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博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
自古以來,渴求長生不老,是人類美好的願望。衰老是隨年齡增加,機體各組織、器官緩慢出現、普遍發生的退行性變化過程。對人類而言,衰老具體表現為頭髮花白、面板皺褶、行動遲緩、相關激素分泌減少、記憶功能減退以及多臟器退行性變化等現象。
中醫養生之人體衰老的知識
中醫認為人體衰老的原因主要體現在這三方面:一是腎氣衰,二是五臟衰,三是陰陽失衡。這三個方面相互關聯,互為因果。如果我們能夠從中找到一種方法,幫助體內的陰陽一直保持平衡的狀態,那麼,自然就可以減緩身體五臟的衰老程序,從時間上延緩衰老,也就能夠達到卻病長壽的目的了。我們中華民族是注重養生的一個民族,從古至今一直希望大家“長生不老藥”
1.從先天之本——腎氣衰老變化,談男女衰老變化。
1.1女子的生長衰老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1.2男子的生長與衰老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斑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髮去。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2.影響“中醫五臟”衰老的因素
除了腎氣衰老之外,其他四髒的衰老也是人體衰老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衰老與心、肝、脾、胃也甚為相關。
2.1衰老與心
《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說:“心者,君主之官也……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心主全身的血脈,心氣虛則血脈執行無力,血流緩滯就會逐漸導致心血管的病變及加速臟腑的衰老。清代沈金鰲在他所著的《雜病源流犀燭·遺洩源流》中引朱丹溪語:“主閉藏者腎,司疏洩者肝,二髒皆有相火,而其繫上屬於心。心,君火也,為物感則動,心動則火亦動,動則精自走。”我們看,心的狀況也決定著腎氣的盛衰,從而也影響著人體衰老的速度和程度。另外,中醫認為心藏神,是君主之官,主宰著人體的所有精神情志活動,心神失調會導致神衰,而神衰又易引起形衰。《靈樞·邪客》中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髒堅固,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所以我們看出心神對衰老同樣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2.2衰老與脾
脾為人體後天之本,脾的運動關係著升清降濁過程,從而影響著生命的存亡,所謂“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素問·六微旨大論》)。所以《黃帝內經》中極為強調胃氣的存亡與生命機能的關係,專門提到:“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說明胃氣對生命機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對衰老的快慢也起著決定性作用。
2.3衰老與肝
肝主升發、疏洩,肝氣的充旺影響著氣血的通達,並對生機起著重要的振奮作用。如肝氣不充,失於疏洩,就會導致氣血怫鬱、生機萎頹,則早衰就會來臨。因此,在五臟之中,肝氣是最早衰老的臟器。在《靈樞·天年》中把肝氣衰列為五臟衰之首(西醫認為肝臟最晚衰老),在臨床上,凡是患有慢性肝病的人,往往伴隨有早衰的現象,這足以說明這個問題。
2.4衰老與肺
肺主一身之氣,司陽氣的敷布以及宗氣的推動作用,肺氣充則生機旺盛,肺氣虛則氣布無力,氣化無以進行。所以肺氣的盛衰同樣影響著人體的生命機能狀況。肺又是主治節的器官,對人體的氣化過程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如肺氣虛則氣化無力,肺失治節則人體生理功能就會失於協調,讓衰老早早來臨。
3.陰陽失衡
中醫同時認為人體生命活動是陰陽對立統一運動的表現,陰陽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條件。在正常情況下,人體中的各種陰與陽之間保持著相對平衡協調的狀態,中醫裡也把這稱為“陰平陽秘”。陰陽的平衡不等於陰陽的平等,在陰陽二氣之中,陽氣居於主導地位,對於保持生命的健康和各種功能活動的旺盛具有重要意義。人的五臟六腑、氣血津液、四肢百骸必須在陽氣的推動下才能發揮正常活動,只有陽氣強盛,人體才能強壯,才能抵禦侵害,保證健康和長壽。
