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所論痺之涵義甚廣。就痺病而言,是指人體營衛氣血失調,感受風寒溼等邪氣,久留體內,致使經絡、肌膚、血脈、筋骨氣血執行不暢,乃至由淺入深,累及五臟六腑氣血閉塞不通,氣滯血凝出現肢體疼痛楚、麻木沉重等功能障礙,活動受限為特點的一類病證的總稱。《內經》除有兩篇專論“痺病”之外,還有40多章的有所論及,而且以“痺”為名之病證多達50餘種,足見其對這一病種的重視。
《內經》所論“痺”之涵義
縱覽《內經》所論之痺,其內涵有四:一為病在陰分的總稱,如“病在陰者為痺”(《靈樞·壽夭剛柔》);二是專指閉塞不通之病機,如“一陰一陽結,為之喉痺”(《素問·陰陽別論》),及“食痺而吐”(《素問·至真要大論》),此處的“痺”是病機意涵。張介賓認為“是指閉塞之義”(《類經·卷十七·疾病類》);三是指頑麻不仁症狀,如“痺……不痛不仁者”(《素問·痺論》);四是指痛風歷節病,即今之風溼病、關節肌肉疾病類。此正是丹波元簡所謂“《經》中痺有四義:有為病在於陰之總稱者;有麻痺之‘痺’,王(王冰)注云‘痺’者是也;有為痛風、歷節之義,如本篇行痺、痛痺、著痺之類是也”(《素問識·卷五》)。總之,痺的含義不離乎閉塞、不通之義,臨證時應多多細究。
“痺病”發生機理
如若要全面認識《內經》所論“痺病”發生機理,就得運用“縱橫聯絡”的讀經方法,整合其中相關篇論,才能對此疾病的發病機理有一深刻理解和辨識。如果將《靈樞·賊風》之論,與“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痺,寒氣勝者為痛痺,溼氣勝者為著痺也……以冬遇此者為骨痺,以春遇此者為筋痺,以夏遇此者為脈痺,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痺,以秋遇此者為皮痺”(《素問·痺論》)的論述,以及“風寒溼氣,客於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擠壓)則痛”(《靈樞·周痺》)等原文結合分析之後不難發現,《內經》所論痺病的發生,是一個既有外感,又有內傷,有諸多因素疊加的複合式發病機理。素體有“故邪”藏伏《內經》認為,患者素體有“故邪”藏伏體內,是感染致痺邪氣的內在基礎。據原文內涵而言,“故邪”有6類。
01體質因素 人雖有“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等不同的體質型別,但在臨床發病學中,有的人易生“病在陽”之“風”類疾病;有的人則容易罹患“病在陰”之“痺”類疾病(《靈樞·賊風》)。即或同時罹患了“痺病”,也可因患者的體質差異,也會有諸如“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溼”等不同型別臨床表現的“痺病”,這是因為,“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痺熱。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溼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的緣故(《素問·痺論》)。所以,人的先天稟賦之體質,對是否罹患該病,以及病後的表現型別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02不良環境因素 人類的生存環境對機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居住環境惡劣,陰冷潮溼,也會成為感染風寒溼邪而發生“痺病”的潛在因素。如“有所傷於溼氣,藏於血脈之中,分肉之間,久留而不去……則為寒痺”(《靈樞·賊風》),就是強調不良的環境因素,也可稱為此病發生的又一潛在因素。
