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話用來形容今天的醫患關係,一點不為過。醫患之間醫學知識的天然壁壘,讓患方很難理解醫療中的一些事情。尤其是,當媒體導向存在問題時,更是加劇了這一矛盾。而最為衝在最前線的醫護人員,只能儘量保全自己的同時堅守著。
一般來說,門診幾乎是一個醫院最複雜的地方。來門診看病的人多、又有一些帶有焦躁心情,加上缺少溝通、醫患之間並未建立感情,因此容易激發矛盾。
作為麻醉科醫生,這一點還是很幸福的。每天看到門診醫護面對怒目圓睜的就診患者時,很慶幸自己是幕後科室。雖然麻醉科也是衝在一線,也需要和患者溝通,但外科手術流程決定了,麻醉科和患者的接觸時間是短暫的。
一般情況,術前一天麻醉科要進行訪視。訪視過程也都是詢問患者身體情況以及既往病史等,幾乎不涉及激烈的問題。即便是和患者溝通麻醉風險,患者也多半在努力理解過程中完成了簽字。面對更多是關心自己的麻醉醫生,也很少有人能怒起來。因此,這一面基本都是很和平的。
第二面,幾乎更不會發生矛盾了:一般情況,患者見到麻醉醫生的第二面是在手術室內。確切的說,是在手術床上。躺在手術床上的人,多半都只顧著緊張了。而此時,麻醉醫生多半都會給予關心的聊天。在這種情境下,相信也很少有人會怒起來。
然而,這一切指的都是麻醉科的主要工作——外科手術的麻醉,並不包括麻醉科的其他工作,諸如到病房進行深靜脈穿刺置管、到產房實施分娩鎮痛以及門診的無痛胃鏡、無痛人流等。
在手術室外的門診工作,麻醉科同樣要面對患者隨時可能的“怒”。
這一天,我碰到了一個特殊的患者:這個患者平時喜好運動,加上平時酒量比較大,一支麻藥不夠。而只是做一個胃鏡檢查的情況,醫生一般只會開一支麻藥。看到一支沒麻過去,銅鈴大的眼珠子咕嚕咕嚕依然在那裡轉,我趕快又抽了一支麻藥。這次,患者終於安穩的睡過去了,腔鏡科醫生順利完成了胃鏡檢查。做完檢查,我讓患者的主管醫生再開一支麻藥。
本身,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然而,患者家屬也不知道從哪裡看到某某醫院存在術中加價的案例。因此,家屬以為我們也在術中加價。於是,家屬在門口就大吵大嚷起來。看那意思,生怕知道的人少一樣。
此時,病房醫生是唯一能和家屬溝通的人。畢竟,患者還得找這個醫生看病呢,因此多少會有些收斂。
病房醫生一看這陣勢,確定了患者確實是因為一支麻不倒,也態度很好的和患者家屬開始瞭解釋。說是解釋,幾乎接近道歉。病房醫生說,都是自己估計不足。原本大多數人一支藥都夠,只有做治療的會開兩支,沒想到這位大哥居然體格這麼好。
看到病房醫生在那裡解釋,我也適時地補上兩句,並且拿出剛剛使用過的兩支藥物的瓶子。除此之外,我們也很自清的讓患者取醫務科去查我們有沒有藥物提成。
家屬一看我們似乎確實沒有多開藥,也沒有一點心虛的樣子,也就慢慢平息了。
等患者離開診室,我責備起病房醫生:你倒是看著點患者的體格啊!就這樣的體格,你們也一律開一支藥?在開胃鏡的時候,就不能順便說一句:如果一支藥不夠,可能還要開一支多著多支麻藥?另外,還有可能用到抗心律失常、調整血壓或者一些搶救藥品呢!你們就敢說做胃鏡什麼都不會發生啊?很多時候,可能根源恰恰是缺少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