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瞭解到過量的糖會對您的健康和體重都有不良影響,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成年人跟兒童每天糖攝取量應該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如果能進一步地減少至5%以下或是每天不食用超過25克的新增糖,對於健康會產生許多正面效果。好在這幾十年裡,糖的替代品-甜味劑幾乎應用於食品飲料,讓人們在享用美食的時候又能減少蔗糖的攝取量。
甜味劑,按照化學結構與性質分為糖類甜味劑和非糖類甜味劑,糖類甜味劑就是我們前面說到的糖,尤其是蔗糖,常作為一般的食品。在我們國家,糖醇和非糖類甜味劑算作食品新增劑管理,這類物質就是我們說的代糖。我們常用的說法是按照材料來源,把甜味劑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甜味劑。今天我們要從中分別選出常見的一些甜味劑詳細介紹,看看究竟有什麼不同。
天然甜味劑天然甜味劑包含糖醇類和非糖醇類甜味劑
糖醇(Sugar alcohol),看到alcohol大家會誤以為這是酒,其實糖醇裡面不含有酒精。糖醇原本就存在某些水果與蔬菜中。它原本就屬於糖類,可以產生熱量,都屬於營養性甜味劑,但是熱量相比蔗糖是比較低的。因為糖醇可以在腸道中發酵,並且沒有被充分吸收,從而在結腸中產生“被動擴散”,大量攝入會引起腹脹和腹瀉,許多人服用少量甚至也會引起疼痛性絞痛。因此不建議對任何消化功能較差的人推薦糖醇:IBS(腸易激綜合症),克羅恩氏病,結腸炎,便秘等,以防萬一。
1、木糖醇
木糖醇是常從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天然植物性甜味劑(代糖),在口腔中會產生清涼的口感,甜度大約是蔗糖的60%-70%。一個2017年系統回顧表明,木糖醇可抑制口腔中的變形鏈球菌,從而減少牙菌斑的細菌量,並可能有助於防止蛀牙。木糖醇並非沒有熱量,它的熱量大約是每克2.4大卡,但是血糖生成指數(GI)低,在腸胃道中也不易被吸收,不會導致體內血糖或胰島素水平飆升。木糖醇通常是安全的,但有些人可能會腹脹和腹瀉。養狗的人特別注意,木糖醇對狗有很大的毒性,狗的消化系統與人不同,木糖醇很快會被吸收到血液中,可能進一步造成狗的胰臟大量分泌胰島素引起血糖過低 。
木糖醇可抑制口腔中的變形鏈球菌
2、赤蘚糖醇
是一種存在於葡萄、梨子等果實或醬油、味噌發酵食品中的天然糖醇,可以透過葡萄糖發酵而成,具有蔗糖60-80%的甜度,有涼爽的口感。它可能是最好的糖醇,和木糖醇一樣,它也可以抑制變形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生長,不易生成牙菌斑,所以能預防齲齒。赤蘚糖醇在進入消化道前,90%被小腸吸收,相比於其他糖醇會較少引起消化系統問題,比如腹脹、腹瀉、噁心。赤蘚糖醇也是已知的糖醇中,熱量是最低的,所以有的食品標籤上標註0kj/g。我國相關國家標準尚未規定糖醇能量係數,把赤蘚糖醇定為0kj/g,其他糖醇能量係數為10KJ/g。
糖苷是非糖醇類甜味劑,這類分子的其中一部分連著一個糖類部位(糖去掉半縮醛羥基)。分子中非糖部分稱作苷元(aglycon),在生物體內扮演重要角色,此類植物糖苷通常會被用作藥物,柴胡、桔梗,甘草,羅漢果等。
3、甜菊糖苷(Stevia)
