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看來,除了外傷和惡性傳染病以外,一切病症都是身體內部失衡的某種外在表現。因此,要想有針對性地進行調理,首先是要了解自己的體質特點和臟腑虛實,找到病根所在。
從油脂的角度觀察。
我們知道膽汁是由肝臟分泌的,儲存在膽囊裡,排到腸胃裡用以代謝油脂。在飲食無明顯變化的情況下,如果肝氣鬱結,肝火過旺透支了肝血,肝臟分泌的膽汁會減少;膽經淤塞,膽汁流入腸胃也會減少,這些都會導致油脂代謝失常,使身體看起來多油。
比如面板油性大,頭髮油或油脂性脫髮(油脂滲出頭皮,汙染了髮根),血脂高(可能是油脂過多,滲入血液)。
比如吃飯口味上非常厭惡油膩,或者看到油的就噁心,很可能是肝膽功能減弱,體內有太多的油脂難以分解,身體本能的排斥油膩食物。
從經絡線路觀察
掐按腳上的太沖穴,輕微痠痛屬正常。此穴為肝火疏洩之埠,很痛,刺痛,沒感覺都說明有淤堵,可斷為肝火旺或肝氣鬱結。
對照經絡圖,偏頭痛,頭脹的部位正是膽經和三焦經所過之處,膽經和手臂上的三焦經都是肝火宣洩的通路,可斷為肝氣鬱結導致膽經,三焦經不通暢,不通則痛。
對照經絡圖,兩肋正是膽經所過之處,兩肋隱隱作痛,或者脹痛都說明肝氣鬱結,膽經不暢。腿部側面,外腳面的疼痛,麻痺等。此為膽經所過之處,不適感覺多與膽經淤塞有關。眉毛,眼睛外側容易長斑,長疙瘩、紅點或黑痣。比如黃褐斑,蝴蝶斑,老人斑等。對照經絡圖,此處正是膽經,三焦經所過之處,這說明兩經血氣流動不暢,微迴圈差,以致產生沉澱,形成斑點;或血液中濁物滲出面板,引發炎症,成為紅疙瘩。
其他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黃帝內經),抽搐、抽筋,震顫、手足蠕動及肌肉姻動等大多與肝的狀況不好有關;眩暈症,較輕微的包括暈車,暈船,坐旋轉木馬容易嘔吐,頭重腳輕,容易跌倒等,都可能跟肝火旺,血氣上逆衝頭,滯留不下,造成厥逆有關。
口苦
身體裡最苦的就是膽汁,中醫認為,口苦常常是膽汁外溢造成的,膽汁外溢的原因通常是肝氣鬱結,導致膽經淤塞。
眼睛紅,血絲多
肝火旺的結果。熬夜者需要透支肝火來維持精力,導致肝火旺。肝開竅於目,所以熬夜後眼睛血絲多。酒傷肝是因為酒性大熱,造成大量血液向頭面體表奔流,肝血因此也被透支,肝火亢旺,所以酒醉者常常面紅,眼睛紅。如果既沒飲酒,也沒熬夜,眼睛還是常常血絲多,說明就是肝火過旺的體質。
愛眨巴眼睛,眼睛比較渾濁,眼睛發脹,發澀,有外突感
肝開竅與目,說明肝膽功能不太好。發怒就會肝火旺,怒目圓睜,如果您不發怒也總感到眼睛發脹,發澀,有外突感,說明是肝火旺的體質。
易怒,煩躁,常常有無名火,會因為一件小事就大發脾氣
《黃帝內經》說:(肝)在志為怒。肝火旺的人就容易發怒。如果常常怒火中燒,又不能發作,壓抑在胸,就會導致肝氣鬱結。
指甲粗糙或有灰指甲,手上的筋總是鼓出來的,青筋暴流
這在中醫叫“爪甲不滑”。“肝之華在爪(黃帝內經)”,意思是說肝膽功能強健,手和指甲都長得好,平順而有光澤。反之,則肝膽狀況不好。肝色青,青筋暴流為肝火旺。
身體不再靈活,關節屈伸不自如,筋力不健,運動不利,容易拘攣抽搐。肝膽的狀況很不好時,會出現“(筋)緛短為拘,弛長為痿”的現象,也就是筋抽在一起身體僵直(如強直性脊柱炎等),或者筋萎廢不用,手腳癱軟,好像不聽使喚。
《黃帝內經》言:(肝)其充在筋。肝之氣血虧虛,筋膜失養,就會有上述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