03季節氣候因素 如果居住環境氣候惡劣,人體難以適應“寒溫不時”(《靈樞·賊風》)的氣候變化,也稱為發生該病的潛在原因,故有“痺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溼之氣也”(《素問·痺論》)之論。臨床流行病學發現,但凡氣候寒冷潮溼環境,發生此類疾病的機率明顯高於其他地區,而且病情也相對較重。
04情志因素 如果有“喜怒不節……腠理閉而不通”的潛在原因,又“遇風寒,則血氣凝結,與故邪相襲,則為寒痺”(《靈樞·賊風》)。可見,如平素情志不遂,氣鬱不舒,必會引起氣滯血瘀之“故邪”藏匿,又逢“風寒溼”痺邪侵襲,“新故”之邪疊加,此疾發生往往在所難免。而且,情志所傷,還是病情加重、蔓延擴散,使內臟受到累及,演變成“五臟痺”的重要因素,如“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素問·痺論》),原文就是針對五臟痺病發生內在機理的表達。
05飲食因素 《內經》認為,“飲食不適”等因素所致藏匿體內,再與“風寒溼”致痺之邪相襲,就會導致人體“血氣凝結”,發為寒痺。尤其是致痺之邪“客於六腑”而致六腑痺證,則更是如此,故有“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溼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素問·痺論》)。
06外傷因素 任何外傷之後,都能在體內留下不同程度的氣血瘀滯病機潛藏,雖然沒有顯性的後遺症或者相關症狀,但卻可能成為致痺的隱匿因素,如“若有所墮墜,惡血在內而不去……遇風寒,則血氣凝結,與故邪相襲,則為寒痺”(《靈樞·賊風》)。如當今之膝關節炎的成因之一就是外傷,正應了經文之論。以上諸種因素,《內經》將其稱之為“故邪”,或使人“氣血凝結”,或使人“營衛失調”,這都是致痺的潛在因素,一旦與人體新感“風寒溼之氣”疊加相遇,就會發生痺病。這就是《靈樞·賊風》之謂“有所傷於溼氣,藏於血脈之中,分肉之間,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墮墜,惡血在內而不去;卒然喜怒不節,飲食不適,寒溫不時,腠理閉而不通。其開而遇風寒,則血氣凝結,與故邪相襲,則為寒痺。其有熱則汗出,汗出則受風,雖不遇賊風邪氣,必有因加而發焉”的全部內涵。
人體新感風寒溼邪氣
“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榮衛之氣亦令人痺乎……不與風寒溼氣合,故不為痺”(《素問·痺論》)。原文認為營衛失常是痺病重要病機。只有風寒溼邪氣逢遇營衛失調病機時就可成為痺證,肯定了營衛失調是痺邪傷人致痺的重要機理,其中“榮衛之氣,亦令人痺”以及“逆其氣則病”,就肯定了營衛失調與新感風寒溼邪相互疊加,是痺證發生的重要機理。而引起營衛失調或氣血凝結潛在的致痺機理,不外就是上述諸種原因,這也是痺病發生之機理所在。綜上所述,《內經》所論痺病發生的核心機理為“新故相襲”“因加而發”。外感風寒溼邪合內藏“故邪”,導致機體氣血痺阻、營衛失調、經脈不通,而發為痺症。情志傷髒,邪傳於內,形成“五臟痺”;飲食自倍,腸胃受損,邪氣內傳,形成“六腑痺”。
痺病臨床辨證與分類
根據《內經》相關原文,“痺病”的臨床辨識,應當抓臨床主症,在對主症分析的基礎之上,予以辨證分型。綜合所論痺病的所有原文,原文對此證分類有以下3類。
病因分類 痺病的病因分類,就是根據所感風寒溼邪比例的高低,進行臨床辨識分類方法。如因“其風氣勝”“溼氣勝”“寒氣勝”,就是指感染“風寒溼三氣雜至”而為痺病時,風、寒、溼邪各自所佔比率較大時,所罹患之病分別命名為風痺、寒痺、溼痺得名之分類,見於《素問·痺論》《靈樞·筋經》等。
