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篩查的意義與方法
篩查癌症意味著在沒有癌症跡象或症狀的人中檢查癌症前病變或癌症,目的是在癌症發展的最早時期發現異常。
如果癌症篩查測試表明存在癌前病變,則可以在轉變成癌症之前對其進行治療或手術切除(圖1),如果透過篩查,癌症在癌症擴散前的早期,I期或II期被發現,則該患者更有可能獲得成功的治療。治療或手術切除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症稱為癌症攔截。
圖1 癌症篩查的可能結果與相應的治療手段
篩查癌症的方法有多種,包括使用成像技術尋找體內異常,收集組織或液體樣本,然後對它們進行篩查,以分析所篩查癌症的異常特徵。
目前,一般是放射科醫生,病理學家和其他專業人員對影象和/或組織或液體樣本分析結果進行具體界定,以確定是否存在異常。這種方法較為耗時,且可能出現結果偏差(假陰性或假陽性)。
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人工智慧(AI)方法是否可以增強對癌症篩查測試的判斷,在本報告涵蓋的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的12個月中,FDA批准了幾種AI系統用於臨床用途,以幫助放射科醫生透過乳房X線照片檢測乳腺癌。
另一個具有潛力的篩查研究領域是使用血液檢測或液體活檢來同時篩查多種型別的癌症。最近有兩個研究團隊證明了這種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在將這些篩查方式作為臨床常規癌症篩查之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癌症篩查共識篩查癌症具有諸多好處,包括減少個體在癌症晚期階段被診斷出患有癌症的可能性以及減少因被篩查癌症死亡的可能性。
例如,最近的資料表明,參與乳房X線篩查的女性被診斷出患有晚期乳腺癌的可能性降低了25%,並且在診斷後的10年內死於乳腺癌的可能性降低了41%。
但是,篩查癌症也有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這就是為什麼不建議所有人都進行癌症篩查的原因。而確定癌症篩查檢測的物件,對於哪類人群篩查好處要大於潛在危害,則需要進行廣泛的研究並仔細分析所所獲得的資料。
基於目前的情況,不同專家組給出的篩查方式建議略有不同。
但應當注意,對於個人而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癌症風險,在做出有關癌症篩查的決定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是其患被篩查癌症的可能性。
因此,建議人們諮詢醫療服務提供者以制定針對自身風險和對篩查測試潛在危害承受能力的癌症篩查計劃。
對於患某種癌症風險為普通水平的個體,年齡和性別是用來決定是否需要進行相關癌症篩查的依據。
年齡十分重要的原因在於,某種程度上癌症是一種老年人的疾病,美國91%的癌症診斷髮生在45歲以上的人群中。考慮到一個人罹患大多數癌症的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因此重要的是,個人必須與醫療服務提供者保持聯絡,並不斷評估其癌症篩查計劃是否需要更新。
一些人患某種或某些型別癌症的風險較高的可能原因是由於接觸一種或多種癌症風險因素。
例如,吸菸的人患肺癌的可能性是不吸菸的人的25倍。
另一個可能原因是,一個人獨特的細胞和組織結構可能會增加患癌風險,例如,乳房密度較高的女性與乳房密度較小的女性相比,患乳腺癌的風險更高。
若家族存在某種癌症的疾病史,個體遺傳了與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那麼其患該種癌症的風險則會高於普通群眾。若認為自己是遺傳易感基因突變的高風險個體,則應諮詢醫護人員並考慮進行基因檢測。
癌症篩查實施效果並不理想即使對特定人群而言,乳腺癌,宮頸癌,結腸直腸癌和肺癌進行篩查的好處遠超過了潛在風險,但許多建議進行篩查的人並未接受篩查(表1),並且在醫療設施較不發達地區,癌症篩查的認知度並不高。
除此之外,對不建議進行癌症篩查的個體(年齡低於或高於特定癌症建議篩查的年齡範圍的個體以及預期壽命有限的個體)的不必要篩查,也是癌症篩查實施不理想的因素之一。
表1 根據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的建議,癌症篩查實施效果並不理想(美國地區資料)
癌症篩查測試的非理想使用現狀以及美國不同人群間癌症篩查率的顯著差異均表明,需要新的戰略和公共策略來提高建議進行篩查人群對癌症篩查的認知。
積極主動地為個人提供相關檢測的敏感資訊,可以幫助最佳化癌症篩查測試,這可以透過將資訊郵寄給個人的方式來完成,比如,對於超過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建議的乳腺癌篩查年齡的女性(75歲及以上),在其去看醫生做乳腺癌篩查前,將收到關於乳房X光檢查的小冊子,則可減少此類人群進行不必要的篩查。
另外,也可以透過提供個性化的患者導航服務,以幫助患者克服個人和醫療保健系統的障礙,並促進了解和保證篩查的及時進行。已顯示可成功提高大腸癌和子宮頸癌篩查率的一種方法是分別向個人郵寄糞便測試或HPV試劑盒,使人們可以在家中自己採集樣品。
同時政府與相關機構在癌症篩查最佳化中也應發揮作用,為眾多篩查計劃提供支援,促進相關的宣傳,資源普及與基礎設施構建,降低篩查費用,擴大癌症篩查服務的獲取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