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轉眼就要迎來十一小長假,節日期間請客聚餐和外出就餐、外出旅行和動物暴露、人群密切接觸等,將使一些疾病暴露和感染的風險增加。那麼,假日需要注意哪些衛生問題呢?

飲食要做到“三不宜”

1.不宜過飽:節日期間食品豐富多樣化,但活動量少、消化功能差,吃得過飽不僅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還可能造成體重增加,引起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加重心臟負擔。

2.不宜過鹹:正常人的食鹽量,以每日不超過10克為宜。食鹽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引起浮腫,鈉鹽瀦留還會引起血壓升高,增加高血壓、冠心病、腦出血的發病率。

3.糖和脂肪不宜過多:節假日運動量少,吃糖過多不僅會引起或加重糖尿病,而且糖在體內會轉化為脂肪使人發胖。

食物中毒

假期出遊,野炊或聚餐活動頻繁,如忽視衛生,食品在操作中極易受到汙染,致使就餐人群發生集體性感染或食物中毒。臨床表現除有發熱、腹痛、腹瀉、噁心、嘔吐、胃腸道症狀外,還可以表現為神經系統、迴圈系統等症狀,嚴重者可發生死亡。這類疾病時常以集體性發生或中毒形式出現。

預防措施

1.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養成勤洗手的良好習慣,未洗手前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口、鼻、眼。

2.儘量避免接觸禽類、單峰駱駝及其飼養環境等,必須接觸時則需注意個人防護,並及時洗手。

3.注意飲食衛生,不吃未徹底煮熟的食物、未經消毒的奶、未削皮的水果、生的蔬菜,不喝不乾淨的生水等。

流感

早晚溫差增大,加之許多景點人群聚集,空氣流通不暢,容易傳染流感病毒。感染流感病毒後,會引起發燒、畏寒,體溫速升至38~40℃;頭痛,全身無力;眼球外肌疼痛,腰背和四肢痠痛;打噴嚏,鼻塞和流鼻涕等。

預防措施

1.預防流感,要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勤洗手,不用汙濁的毛巾擦手。

2.出行期間不要頻繁出入人群聚集、空氣流通不暢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的機率。

3.還應根據氣溫變化而隨時增減衣服,防止外感風寒而造成機體抵抗力降低。

暈車

暈車病發病的高峰年齡一般在3~20歲,同時女性略多於男性。導致暈車、暈船等的主要原因是人內耳前庭和半規管結構功能發生異常,從而引起眩暈、噁心等的生理反應。

預防措施

有暈車病的人,不要吃太飽,最好在坐車前2小時用餐,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但要注意的是,也不能空腹坐車,因為空腹坐車可能因“低血糖”而出現乏力、頭暈,反而會加重暈車。暈車嚴重的人,可使用暈車貼或服暈車藥。

晒傷

很多人以為過了炎炎夏日,再也不用為防晒煩惱,但其實秋季防晒同樣重要。秋季氣候乾燥,人體面板相對更容易受到紫外線損傷,所以受到同樣的日晒。尤其是,外出遊玩去到紫外線很強的地方,更應該注意防晒。

預防措施

1.外出時應佩戴太陽鏡,防止紫外線照射引發眼睛的白內障,尤其是老人、兒童。

2.塗抹防晒霜,防止紫外線照射引發斑點惡化,特別是在海中游泳,海水會將防晒霜沖掉,應隔一段時間再次塗抹。

3.穿長褲和長袖,戴遮陽帽,打防紫外線傘,可有效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蚊媒傳染病

登革熱

中國發現的輸入性登革熱絕大部分來自東南亞和南亞,尤其是緬甸、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斯里蘭卡、印度等國家和地區。

乙型腦炎

流行性乙型腦炎在中國主要通過三帶喙庫蚊傳播。發病人群主要為兒童和青少年,但近年來成人發病呈現增多趨勢。乙腦發病初1-2日常有發熱、頭痛,並伴有噁心、嘔吐、嗜睡等症狀,與感冒相似。多數乙腦發病後4到10天症狀會加重,有的甚至會出現昏迷、抽搐和呼吸衰竭。

除此之外,瘧疾、寨卡病毒等疾病也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

預防措施

1.假期出遊如果去一些叢林、草地等場所,最好穿長袖長褲,尤其是到登革熱、瘧疾流行的地方,並在外露面板上塗驅蚊液。

2.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換衣服可以去除體味,減少被蚊子襲擊的可能,但洗澡儘量不要用香皂,可用一些帶驅蚊效果的沐浴液,住宿有空調的賓館酒店、或睡覺時使用蚊帳等。

國際旅行健康攻略

旅行前,可及時向當地海關部門及其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諮詢了解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傳染病疫情流行情況,提前掌握疫情防控資訊,備足個人防護用品和衛生用品,必要時應接種相關疫苗。

旅行期間,應做好個人防護,赴登革熱、黃熱病等蚊媒傳染病流行地區應注意採用防蚊措施,戶外活動時穿長衣長褲、噴灑塗抹驅蚊液。赴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中東呼吸綜合徵等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地區,應避免與病人接觸,儘量避免在人員密集場所長時間逗留;在中東呼吸綜合徵流行地區,還應避免接觸單峰駱駝、蝙蝠等動物,切勿食用未經烹飪的駱駝肉、駱駝奶等。赴霍亂等消化道傳染病流行地區,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不乾淨的食物和飲用水。此外,旅途過程中,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勞累。

旅行後,如出現發熱、頭痛、肌肉痛、咳嗽、噁心、嘔吐、腹瀉、皮疹等臨床症狀,在歸國入境時要主動向海關部門如實申報,海關部門將提供免費的傳染病篩查服務,並給予診療便利。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全球50%的人患“幽門螺桿菌”,我們是怎麼被「傳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