透過甜葉菊葉子進行提取,甜度約是蔗糖的200-300倍,熱量較低,因此對血糖控制和減輕體重有幫助。甜葉菊具有溫和的甘草味,略帶苦味,這是它的主要缺點。雖然FDA公認甜菊糖苷是安全的,但甜葉菊可能對腎臟有副作用。一些用糖醇製成的甜葉菊產品可能會引起消化問題,例如腹脹和腹瀉,高度精煉的產品被認為比天然產品更安全。出於安全考慮,它的每日允許攝入量為0-4mg/kg.bw。
4、羅漢果糖苷(Carrageenin)
透過羅漢果提取,羅漢果雖然含有果糖和葡萄糖,但這不是其甜味的原因,反而是透過羅漢果苷獲得強烈的甜味,甜度是蔗糖300倍。羅漢果甜味劑不含果糖或葡萄糖,不產生熱量,不會增加血糖水平,甚至還有其他健康益處。透過動物實驗研究表明,羅漢果甙具有抗氧化劑和抗炎特性,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認為羅漢果甜味劑普遍是安全的,似乎沒有證據表明羅漢果甜味劑會引起有害的副作用。
人工甜味劑通常這類甜味劑食用後不產生熱量,因此也屬於非營養性甜味劑。
根據「AH/B」甜味學說,甜味不僅僅與羥基有關,物質分子具有AH/B結構,就是甜的!科學家近年來發明瞭許多人工甜味劑,例如磺胺類的糖精、二肽類的阿斯巴甜或是蔗糖的修飾化合物如三氯蔗糖(俗稱蔗糖素),都可以有效的與舌上甜味受體進行結合,所以並非只有糖類分子可以產生甜味。FDA目前批准了6種人造甜味劑:糖精、阿斯巴甜、安賽蜜、三氯蔗糖、紐甜、愛得萬甜(Advantame)。
阿斯巴甜
是天門冬氨酸及苯丙氨酸的結合產物,是一種二肽,因而它也是有熱量的,相當於蔗糖的5%。對加熱、水解和其它化學作用以及微生物降解作用等都很敏感,甜度容易被破壞,因此它不能用在需要烹煮的食品上。阿斯巴甜多半是用在冰冷的食物上,比如冷飲、冰淇淋等。在1996年,FDA批准其用作“通用甜味劑,不過阿斯巴甜是美國曆史上投訴最多的新增劑,約佔向FDA報告的所有食品相關不良反應的80%。首先,食用阿斯巴甜將導致血液中苯丙酮的大量堆積,苯丙酮尿症患者、孕婦、高血壓者要避免使用。曾有些特定的團體會推廣阿斯巴甜致癌論,然而經過大量研究,目前沒有證據可說阿斯巴甜會導致腦癌。不過消費者最容易抱怨的症狀是頭痛,若有偏頭痛問題,可考慮停止使用阿斯巴甜作為代糖。
三氯蔗糖(sucralose)
三氯蔗糖是一種以蔗糖作為原料而衍生出的甜味劑,又被稱為「蔗糖素」,甜度約是蔗糖的六百倍。三氯蔗糖口感上與蔗糖比較接近,因此是最常用的甜味替代品,目前廣泛運用於飲料、糖漿、乳製品、果醬、蜜餞等加工食物之中。三氯蔗糖可能會增加那些不定期食用人造甜味劑的人的血糖和胰島素水平。一項小型研究中,三氯蔗糖將血糖水平提高了14%,胰島素水平提高了20%。但是,它可能對經常使用人造甜味劑的人沒有影響。2019年的研究表明,在175攝氏度以上烹飪,三氯蔗糖可能產生致癌物質氯丙醇,二噁英等增加患癌和不育症的風險。一項大鼠研究發現三氯蔗糖可能會對這些細菌產生負面影響,12周後,食用甜味劑的大鼠的腸道中厭氧菌減少了47-80%,三個月後尚未恢復。
安賽蜜
也稱AK糖,是一種白色無味結晶狀粉末,甜度是蔗糖的200倍,通常用於冷凍甜品,糖果,飲料和烘焙食品中。它不被人體消化吸收,幾乎全部從尿液排出體外,不具毒性及苦味。最重要的是對熱穩定,加熱後不會分解,適用於烘焙食物或滷煮菜餚。關於增加癌症風險說法,目前在試管和實驗動物中的大型實驗研究表明乙醯磺胺酸鉀不會引起癌症。FDA建議在美國,乙醯磺胺酸鉀的每日攝入量不超過15毫克每千克(mg / kg)體重,是安全的。
紐甜(Neotame)