病性分類 痺病的病性分類,是依據所患痺病的寒熱屬性,進行臨床辨識的分類方法。患者的體質型別常會影響病變性質,如“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痺熱”(《素問·痺論》)。痺病的寒熱屬性辨識分類有多重角色,還可歸之於病因分類,也可歸之於症狀分類。
症狀分類 痺病的症狀分類,就是依據所患痺病臨床症狀特點,進行臨床辨識的分類方法。如“行痺”“痛痺”“著痺”“周痺”“眾痺”等,見於《素問·痺論》《靈樞·周痺》等。
病位分類 痺病的部位分類,就是依據痺病發生的具體病位而進行臨床辨識的分類方法。《內經》在這一分類辨識的理念之下,將痺病分為3種類型。
01五體痺 五體,是指人之形體橫斷面的皮、肉、筋、脈、骨五層次,在整體觀念之下,分別隸屬於肺、脾、肝、心、腎五臟,這就是所謂的“五臟合五體”理論。當致痺之邪在不同時令氣候之下傷及形體不同層次而致相應部位之痺病時,就會罹患有相應不同臨床症狀特點的皮痺、肌痺、筋痺、脈痺、骨痺之痺病(《素問·痺論》)。
圖片
02五臟痺 如若五體痺遷延日久不愈,在五臟相應的主氣之時又復感痺邪,再有情志不遂,內臟先傷的“故邪”潛在因素,就會使五體之痺內傳與之相合之髒而形成相關的內臟痺病,如“骨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而成腎痺即是其例。這就是“病久不去者,內舍其合”的結果,也是由於五臟外合五體,而五體又內合於五臟的相互聯絡而決定的(《素問·痺論》)。其他如肺痺、心痺、脾痺、肝痺皆如此。
03六腑痺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名曰傳化之府”(《素問·五臟別論》),主管飲食的消化。如果體內有飲食失調而致腸胃機能受損的藏匿“故邪”,再有“風寒溼三氣雜至”的痺邪感染,於是邪氣就會沿著六腑的經脈傳之於“故邪”藏匿之處而患相關之痺病。此即所謂“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溼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素問·痺論》)之義。綜上所論,就是根據患者臨床主症,結合相加表現,予以辨證分型,然後再予以分別施治的思維路徑。
痺病的預後評價
痺病是一種外感與內傷多因素疊加的複合式病變,因此,要多角度評價其預後轉歸。就《內經》旨意而言,一是預後趨勢:原文“諸痺不已,亦益內也”,昭示肢體痺的發展,可以引起病情加重而致臟腑痺。二是複雜綜合病因之偏勝比例之不同,也會影響其預後,如“風氣勝者,其人易已”,緣於風為陽邪,其性清揚,故而臨床治療,易於消除而使其痊癒;經文此處隱含著,若寒溼屬陰之邪,具有黏滯、收引、傷陽、重濁,臨床用藥難於消除,故爾寒溼之邪偏勝之痺,往往病情纏綿、持久、反覆、難愈。三是病位影響預後:認為“留面板間者易已”,提示病位表淺者易愈;“留連筋骨間者疼久”,提示病位深,病情纏綿、持久;“其入髒者死”,提示內臟痺病,難治,預後差。四是患者的體質影響預後:若青壯年患者,其陽氣旺盛,痺病易治;若年邁體衰,陽氣不足,痺病持久難療。
痺病的辨治
明代秦景明是中醫痺病臨床辨治的大家,他對此病的臨床治療經驗,見於《症因脈治》之中。對於外感體痺的治療,根據《內經》以降各家的治療經驗,認為行痺、風痺者用防風湯、和血散痛湯等方藥;痛痺、寒痺者,當用十味羌活湯等方;溼痺、著痺者,可治以羌活除溼湯;熱痺者,用四味舒筋湯、虎潛丸等;後世將體痺而有骨節變形者,稱為尪痺,然後按發病初期、遷延日久、病變晚期三個階段,以補腎祛寒治尪湯(川斷、補骨脂、淫羊藿、獨活、桂枝、制附片、白芍牛膝、蒼朮、威靈仙、骨碎補、知母、防風、伸筋草、熟地、麻黃、松節、炙山甲、自然銅、尋骨風)為基礎方,分別予以化裁用藥。秦景明將內臟痺統稱為“內傷痺”病,這一歸類命名,既符合《內經》論痺旨意,也契合內臟痺發生機理。據肺痺臨床脈症,相當於慢阻肺、硒肺、肺纖維化病變等,他用瀉白散、人參平肺散化裁;
