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單穴功用】

啞門,又名舌根、喑門、舌厭、厭舌、橫舌、舌橫、舌腫。在頸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0.5寸,第1頸椎下,為督脈之經穴,督脈與陽維脈之交會穴,回陽九針穴之一。因其穴聯絡舌本,俾使發音,故名啞門。本穴具有疏通經絡、醒腦開竅、利於發音之功。用於治療暴喑、中風、舌強不語、聲音嘶啞、頭痛、頸項強急、癲狂癇證、瘛瘲、屍厥、鼻衄。

湧泉,又名地衢、地衝、厥心。在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為足少陰腎經腧穴,乃本經脈氣所出,為井木穴。腎為水髒,穴如泉水湧出,故名湧泉。本穴又是回陽九針穴之一,它具有通關開竅、蘇厥回逆、鎮靜安神、清熱降火、平肝息風之功。用於治療屍厥、喑不能言、善恐易驚(如人將捕之)、中風、小兒驚風、癇證、髒躁、頭眩眼黑、巔頂疼痛、咽腫、喉痺、鼻衄、身熱、胸痛、心中結熱、胸脅支滿、咳嗽喘悶、身面發黃、胃脘疼痛、食慾不振、口渴引飲、水腫、大便難、腰痛、足心熱、五趾盡痛、足不踐地、疝氣、陽痿、風疹、高血壓。

【伍用功能】

啞門位於腦後(項後正中入髮際5分凹陷中),為督脈經穴,直通於腦,並聯繫於舌根,有通經絡、開神竅、清神志、利發音之功;

湧泉為足少陰腎經井木穴,又是回陽九針穴之一,按"病在髒取之井"的原則,本穴具有通關開竅、蘇厥回逆、鎮靜安神、清熱降火、平肝息風之力。

啞門以清上為主;湧泉以降洩為要。二穴合用,清降合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醒腦開竅,清熱洩火,蘇厥回逆,通絡增音之功增強。

【主治】

1.中風不語,證屬閉證者。

2.癔症性失語。

3.屍厥。

【操作法】

啞門:正坐,頭稍前傾,於後正中線入髮際0.5寸取穴。直刺0.3~0.8寸。此穴靠近延髓,故不宜深刺,也不宜斜向上刺,否則有發生針刺意外的危險。進針時,若有觸電樣針感向四肢放散時,則應立即退針,切勿再行刺入為要。另外,在行針時,也不能採用提插捻轉手法,否則有內出血的傾向。

湧泉:仰臥,五趾蹠屈,於足心前部正中凹陷處取穴,約當足底(足趾除外)的前、中1/3的交點,當第2、3蹠趾關節稍後處。直刺0.5~1寸。

【經驗】

啞門—湧泉伍用,善治各種失語,證屬急證、實證者宜用。呂老於1957年暑月嘗治一中年婦人,因情志不遂,突發屍厥、神昏不語,面色紅潤,雙目怒視,牙關緊閉,四肢握固,身熱汗出,脈弦滑而數。急擬醒腦開竅為治。先針啞門,速刺不留針,繼針湧泉,針刺用瀉法,當行針5分鐘後,病人旋即甦醒,自雲:頭昏、胸悶較甚,繼刺百會、內關二穴治之,針刺用調氣之法,前後行針30分鐘,病即告愈。

8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總是感覺心裡難受,是心臟病還是焦慮症?別瞎猜了,一起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