食時間的不規律,不能按時吃飯,如有時一天不吃,有時一天吃四五頓;

三是食物的品質不佳,經常吃過於生冷、或是過熱的食物、堅硬難消化的食物,煎炸、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

以上這些不良飲食習慣很容易損傷胃腸。胃傷了以後,會出現胃脹、反酸、打嗝、噯氣,甚至是胃痛;大腸傷了以後,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傳過快,出現腹瀉、消化不良,中醫將之稱為脾虛脾虛就生溼,溼聚成痰,痰溼聚結在胃壁、胃黏膜、腸黏膜上,就形成了息肉;另一種情況,大腸出現傳導過慢,那麼造成糞便和糟粕的瘀積,瘀積化熱,會出現便秘,大腸是主津液的,由於熱煎灼,津液成塊,凝結在腸壁上,也稱為腸息肉。

這就是胃腸息肉生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長期飲酒、工作壓力大等因素也與息肉的發生密切相關。

胃腸息肉會癌變嗎?

胃腸息肉在早期時症狀並不明顯,一般是在胃鏡或腸鏡時無意被發現的。息肉繼續生長可能變成腺瘤,而腺瘤繼續發展就會變成癌。

有研究表明:至少80%的大腸癌都是從腸息肉一步步“進化”過來的:息肉→腺瘤→腺瘤伴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性癌。不過有息肉的朋友不要過於擔心,因為這個過程可能需要5-10年,我們有足夠的時間阻斷它的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息肉直徑越大,癌變的機會越高。胃息肉一般都很小,不到1釐米,如果直徑大於1釐米,就要警惕了。

建議: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胃腸鏡檢查

如今,胃息肉的發病率在逐年增高,怎樣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防止胃息肉的出現呢?

馮春祥教授建議說,在飲食上應以吃易消化的軟飯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維生素多的食物;多吃新鮮水果,儘量減少醃製食品的攝入;注意飲食規律,避免暴飲暴食;避免各種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濃咖啡、濃茶等。同時避免過硬、過酸、過辣,過鹹、過熱、過分粗糙的食物

胃腸息肉雖然不等同於胃腸癌,但是卻很可能促發癌症。不過,我們平時只要提高警惕,完全可以預防胃腸息肉的發生,即使發生了腺瘤性息肉也可避免其發生惡變。

建議40歲以上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家裡有直系親屬是胃腸息肉患者的,長期喝濃茶烈酒、愛吃燒烤的人群,長期服用大量阿司匹林等藥物的老年人,每年要做一次胃腸鏡檢查,以便能及早發現息肉,防止息肉惡變。

#超能健康團##健康真相館##清風計劃##真相來了##39健康超能團#

15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死亡如此多情,最後的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