心痺包括風溼性心臟瓣膜病、心肌病、冠心病等心功能障礙性疾病,常用導赤各半湯、天王補心丹等治療;肝痺病包括慢性肝炎肝功能損害、肝纖維化、肝硬化等,用瀉青丸、補肝散之類方藥治療;腎痺包括慢性腎功能損害等,用河車封髓丹、家秘滋腎丸治療;脾痺相當於慢性消化不良症,用五味異功散、枳術丸等治療;腸痺相當於慢性結腸炎、腸息肉、腸息憩室、應激性腸炎、腸癌術後綜合徵等,用知母石膏湯、青皮飲等方藥治療;胞(膀胱)痺修相當於膀胱炎、慢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統術後綜合徵等,用八正散、蓮子清心飲等。綜上之述,《內經》所論之“痺”,涵義豐富。所涉及之病證,涵蓋廣泛。就其發病機理而言,為多因素疊加的綜合性機理而致,所以臨床辨證施治,應當拓寬思路,要像秦景明這樣的臨床醫學家那樣,遵從病人的臨床特徵而靈活辨治。
驢嘴風治法:辨證治療唇風病!(兒童高發)診斷依據
1、病史:多有唇部灼熱癢痛反覆發作病史。
2、臨床表現:唇部發癢,灼熱疼痛,嘴唇不時瞤動;或自覺唇部乾燥,作癢不適,患者常自咬嘴唇以揭去未脫落的鱗屑、痂皮,引起疼痛。
3、區域性檢查:唇紅部腫脹、糜爛、滲液、結痂;或呈肥厚,捫之唇部可有結節感如豆大,質軟不硬;或唇部表面乾燥、脫屑,色暗紅,或有縱形裂溝,結痂,揭去痂皮易出血。
病證鑑別
1、唇疔:初起有粟米樣膿頭,繼而堅硬紅腫疼痛,伴有全身症狀,不能自行消退。
2、唇腫:口唇部突然腫脹、麻木,不紅不痛或微痛,或口唇瞤動、麻癢、腫破流水,多發於春秋兩季。
3、口疳(紅斑狼瘡):口腔黏膜損害好發於唇紅部,初起為一個或整個暗紅色的圓形或橢圓形斑塊,中央萎縮,邊緣隆起,表面附有鱗屑,容易糜爛。皮損擴延,則導致唇紅部與面板界限不清,日久向面板蔓延。面板受累後,邊界較清,常呈桃紅色,對診斷有一定意義。
4、蟲咬傷:蚊蟲叮咬顏面區域性紅腫,中央有針頭大暗紅色斑點,或有小水皰,伴有瘙癢。
5、接觸性皮炎:有接觸過敏史,皮損發生於接觸部位,邊界清楚,不隆起。
一、胃經風火
平素過食辛辣厚味,脾胃溼熱內生.復受風邪外襲,以致風火相搏.引動溼熱之邪,循經上蒸,結於唇部,氣血凝滯而成。
脾經血燥 每因脾氣虛弱,外感燥熱之邪,或溫熱病後.傷溼化燥,致使燥熱:循經上燻肌膜而致。
[臨床診斷]
症狀:自覺下唇發癢,疼痛如火燎灼熱之惑,並有反覆發作史。
檢查:奸發下唇,區域性呈暗紅色,表面乾燥、皸裂、流水,易出血,甚則糜爛,易剝脫.脫後為無皮之狀;口唇腫脹,外噘如驢嘴狀,唇周肌肉緊張,時而見有困動。
[辨證論治]
一、辨證
1.胃經風火
證侯:唇部發癢,色紅腫脹,日久破裂流水,灼熱疼痛,或見口渴喜飲,口臭,或:有嘴唇不時困動,大便幹,脈象滑數。
病機分析:足陽明胃經.環口唇.風熱溼邪循經上蒸唇部,則紅腫脹癢;溼熱久蒸則破裂流水,灼熱疼痛;風盛而傷筋脈,則嘴唇不時困動;熱盛傷津,則口渴喜飲.口
臭,便幹;溼熱內盛.故脈象滑數。
2.脾經血燥
證候:唇腫燥裂,流水,甚者流血.痛如火燎,猶如無皮之狀,結痂,或鼻腔掀熱,.小便黃赤短澀,舌幹無津,脈數而實。
病機分析:脾氣虛弱.燥邪為患,則唇腫燥裂;燥甚則乾裂,故流水流血。痛如火燎,猶如無皮之狀,結痂;鼻腔掀熱,小便黃赤短澀,舌幹無津,脈數而實,乃脾經血
燥之象。
二、治療
(一)內治法
1. 胃經風火
治則:疏散風邪,清熱利溼。
方藥:雙解通聖散加銀花。方中荊芥,防風、薄荷、麻黃疏解風邪;連翹、梔子、黃芩清熱解毒;石膏、桔梗清氣分之熱;川芎、 當歸、白芍、甘草活血養血而散瘀腫以
止痛;白朮、滑石利溼清熱。
若區域性紅腫脹嚴重者,加黃連、白鮮皮清熱解毒;破裂糜爛流水者.加木乃、車前 子清利溼熱。若見口唇困動、紅腫、破裂,食少便溏,氣短乏力者,為風盛脾虛之證,
