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期,許多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特別是居家老人在關注血壓和心率之餘,往往會忽略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而有些簡單的動作,卻很有可能引發生命危險。
案例:老王,72歲,患高血壓病多年,平時十分注重對血壓和心率的監測,日常規律服用藥物。最近天氣寒冷,已經三天未解大便的他進入衛生間幾分鐘後,突然傳來“咚”的一聲悶響,家人趕緊撥打急救電話將昏倒的老王送往醫院,然而已經回天乏術。
這樣的“衛生間事件”每年屢見不鮮,因為排便用力而導致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特別是在秋冬季節。
便秘是引起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便秘的患病率增加;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體力活動少,以及心肌梗死家族史者更易患便秘;重度便秘者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為19.1次/1000人年;無便秘者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僅為9.6次/1000人年。當病人屏氣用力排便時,腹壓驟增,使血壓劇烈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臟後負荷,心肌耗氧量增加,導致心肌供血不足以及腦血管壓力升高;同時迴心血量增加,減少了肺活量,氧的攝入降低,從而誘發嚴重的心肌缺血缺氧,可能導致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休克,甚至猝死的發生。而長期便秘的患者,可誘發和加重疾病而害怕排便,以至於會引起惡性迴圈。
千萬別把如廁當小事,如何開啟方便之門:
1.排便習慣管理: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定時排便,切勿強忍便意、尿意;排便時注意力集中,不看報紙雜誌,不玩手機;如廁蹲下、起立時動作要慢;切忌過度用力排便,有便秘問題的人,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的老人,要考慮在如廁前先使用潤腸藥物,避免排便過度用力;如有必要,對於家中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人等,在馬桶旁安裝一些支撐助力用品,減少危險事件的發生。
2.飲食運動管理:飲食習慣不良或過分偏嗜者應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和調整飲食結構。制訂易於消化、排便的飲食計劃,以低鹽、低脂飲食為主,選用適量蛋白質,充足纖維素和維生素食物,可少量多次飲水,避免加重心臟負荷。選擇舒適的運動環境,冬季注意保暖,每天堅持適度的運動,如慢走、八段錦、太極拳等,可以加速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3.藥物不良反應的干預:一些抗高血壓藥及治療冠心病藥物(如鈣離子拮抗劑)使腸壁肌肉鬆弛,會引起甚至加重便秘。患者若遇到這種情況應加強飲食和運動管理,保持水分和纖維的充分攝入,適宜的鍛鍊活動,必要時謹遵醫囑合理用藥,不應濫用瀉藥。
4.加強精神心理疏導:部分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會合並精神心理障礙情緒,如焦慮症、抑鬱症等,這類患者容易發生便秘。除常規藥物治療外,還需要加以心理干預,如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增加對患者的心理疏導,減輕患者負面情緒,建立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等,如有必要,可謹遵醫囑進行抗焦慮抑鬱的藥物治療。
家居衛生間最好安裝推拉門等容易開的門,患者一旦在衛生間發生危險,方便家裡人破門而入。心臟驟停的“黃金救援”時間只有4-6分鐘,在救護車趕來之前,若能在4-6分鐘內進行心肺復甦,將大大提高患者生存機率。
撰稿:馬丹 徐浩
美編:王彤歆
專 家 簡 介徐浩,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長,西苑醫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兼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入選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榮獲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高血壓、心衰、早搏、心動過緩、陣發房顫、心肌炎後遺症、高脂血症、動脈硬化斑塊、心臟神經官能症等;失眠、頭痛、眩暈、咳喘、胃痛、便秘、自汗盜汗等內科雜症及亞健康狀態的中藥調理。
出診時間:中國中醫科學院 西苑醫院專家門診:週一上午 週三全天 週日全天特需門診:週四下午(注:特需門診可透過好大夫線上網站(https://drxuhao.haodf.com)申請預約加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