一旦由於某種原因,導致陰陽的平衡被打亂了,導致陰陽之間出現陰陽偏勝、陰陽偏衰、陰陽互損、陰陽格拒和陰陽亡失等情況,人體就會隨之出現各種病理狀態。陰陽失衡之說,最早出現在《黃帝內經》中《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文中提出:“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素問·調經論》中也提到:“陽虛則外實,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比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人經常出現失眠的現象,這是一類經常不能保證正常睡眠的疾病,在中醫裡稱之為“不寐”,這也大多是因為情志失常、氣機逆亂、陰陽失衡、陽盛陰衰、陽不入陰所導致的。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日:“年四十,而陰氣白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有餘而耳目聰明,身體強健,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恢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內經》對衰老開始年齡和規律的具體描述,指導了後世醫家的抗衰老實踐,如張介賓在《景嶽全書·傳忠錄》提出:“人於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餘強半。敢雲心得,歷驗已多,是固然矣”。
西醫對人體器官衰老的認識
(人體器官衰老時間表)
1.大腦是最先開始衰老的器官,大腦開始衰老20歲。我們降臨人世時,神經細胞的數量有1000億個左右,但從20歲起開始逐年下降。到了40歲,神經細胞的數量開始以每天1萬個的驚人速度遞減,從而對記憶力、協調性及大腦功能造成影響。因此,成年人的記憶力往往不如小孩,中年之後記憶力更是大大減退。
2.肺開始衰老20歲。不少運動員的黃金時期是十來歲,他們不少人在20歲左右就不得不退役,這是因為肺從20歲時就開始衰老。30歲時,普通男性每次呼吸會吸入約950毫升的空氣;而到了70歲,這一數字降至約473毫升,正好減少了一半。
3.面板開始衰老25歲. 隨著生成膠原蛋白的速度減緩,加上能夠讓面板迅速彈回去的彈性蛋白彈性減小,甚至發生斷裂,面板在25歲左右開始自然衰老。死皮細胞不會很快脫落,生成的新皮細胞的量可能會略微減少,這就是皺紋產生的原因。
4.肌肉開始衰老30歲。30歲以後,肌肉衰竭速度大於生長速度。過了40歲,肌肉開始以每年0.5%到2%的速度減少。
5.頭髮開始衰老30歲。男性通常到30歲後毛髮生長能力變弱,頭髮數量減少。多數人到35歲時,頭髮中的黑色素細胞活躍性逐漸降低,會長出一些白頭髮。
6.骨骼開始衰老35歲。兒童骨骼生長速度很快,只要2年就可完全再生。成年人的骨骼完全再生需要10年。25歲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是,35歲骨質開始流失,進入老化過程。骨骼大小和密度的縮減可能會導致身高降低。椎骨中間的骨骼會萎縮或者碎裂。
7.眼部肌肉會變得越來越無力 ,眼睛開始衰老:40歲。老花情況比我們預想中出現得早,一般人從40歲開始就變成了“遠視眼”。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眼部肌肉變得越來越無力,眼睛的聚焦能力開始下降。
8.心臟開始衰老40歲。人40歲開始,心臟向全身輸送血液的效率大幅降低,這是因為血管逐漸失去彈性,動脈也可能變硬或者變得阻塞,造成這些變化的原因是脂肪在冠狀動脈堆積形成。
9.牙齒開始衰老40歲。人變老的時候,唾液的分泌量會減少。唾液可沖走細菌,唾液減少,牙齒和牙齦更易腐爛。牙周的牙齦組織流失後,牙齦會萎縮,這是40歲以上成年人常見的狀況。
10.腎臟開始衰老50歲. 腎臟過濾量從50歲開始減少,腎過濾可將血流中的廢物過濾掉,腎過濾量減少的後果是,人失去了夜間憋尿功能,需要多次跑衛生間。75歲老人的腎過濾量是30歲壯年的一半。
11.前列腺開始衰老50歲。前列腺常隨年齡而增大,引發的問題包括小便次數的增加。前列腺吸收大量睪丸激素會加快前列腺細胞的生長,引起前列腺增生。這就是良性前列腺增生,這種現象困擾著50歲以上的半數男子。
12.腸胃開始衰老55歲。如果腸內的有害和有益細菌之間能達到平衡,腸胃就是健康的。人們在55歲之後,往往會感到腸胃經常有不適的感覺,這是因為此時腸胃開始衰老之後,腸道內的環境開始惡化,不太適合有益細菌的生存,有益細菌的數量逐年下降。
13.耳朵開始衰老55歲。從55歲開始,內耳內的“毛髮細胞”開始減少。毛髮細胞可接受聲振動,並將聲振動傳給大腦。
14.舌和鼻開始衰老60歲。過了60歲,味覺和嗅覺逐漸衰退,人一生中最初舌頭上分佈有大約10000個味蕾。到老了之後這個數可能要減半。
15.膀胱開始衰老65歲。65歲時,我們更有可能喪失對膀胱的控制,這會引起上廁所的次數更為頻繁,尤其是肌肉的伸縮性下降,使得膀胱中的尿液不能徹底排空,反過來導致尿道感染。
16.嗓子開始衰老:65歲。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聲音會變得輕聲細氣,且越來越沙啞。這是因為喉嚨裡的軟組織弱化,影響聲音的音質、響亮程度和質量。這時,女人的聲音變得越來越沙啞,音質越來越低;而男人的聲音越來越弱,音質越來越高。
17.肝臟開始衰老70歲。 肝臟似乎是體內唯一能挑戰老化程序的器官。肝細胞的再生能力很強大,手術切除一塊肝後,3個月內它就會長成一個完整的肝。如果捐贈人不飲酒不吸毒,或者沒有患過傳染病,那麼70歲老人的肝也可以移植給20歲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