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癌症的治療效果越來越好,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癌症也慢慢像高血壓、心臟病一樣,變成了一個需要管理的慢性病。

但同樣,在治療方面也存在著許多誤區,不僅浪費人力、物力、財力,更重要的是可能會因此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肺癌中心副教授「李燕醫生」提醒:關於腫瘤常見的7個誤區,一定要注意!

我生活方式健康,體檢也沒問題

就一定不會得癌症?

李燕醫生介紹到,其實人患上腫瘤,是多因素綜合造成的,並不僅僅因為一個因素而致病。

就拿食道癌來說,在河南林縣、四川鹽亭縣的發病率就很高,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地方的居民飲食習慣是常吃醃製食品,而醃製食品中往往含有有毒及致癌物質,如亞硝酸鹽,就是一個致病的高危因素。

還有的疾病,比如說乳腺癌,是與過高的生活壓力、過度肥胖、不運動、晚孕、不哺乳等因素相關。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雖然你的生活方式很健康,但不要忽略一個癌症的高危因素:遺傳。

李燕醫生表示,其實人身體內都是有癌細胞的,但同時也存在有抑癌的基因。當抑癌基因出現問題,發揮不了作用時,癌細胞就會開始瘋狂生長,這就是遺傳因素、基因改變所導致癌症產生的原因。

“雖然有些因素我們無法控制它,但保持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還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患癌的風險大大降低。”李燕醫生提醒到。

吃中藥可以治腫瘤?

“總體而言,中醫中藥其實是中國的一個特色和瑰寶。”李燕醫生講到,但是中醫中藥並不像西醫一樣,經歷過嚴格的論證。

西醫中每一種藥物的使用,是經過嚴格的臨床實驗,去驗證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中醫就可能因醫生而異,每個中醫開的方子可能都是不一樣的。另外,中醫湯藥也並不像西藥這樣嚴謹。

李燕醫生表示,腫瘤畢竟是一個惡性程度相對來說較高的疾病,並不像一般的感冒和腹瀉。中醫中藥的抗癌作用是比較小的,但是它在減輕放化療毒性的方面,其實還是有一些獨到的優勢。

但同時李燕醫生也提醒到:放化療期間不要去吃抗癌的中藥,可能會影響你的肝腎功能。

另外在中藥的選擇上,一定要去正規醫院。有很多民間的偏方,不僅無效,甚至還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總而言之,腫瘤患者儘量不要去隨便使用中藥,而且中藥也不能夠替代西醫的標準療法,抗癌作用微乎其微。

癌症是絕症?晚期癌症更不用治?

“其實這是過去的一個誤區,因為以前可能生活水平比較低,衛生營養條件也都不是很好。”李燕醫生講到,在醫療不發達的時候,僅僅因為感染這樣的疾病,就已經奪去了許多生命,更別說癌症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進步,許多致死的因素都已經被控制住,甚至是消滅了。所以這個時候,腫瘤疾病就比較凸顯出來了。

現在的兩大致死性疾病,一個是心血管疾病,第二個就是腫瘤,而腫瘤其實應該算是一個老年疾病。李燕醫生表示,老年疾病也就是說你要活到一定的年齡,比如說40歲以上,你患癌的風險可能是年輕人的一倍多。

而現在其實有很多先進技術,腫瘤治療也傾向於進行慢病化管理,就像高血壓、心臟病一樣。哪怕是晚期腫瘤,也是有很多手段可以進行治療,不說一定能夠治癒,但確實存活時間比過去延長了許多。

“所以說患者朋友們其實真的要去相信醫生的處理和治療方案。不該治療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告訴你放手,但該治的時候,還有一些希望的時候,也需要大家的配合。當然,相應的療效和毒副作用,醫生也會告知清楚。”李燕醫生表示。

癌細胞是可以餓死的?

“首先我跟大家舉個例子——平時去吃火鍋,口腔黏膜組織被燙到了,但是隔兩三天大多也就好了。”李燕醫生解釋到,這是因為口腔黏膜生長較快,新的黏膜細胞更新迭代,迅速修復了組織。

腫瘤細胞其實也是類似的,只不過它是一種瘋狂生長、不受抑制的細胞,但同時它的生長也是需要血管來供給營養的。

於是大家就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我不吃東西,它沒有營養就餓死了。

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理解。李燕醫生表示,腫瘤的血管,其實是混亂無章的,因此導致了腫瘤的瘋長。

所以,我們需要透過一個正規的療法,把這種雜亂的血管正常化,改善整個腫瘤生長的微環境,從而抑制它的生長,但這並不是不吃飯就能夠做到的。

得了癌症,“一切了之”就好了?

“其實不是這樣的,腫瘤也要分期別和分型別。”李燕醫生講到。

有些型別的腫瘤,的確可以進行手術切除後就好了。比如早期肺癌,切除後可能就可以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但中度和晚期的腫瘤,之所以叫惡性腫瘤,是因為它具有遠處轉移和區域性侵襲能力。

而手術切除是有邊界的,不可能無限制地切下去。有時候可能肉眼看上去是切乾淨了,但還有很多看不到的病灶還在繼續發展,也可能轉移到其他的部位。

因此,腫瘤的治療是一個綜合性的全身治療,並不是所有的腫瘤都可以一切了之,需根據分期腫瘤的型別來決定。

化療和放療,毒副作用大?

“實際上放療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化療也有幾十年的歷史。但大家對放化療其實還存在有很多的誤區。”李燕醫生講到,不可否認的是放化療確實具有一定的毒性,但是我們也有毒性的分級(0~5級)。

什麼情況下、什麼時候,患者能夠採用放化療是有一個指標的。絕對不是說一個到了終末期的患者,身體情況很差的患者,還要去做放化療。

放療是一種區域性治療,也就是類似用一束光去照射一下。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放療的方式已經從粗獷走向精準。

過去技術落後,為了殺死腫瘤,有很多正常組織也受到了傷害。但現在的技術已經發展到,腫瘤長在哪裡,就只照那裡,周圍的組織儘量少照甚至不照,因此副作用就會有明顯的降低。

化療是一個全身的治療,因為它的特殊性,不像精準的靶向或者免疫治療,化療的副作用相對來說大一些。因為它不分敵我,既殺死癌細胞,也會殺死正常的細胞。

李燕醫生表示,放化療出現一定的副作用是正常的,但現在有了很多很好的藥物去處理這些副作用,讓它變得可治可控。

腫瘤治療會嚴格把握指標,出現副作用時及時處理,大家不用太過擔心。

得了癌症之後,就沒法正常生活?

“我覺得其實治病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能夠儘量迴歸正常生活。而不是身體上的病好了,精神上卻得病了。”李燕醫生講到,其實很多腫瘤患者都會有這種情緒上的抑鬱,是可以理解的。

這個時候,建議大家可以參與一些患者互助的活動,讓之前治癒的患者,給後面的患者信心。

其次,可以尋求心理醫生的一些幫助。

另外,還可以多讀書、多出去走走,讓自己情緒上更為健康。

最後,李燕醫生講到,其實現在腫瘤疾病的治癒率是比較高的,有很多患者已經迴歸到了正常的生活。因此,大家遇到疾病不要恐慌,一定要相信醫生,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不會有錯的。

受訪專家:

李燕副教授,擅長胸部腫瘤尤其是肺癌的放化療及靶向、免疫治療,包括頭頸、乳腺、淋巴瘤、肉瘤及中樞神經系統的腫瘤綜合治療等。

採寫 豆豆

製圖 yunyun

監製 清清

稽核 藍嵐

9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後,眼睛疲勞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