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鬱痰擾證是指膽失疏洩、痰熱內擾所表現的證候。本證多由情志不遂、疏洩失職、生痰化火所致。臨床表現為驚悸不寐,煩躁不寧,口苦嘔惡,胸悶脅脹,頭暈目眩,耳鳴。舌苔黃膩,脈弦滑。
證機概要:膽失疏洩,氣機鬱滯,生痰化火,痰熱內擾,膽氣不寧,故驚悸失眠,煩躁不安;熱蒸膽氣上溢,則口苦;膽熱犯胃,胃氣上逆,故泛惡嘔吐;膽氣鬱滯,故胸悶脅脹;痰熱循經上擾,則眩暈耳鳴。舌苔黃膩、脈弦滑為痰熱內蘊之徵。本證以失眠驚悸、眩暈、苔黃膩為審證要點。
1.心悸(痰火擾心證)
心悸是指病人自覺心中悸動,驚惕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的一種病證,臨床一般多呈發作性,每因情志波動或勞累過度而發作,且常伴胸悶、氣短、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症。病情較輕者為驚悸,病情較重者為怔忡,可呈持續性。
根據本病的臨床特點,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期前收縮、心房顫動或撲動、房室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結綜合徵、預激綜合徵以及心功能不全、心肌炎、一部分神經官能症等,如表現以心悸為主症者,均可參照本節辨證論治,同時結合辨病處理。
《中醫內科學》分為心虛膽怯證、心血不足證、陰虛火旺證、心陽不振證、瘀阻心脈證和痰火擾心證。
【臨床表現】心悸時發時止,受驚易作,胸悶煩躁,失眠多夢,口乾苦,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證機概要】痰濁停聚,鬱久化火,痰火擾心,心神不安。
【治法】清熱化痰,寧心安神。
【方藥】黃連溫膽湯加減。
方中黃連、山梔苦寒瀉火,清心除煩;竹茹、半夏、膽南星、全瓜蔞、陳皮清化痰熱,和胃降逆;生薑、枳實下氣行痰;遠志、菖蒲、酸棗仁、生龍骨、生牡蠣寧心安神。
痰熱互結、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心悸重者,加珍珠母、石決明、磁石重鎮安神;火鬱傷陰,加麥冬、玉竹、天冬、生地養陰清熱;兼見脾虛者加黨參、白朮、谷麥芽、砂仁益氣醒脾。
2.不寐(痰火擾心證)
不寐是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徵的一類病證,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深度的不足,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不酣,時寐時醒,或醒後不能再寐,重則徹夜不寐,常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生活、學習和健康。由於其他疾病而影響睡眠者,不屬本節討論範圍。西醫學的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徵、慢性消化不良、貧血、動脈粥樣硬化症等以不寐為主要臨床表現時,可參考本節內容辨證論治。
《中醫內科學》分為肝火擾心證、痰火擾心證、心脾兩虛證、心腎不交證和心膽氣虛證。
【臨床表現】心煩不寐,胸悶脘痞,泛惡噯氣,伴口苦,頭重,目眩;舌偏紅,苔黃膩,脈滑數。
【證機概要】溼食生痰,鬱痰生熱,擾動心神。
【治法】清化痰熱,和中安神。
【方藥】黃連溫膽湯加減。功能清心降火,化痰安中。
方中半夏、陳皮、茯苓、枳實健脾化痰,理氣和胃;黃連、竹茹清心降火化痰;龍齒、珍珠母、磁石鎮驚安神。
不寐伴胸悶噯氣,脘腹脹滿,大便不爽,苔膩脈滑,加用半夏秫米湯和胃健脾,交通陰陽,和胃降氣;若飲食停滯,胃中不和,噯腐吞酸,脘腹脹痛,再加神曲、焦山楂、萊菔子以消導和中。
小結
《中醫內科學》中痰火擾心證之心悸、不寐當屬膽鬱痰擾證。其治療方法都選用黃連溫膽湯。此方是溫膽湯加黃連、大棗。溫膽湯是二陳湯加竹茹、枳殼。
溫膽湯在《方劑學》中屬祛痰劑中的燥溼化痰劑。其功用:理氣化痰,和胃利膽。主治:膽鬱痰擾證。症見膽怯易驚,頭眩心悸,心煩不眠,夜多異夢;或嘔惡呃逆,眩暈癲癇。苔白膩,脈弦滑。
加減應用:心熱煩甚者,加黃連、梔子、豆豉;失眠者,加琥珀粉、遠志;驚悸者,加珍珠母、生龍齒、生牡蠣;嘔吐呃逆者,酌加蘇葉或梗、枇杷葉、旋覆花;眩暈,加天麻、鉤藤;癲癇抽搐,加膽星、鉤藤、全蠍。
現代運用:常用於神經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支氣管炎、梅尼埃病、更年期綜合徵、癲癇等屬於膽鬱痰擾者。