紐甜同樣也可以耐熱,而且甜度更高達蔗糖的7,000至13,000倍,味道由淺入深,較持久,代謝過程不產生苯丙氨酸,可以安全的使用在苯丙酮尿症患者身上。化學性質比阿斯巴甜還穩定,還可用在加熱的食品,目前已廣泛用於口香糖、碳酸飲料、酸奶、蛋糕等食物之中。透過實驗證明,紐甜快速但不完全吸收,代謝物不會保留體內,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沒有副作用,即使代謝微量甲醇,但量極小不被認為具有致癌性或致突變性。在美國和歐盟,對於人類來說,紐甜的每日可接受攝入量(ADI)分別為每千克體重(mg / kg體重)0.3毫克和2毫克。
甜味劑真的能讓人減重嗎?關於這方面研究非常多,但結果是有明顯分歧的;短期內從原本的高熱量甜食轉成吃或喝甜味劑食品的話,可能會讓人少獲得一些熱量,但長期來說,體重甚至可能還會上升。也就是說,除非配合其他減重策略,否則單單改用甜味劑來獲取的體重控制效果非常有限。
糖醇是種碳水化合物,因此也含有熱量,只是比糖含的熱量還少,也常見於口香糖、巧克力等加工食品之中,讓食物有點甜味,還帶有溼潤的口感。像山梨糖醇、木糖醇這類的糖醇,會帶來什麼健康影響嗎?雖然糖醇是碳水化合物,但這種是身體無法完全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對血糖的影響比較小,帶有的熱量也沒有蔗糖那麼高,因此糖醇還是有機會能控制血糖和體重。然而吃的量較大時,容易讓人打嗝、肚子脹氣、腹瀉拉肚子。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人工甜味劑的極端和不自然的甜味會刺激人們對食糖的渴望和對糖的依賴,並可能導致食物攝入量增加。但是在一項針對200人的為期6個月的研究中,用人工甜味劑飲料或水代替含糖飲料對食物攝入量沒有影響。減少鹽或脂肪持續數週會導致人們逐漸形成少攝入的習慣,但對糖卻始終興趣不減。
許多臨床研究得出結論,人工甜味劑有利於控制體重。在一項針對641名4-11歲兒童的為期18個月的大型研究中,與食用含糖飲料的兒童相比,飲用250毫升人工甜味飲料的兒童體重和脂肪明顯減少。對15項臨床試驗的另一項綜合評估發現,用人工甜味劑替代含糖飲料平均可減輕體重約0.8千克。另外兩項評論導致了類似的發現。因此,來自對照研究的證據表明,人工甜味劑不會引起體重增加,甚至可能對減輕體重有輕微的作用。
不過,一些觀察性研究將人工甜味劑與2型糖尿病,心臟病和代謝綜合徵等疾病的風險增加聯絡起來,的確從中找到了一些關聯性。一項研究發現,飲食中大量攝入含人工甜味劑汽水會導致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21%。另一項研究指出,這些飲料會使代謝綜合徵的風險增加34%。一項有關人工甜味劑對小鼠和人類影響的研究支援了這一點,人工甜味劑可能與葡萄糖不耐症,以及腸道細菌的破壞相關聯。
考慮到所有這些問題,歐洲的研究人員承擔了透過評估現有最佳研究,來評估各種人工甜味劑的風險和收益的任務。他們試圖確定各種人工甜味劑對成年人和孩子(包括超重,肥胖或健康體重的孩子)健康的影響。他們研究的內容包括:體重、口腔健康、血糖、飲食行為、癌症風險、心血管疾病風險、腎臟疾病風險、情緒和大腦功能,研究人員得出結論:
經常使用人工甜味劑或根本不使用人工甜味劑的人在健康結局方面沒有明顯差異;
使用人工甜味劑並未觀察到明顯的健康益處,但“不能排除潛在的危害”。
迄今為止,這項研究的質量還不是很好,並且無法就人工甜味劑的使用和這些重要的健康影響做出明確的結論。是不是很失望,好像每次研究都沒有發現特別嚴重的身體傷害,不過未產生明顯的傷害肯定是好事。雖然人工甜味劑可作為健康飲食計劃的一部分,但不應該扮演主要角色,和糖一樣只提供空熱,對營養的貢獻很小甚至沒有。直到我們瞭解清楚之前,建議平常的做法似乎是合理的:保持適量食用,或者乾脆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