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論髒藏、面板、形體,過敏不適。
過敏,一般歸屬於後天之本氣失調引變。“免疫、炎症、分泌”氣血失和,營衛或臟器之代謝邪素氣化成形之變。
按生命哲學“源"素理論,一些現代疾病、痼疾、疑難三高、高血壓、糖尿病、肝腎病綜合徵、腫瘤等具有營衛不和“過敏免疫"者,都可歸屬相關支援演化。
臨床症狀如:蕁麻疹,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紫癜、過敏性鼻炎,功能性洩瀉等…又以花粉過敏症,海鮮,異性蛋白,接觸性過敏,為多見,也存邪之寒熱,氣之擠、制壓之輕變之敏。
中醫分:
1.按以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迴圈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為多見。
2.以屬後天之本脾肺兩髒及表裡關係為多見,以氣血津液之氣變為多見。
3.中醫按急慢,輕重,與過敏體質 和氣之識別關係中氣血陰陽失調影響臟器變化之分。
4.臨床辯證上分虛實,在氣與血,在髒與腑,在營與衛,在津與液,在形與神等因素層次上分之施法。
5.分型:一,臟腑氣血失調型。二,營衛津液病變型。三,形神之氣鬱滯型。四,氣機氣化代謝分泌失調型。五,陰虛之風寒熱溼瘀引變型。六,體質型等六類別。
中醫治本原則:溫腎祛邪,疏洩免疫。
治標標準:遠離過敏邪物,分清寒熱虛實陰陽內外。
一,臟腑氣血失調型:自身臟腑氣血特異性,先天不足,年老體弱,正氣陽氣不足,特別是後本脾肺功能之分清別濁功能下降,精微納藏不力之蕁麻疹,過敏性哮喘,功能性過敏洩瀉,鼻炎,易感,神倦氣弱者。
用藥。
1.虛證:補中益氣丸+歸脾丸+玉屏風散加減化裁。
2.實證:防風通聖散+逍遙丸加減。
二,營衛津液病變型。易感怕風寒,面板瘙癢,或風腫,疹出色淡或紅,遍身斑點,破後滲少許津水,苔白或黃,脈浮數,
用藥。1.虛證,屬營衛不和者。桂枝湯,或黃芪桂枝五物湯+消風散+四物湯。
2.實證,屬風溼熱燥毒者。桑菊飲+銀翹散+敗毒散加減。
三,四,五,六…略,近日連載。
本文為知識共享。
如使用不用,概不負責,並保留相關法律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