治宜健脾益氣,用參苓白朮散加黃芪治之。
2.脾經血燥
治則:祛風、涼血、潤燥。
方藥:四物消風飲加丹皮、元參、麥冬、石斛等。方中荊芥、薄荷疏風清熱;柴胡、黃芩、甘草清熱解毒;當歸、生地、赤芍,川芎涼血潤燥。
(二)外治法 外治法主要為外搽法。臨床常用黃連膏.紫歸油、青吹口散7由膏搽患處,以清熱解毒,涼血潤燥。
(三)民間療法
1.用馬齒莧或芙蓉葉鮮品搗爛外敷,每日 2次,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2.白芨粉麻油調搽,每曰3次.以涼血潤燥生肌。
[轉歸及預後]
唇風早期出現紅腫、痛癢時,採取積極的內、外治法,往往症狀很快消失。若失治或治療不當,日久則破裂流水,痛如火燎,反覆剝脫能使唇部肌膜增厚,影響張口及言語。
由於唇風病程較長,且常與曰曬、風吹等刺激有密切關係。所以治療時不但要避免。
外界的不良刺激,而且還要堅持相當一段時間,不可因區域性症狀消失,便停止治療,以免反覆發作。
[預防及護理]
1.避免長時間的風吹、日曬。
2.糾正舔唇、咬唇的不良習慣。
3.減少菸酒刺激,少食辛辣厚味之品。
4.千燥季節宜服健脾滲溼飲料,如生薏仁、茨實、荸薺、赤小豆煲湯服。
唇風之辨分虛實。實為風火溼熱,唇紅腫癢潰痛且劇;虛為陰虛血燥,唇紅燥裂溢水結痂。內治為主,輔以外治。
內治法
1.風火溼熱,外犯唇口
臨床表現:唇紅部腫癢,破裂流水,灼熱疼痛,嘴唇不時瞤動。口渴飲冷,口臭,大便幹。舌質偏紅,脈滑數。
證候分析:風熱溼邪循經上蒸,故見唇紅部紅腫痛癢;溼熱久蒸則破裂流水,灼熱疼痛;風性主動,風邪偏勝則嘴唇不時瞤動;全身及舌脈所見為溼熱之徵。
治法:疏風散邪,清熱利溼。
方藥:雙解通聖散。方中荊芥、防風、薄荷、麻黃疏散風邪;連翹、梔子、黃芩、石膏清熱;白朮、滑石利溼;川芎、當歸、白芍、甘草活血養血散瘀腫以止痛,桔梗載藥上行。
若區域性腫脹甚者,加黃連、白鮮皮、銀花清熱解毒;破裂糜爛流水者,加木通、車前子清利溼熱;嘴唇?動,紅腫,食少便溏,氣短乏力,乃風盛脾虛之症,治宜健脾益氣祛風,用參苓白朮散加黃芪、防風治之。
2.陰虛血燥,唇口失養
臨床表現:唇腫燥裂,流水,甚者流血,痛如火燎,猶如無皮之狀,結痂。鼻息焮熱,小便黃赤短澀。舌幹少律,脈細數。。
證候分析:脾氣虛弱,燥邪為患,唇口失養,故見唇腫燥裂、流水流血或結痂,疼如火燎。全身及舌脈所見為脾經血燥之徵。
治法:涼血祛風,養陰潤燥。
方藥:四物消風飲。方中荊芥、薄荷疏風清熱;柴胡、黃芩、甘草清熱解毒;當歸、川芎、生地黃、赤芍涼血潤燥。酌加牡丹皮、玄參、麥冬、石斛以增強滋明清熱,涼血潤燥之功。
外治法
外搽法 宜清熱解毒,涼血潤燥。用黃連膏、紫歸油、青吹口散油膏外搽患處,每日3~4次。或用馬齒莧、芙蓉葉鮮品搗爛外敷,每日2次。
日常養護
1、要改正不良習慣,勿舔唇、咬唇或揭唇部皮屑;
2、要減少菸酒刺激,少食辛辣厚膩之品,避免烈日暴曬。
3、常服健脾、利溼之品,如薏米、芡實、荸薺、赤小豆等煎湯飲。
4、使用具有清熱利溼,祛風止癢的花香花宜潤唇精華液和多效修復霜修復養護;
5、切不可使用稠厚的普通潤唇膏、唇彩;
6、切勿症狀稍有改善就中斷治療,越遷延越不易根治。
7、不能使用激素藥膏,以免依賴繼而產生激素依賴性皮炎。
古代文獻摘錄
《諸病源候論?卷三十》:“脾與胃合足陽明之經,胃之脈也,其經起於鼻,環於唇,其支脈入絡於脾,脾胃有風熱邪氣乘之,而腫發於唇。”
《嚴氏濟生方?口齒門》:“唇者,脾之所主……蓋風勝則動,寒勝則揭,燥勝則幹,熱勝則裂,氣鬱則生瘡,血少則沉而無色。治之之法,內則當理其脾,外則當敷以藥,無不效者矣。”
《醫宗金鑑?卷六十五》:“此症多生於下唇,由陽明胃經風火凝結而成。初時發癢,色紅作腫,日久破裂流水,疼如火燎,又似無皮,故風盛則唇不時瞤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