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一些人來說,疼痛可能是日常生活中偶爾出現的小插曲,而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疼痛可能是日常生活中迴圈播放的主題曲。疼痛十分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正確的“瞭解痛,認識痛,解決痛”。
忍一忍就不痛了,沒事?
回憶了一下,平時身體出現疼痛的時候,我的內心OS三重奏是這樣的:
緊接著……好好的為什麼會痛?
最後……算了,痛就痛吧,忍一下就好了。
你,也是這樣的嗎?
對待疼痛,我們常常將它看作是一種症狀,有的癌症患者會把疼痛當成是腫瘤附帶的,盼著它會隨病情的好轉而消退,所以在面對它時總是習慣於“忍忍就過去了”。
其實,這是一種很危險的想法。
約有75%左右的患者,其疼痛是腫瘤導致的,還有約15% 的疼痛是腫瘤治療導致的,比如化療後周圍神經炎、放療後神經痛,另外約10%左右的病人,其疼痛並不是腫瘤導致的,而是和正常人一樣,是因為頸椎病、椎間盤突出等非腫瘤原因導致的。
換言之,腫瘤病人的疼痛,並不一定是癌痛。
再者,疼痛會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影響患者的情緒和心理健康,導致睡眠紊亂、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同時對各項治療的配合度也會下降。
看到沒有?疼痛千萬不能一忍再忍,一旦出現症狀,就應採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如果是慢性的疼痛,也應被視為一種疾病來看待。
止痛藥會上癮,萬不得已才用?
很多人會認為止痛藥裡面含有的成分會讓人上癮,所以能不用就儘量不用。
其實大家害怕的成癮藥物,大多指的是阿片類藥物(包括嗎啡),這在吸毒人群中比較容易成癮,但是用於癌痛治療,成癮性很罕見。
因為阿片類藥物有耐受性,所以對於大多數的癌痛病人,尤其是持續性疼痛的病人,需要持續應用鎮痛藥,甚至加大劑量,使血裡的藥物濃度穩定到一定程度才能達到控制疼痛的目的。這也是許多病人藥越吃越多的原因,但並非大家所說的“上癮”。
“按時給藥,充分鎮痛”是世界衛生組織(WHO)一直推廣的理念之一。所以,“寧願忍著痛,也不願用藥”的傻想法就趕緊拋棄了吧!
如何正確應對癌痛?
01 做好疼痛評估
癌症患者發生疼痛的原因多種多樣,常見的大致可分為以下3 類:
(1) 腫瘤相關性疼痛:因為腫瘤直接侵犯、壓迫區域性組織,或者腫瘤轉移累及骨、軟組織等所致。
(2) 抗腫瘤治療相關性疼痛:常見於手術、創傷性操作、放射治療、其他物理治療以及藥物治療等抗腫瘤治療所致。如由於惡病質等因素造成活動障礙引起的疼痛、肌痙攣等。
(3) 非腫瘤因素性疼痛:由於患者的其他合併症、併發症以及社會心理因素等非腫瘤因素所致的疼痛。
患者一旦出現了疼痛,應該根據疼痛的整個歷程,判斷疼痛發生的可能原因,平時可以做一個與疼痛相關的簡單記錄,內容可包括:
疼痛的部位和範圍:點痛還是片痛,是一個部位痛還是全身都痛。疼痛的持續性:是一陣陣的痛還是持續不斷的痛,如果是一陣陣的痛,間隔時間是多久。疼痛誘發因素:是不是有受其他因素的影響。疼痛的性質:刀割樣、鈍痛還是隱痛。疼痛的程度:0度-Ⅳ度;0-10分(可參考下圖)。02 瞭解用藥原則
(1)口服給藥:口服是最方便且最常用的服藥方式,相對於注射給藥,口服液更加安全,不易產生依賴性,所以儘量採用口服用藥的方式控制癌痛。如果不能口服,也可以透過靜脈、皮下、直腸和經皮給藥。
(2)按階梯給藥:應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有針對性地選用不同性質、作用強度的鎮痛藥物。
各階梯強度疼痛適應的鎮痛藥物
(3)按時給藥:按照規定的間隔持續有規律的給患者用藥,這樣更有助於維持穩定、有效的血藥濃度。目前,緩釋藥物的使用日益廣泛,建議以速釋阿片類藥物進行劑量滴定,以緩釋阿片藥物作為基礎用藥的止痛方法。
(4)個體化給藥:需按照患者的病情、腫瘤的型別、用藥後的耐受程度和反應,定製個性化的用藥方案,以此達到有效鎮痛的效果。隨著疼痛的變化,可能用藥劑量也會有所調整。
(5)注意具體細節:對使用止痛藥的患者要加強監護,密切觀察疼痛緩解程度和反應情況,並且及時採取必要措施儘可能地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除藥物治療外,非藥物治療也可以用於癌痛治療,主要可採用介入治療、放療(姑息性止痛放療)、針灸、心理支援等。適當的應用非藥物療法可以幫助藥物止痛達到更好的效益,增加止痛治療的效果。
03 家屬輔助支援
1、分散注意力
當患者出現癌痛狀況時,負面情緒也會隨之而來,這時候家屬可以盡力為患者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同時利用一些患者喜歡的事來分散注意力,如聽音樂,緩解患者的些許疼痛。
2、鬆弛治療法
家屬可以透過按摩、輕撫等方法,幫助患者全身肌肉處於鬆弛狀態。鬆弛治療能解除精神上的緊張,伸展骨骼肌,阻斷和緩解疼痛,並可引發體內多種生理生化反應,如使得機體耗氧量減少,呼吸、心跳速率減慢,血壓下降等。
3、心理治療法
患者往往情緒會比較不好,容易暴躁,所以家屬要透過心理疏通的方式來讓患者釋然。促使患者積極地面對疾病,增強患者緩解疼痛以及對抗疾病的信心。
4、幫助患者疼痛管理
《NCCN成人癌痛指南》明確強調疼痛管理應達到“4A”目標,即最佳化的鎮痛、最佳化的日常生活、最小的不良反應、避免不恰當給藥。濫用、誤用藥物對患者有很大的副作用,因而,患者家屬需科學處置、儲藏、處理藥物,並定時觀察監測患者疼痛狀況以及用藥副作用的發生。(乳腺癌互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