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天氣乾燥時候特別容易上火,相信不少讀者朋友有這樣的經歷:咽喉腫痛、長口腔潰瘍、嘴脣乾裂、吃點熱性的食物就會上火,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等,當然,絕大多數的上火多因脾胃虛弱,造成人體火太過。今天就來詳細說說肝火的哪些事兒。

為何會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因肝經之火熾盛,故“氣逆衝上,火氣炎上故也”(《素問玄機原病式》),“火有炎上之性,故皆見於上部也”(《引經證醫》),多表現上部症狀。或擾亂神明,或上擾清竅。肝木升發,肺主肅降,一升一降,調節氣機的動態平衡。肝之經脈貫膈上肺,若肝火循經犯肺,肺失清肅,則氣逆喘咳。若火熱極盛,風火相煽,引動肝風,而致熱極生風。若熱邪熾盛,耗灼津液,陰液虧損,筋脈失於濡潤滋養,則引發痙病。若肝火橫逆,克犯胃土,則肝胃蘊熱。

為何會肝陽上亢?

肝陽上亢多由肝腎陰虧,陰不制陽。故表現為陽亢於上,陰虧於下。亢陽無制,風陽上升,閉阻靈竅,引動肝風,而致卒中。若肝陽偏亢之體,外因大怒則導致肝氣橫逆,氣機逆亂,血隨氣升,氣血壅滯於上,阻塞隧竅,而發生血厥。或素有髒氣不平,痰濁內宿,肝腎陰液不足,無以斂陽,易生風生熱,一有七情失調之怒恚、憂悲、恐驚等誘因,則風陽暴張,引動伏痰,痰火氣逆,矇蔽神竅,走竄經脈,病發癇證。

肝腎陰虧於下,虛火內生,則可見陰虛火旺證的表現,同時亦有肝腎精血俱虧的症狀。因肝藏血,腎藏精,腎中之精,有賴於肝血的不斷化生,而肝血的生成,則需腎中精氣的氣化。即血能生精,精能生血,故稱之謂“精血同源”。若肝血虧虛,則血虧無以化精,遂致腎精隨之而虛,若腎精不足,肝血不得腎中精氣之氣化,則肝血亦隨之而少,故肝腎之精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肝腎陰虧,臨床可同時並見肝血虛證和腎精不足證的證候表現。

總之,肝腎同源,故肝腎生理、病理關係極為密切,相互制約,互相影響。如腎陰虧虛,水不涵木,導致肝陽上亢,或相火妄盛;若肝陽、肝火過旺,多下劫腎陰,而致腎陰虧虛。

臨床表現

肝火上炎【實火內熾氣火上逆之象】頭暈脹痛,面紅目赤,脅下灼痛,急躁易怒,不寐或惡夢紛紜,口乾口苦,脅肋部灼熱疼痛,便祕尿黃,耳鳴如潮,耳內紅腫熱痛,甚則潰爛化膿,甚則突發耳聾,吐血衄血,舌紅苔黃,脈弦數 。

肝陽上亢【上實下虛陰不制陽之象】

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腰膝痠軟無力,頭部發重,兩足飄浮,步履不穩,舌紅,脈弦有力或弦細數。

如何調理?肝火上炎調理宜清肝瀉火,涼血生津,正如《王旭高醫書六種》所云:“肝火燔灼,遊行於三焦,一身上下內外,皆能為病,難以列舉,如目紅、顴赤、痙厥、狂躁、淋閉、瘡瘍、善飢煩渴、嘔吐、不寐、上下血溢皆是。一法曰清肝;一法曰瀉肝。”

肝陽上亢調理宜平肝潛陽,滋陰降火,正如《知醫必辨》所云:“肝陽太旺,養陰以潛之,不應,則用牡蠣、玄武版介類以潛之,所謂介以潛陽,五法也。”


溫馨提醒

1、圖文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未涉及具體用藥)具體症狀還應辨證為主。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秋冬滋補必備—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